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生存与Moba
公有制给人的感受确实是比私有制舒服的,但是公有制的实现需要满足几个严苛的前提。我和两拨人玩过泰拉瑞亚,在A组我们实行所有物品共同存储共同分配的制度,在B组我们实行自己存储,只在需要时索要或给予的制度(一种非同时的交换),玩下来的感觉是,A组更能体会到发自内心的快乐,一种共享合作的人类之乐。而B组中的体验则充满了成员之间对装备或者物品的嫉妒(虽然我没有这种感觉因为我已经神装了)。
前者公有制带来的快乐是建立在一些成员的付出比另一些成员多的基础上的,即公共产品的搭便车问题。而支撑其中一部分人付出更多的动机则是:他在付出时有精神上的激励,有满足,有快感。举个例子,比如在和A组玩泰拉瑞亚时,X君非常热衷于钓鱼,因为钓鱼的奖励物最终可以合成手机,这在我看来是无法理解的,因为我无法从钓鱼中获取任何的快感,我认为这很虚无。但是最后X君肝出了三个手机,成员们一人一个,实现了分配的公平,大家都很开心。这个例子如果是一种美谈,则必须满足X君在钓鱼时是快乐的这一条件,如果X君在钓鱼的过程中是一种被折磨的状态,那么这个例子则是其他人对X君恶毒地剥削的佐证。这就是为什么卡尔从来都不反对工作,而只反对剥削。卡尔认为实现公有制乃至于康的条件是人们做着能实现自我,使自己快乐的工作,这些工作是能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工作。
而在与B组的游玩中,我体会到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当时我的角色已经毕业了,拥有一切自己需要的装备以及物品,我所需要做的是把装备拿掉然后陪他们开荒。在私有制下,这是一种极度富有的资本家的角色,因此我拥有了更多观察他们的精力。我看着他们慢慢获取装备,打败boss,体会到的只有无穷无尽的虚无。由于他们获取装备的进度不同,这中间就少不了攀比,因此最后发展为他们在没开服期间每个人自己开了个小世界刷物资,这种攀比放在现实世界中显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在一同游玩的体验中,并不能做到享受人类之乐。
前文提到了效率的差异,前者比后者效率更低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也可能是泰拉瑞亚这一游戏的玩法过于局限所致。在和A组的朋友玩mc时,我们大致做到了各司其职,互相并没有替代性,因此获得的快乐体验其实是最好的。我们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不知疲倦,享受其中,可以称之为是有效率的。因此引出了一个实现公有制效率的重要因素:个人的非替代性,这也说明了找到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对于实现社会效用的最优解的重要性。
以上讨论了合作类生存之前的差异,接下来讨论与moba的差异。moba游戏中,物品是完全无法共享的,你无法把自己的装备给你的队友,这是一种无法交换的私有制,你要做的是无止境地获取资源,这是一种更个人的行为,因此你会因为队友吃了你的兵线而生气,会因为想多带一波线让队友挨打,这是非常个人主义的,你的目的只有吃资源之后站出来大杀四方,带领队伍走向胜利,当一个英雄。这个无法合作甚至体现在了辅助这一角色身上,在游戏中辅助扮演的其实是奴隶,他与其他位置的角色并不对等,而是牺牲自己获取资源的资格,来帮助自己的主人更好的发育,走向最终的胜利。在这种背景下,玩moba游戏之后,不管是赢还是输,最终的感觉都只能是虚无,于是你为了消解虚无,就会马上点开下一把,这是成瘾性的一部分作用机制,因此玩moba带来的快乐本质上是一种动物之乐,是满足自己的自私,享受带领他人的领导快感,享受杀戮的快感,这些动物爱欲常常是现实中的资本主义喜欢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