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公务员素质作为个体的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履行自身职责、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及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内在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公务员的道德素质、服务素质、知识素质和沟通素质等。 1.道德素质。公务员作为国家权力的载体和公共意识的表达者,必须具备崇高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恪守公共管理活动职业道德的素质,心系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廉洁奉公、忠诚敬业。 2.知识素质。现在是知识经济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公务员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知识是一个人永恒的无形资产,公务员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具备知识素质是其适应信息时代的必要软实力,其知识存量的增加,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是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的保障,作为现代人才,公务员必须具备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知识体系,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跟上时代的脚步。 3.服务素质。为人民服务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宗旨,服务素质也是考评公务员的一个指标,公务员是政府服务人民的主体,是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其服务意识的高低是取得民心的重要因素。公务员作为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载体,需要重新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定位,有一颗天下为公之心,心系人民群众,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关注社会公众的需求和利益的表达,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办事。 4.沟通素质。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有效方式之一,政府部门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协调,公务员是各部门之间沟通联系的主要人员,能否有效发挥好沟通,影响着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沟通也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各部门、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这种成效的取得依赖于公务员语言的表达,思想及情感的交流,以便达到政府的行政目标。 5.创新素质。创新精神是公务员必备的主要素质之一,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原有的观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用创新思维为党和政府献计献策。创新素质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还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得益于公务员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务员作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其思维方式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关系政府行政效率提高和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