千古蜀道漫谈(10,完结):阴平道
前面提到祁山道往南与阴平道相接。阴平道位于四川与甘肃之间,由文县鹄衣坝出发,途经文县县城、阴平桥,翻越摩天岭进入青川境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落衣沟、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清道口,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镇)。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巩固西北边境,在距今甘肃文县县城仅5公里处的鸪衣坝,设置了阴平郡。当时的阴平郡不仅包括今天甘肃的文县,也包括今四川境内的青川、平武两县的部分地区。纵贯于全郡南北的这条羊肠小道,便被称为阴平道。
三国时邓艾率军灭蜀走的就是这条路线。据《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记载:三国魏末伐蜀,“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三国演义》中讲到,邓艾大军过了摩天岭天险准备继续前行时,忽然看见道旁有“丞相诸葛武侯题”石碣,其文云:“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邓艾看了大惊,慌忙对石碣磕拜曰:“武侯真神人也!艾不能以师事之,惜哉!”。这段描述神话了孔明,但作为小心谨慎的蜀国丞相,诸葛亮极有可能预见魏军将来从阴平道攻蜀,在摩天岭设防守险。
偷渡阴平难,其难点就在于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青川摩天岭,它东接米仓山,米仓山东接大巴山,把蜀地裹得严严实实的。只要翻过摩天岭,再翻越阴平山,跨过岷江,经过马转关,江油关就在眼前了。突破了江油关,便是一望无际的成都平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元末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傅友德仿效邓艾,从阴平道偷出奇兵越过摩天岭,一举平定蜀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是从阴平古道进军,解放了青川。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城门上刻有“阴平古道”字样。

结语:
古蜀道历史悠久,是保存至今的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比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更为悠久。古蜀道不仅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唯一。
无论古代与现代,古蜀道在我国历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海上交通不发达的周、秦、汉、南北朝的漫长历史时期里,古蜀道是历代王朝政治中心——京都通往西南乃至通往与西南临近国的要道,它与连接东西的丝绸古道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古蜀道在历史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和政权的巩固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古蜀道沿线不仅以奇险栈道著称于世,也以其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奇特珍贵的自然景观及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为海内外游客所向往。古蜀道沿线的风景名胜、走过古蜀道的历史名人、在古蜀道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多不胜数,灿若辰星,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旅游文化地理价值,为古蜀道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古蜀道就介绍到这里。
超然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肇庆阅江楼:北伐铁军诞生的地方 (1人喜欢)
- 长洲岛上的孙中山纪念碑
- 文塔似笔立深井
- 源于玄武信仰的北帝庙
- 古庙犹传呐喊声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