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主都长什么样(1) —— 从豆豆的三部小说说起
救世主都长什么样?
中外小说和影视剧中都不乏救世主类型的角色,TA们都长什么样呢?
今天首先就豆豆的三部小说中男主人公的形象来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之后再给大家介绍下国外救世主都长什么样?
一:豆豆三部小说中救世主
今天我们要分析的豆豆的三本小说是《背叛》、《遥远的救世主》和《天幕红尘》。
1、《遥远的救世主》中的丁元英
《遥远的救世主》曾改编成电视剧《天道》,男主角丁元英由王志文扮演。丁元英不是执著于出人头地的人,他只想回归人的内心生活。对于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他不解释不争辩,始终都在做他自己。他也个明白人,父亲住院抢救、韩楚风竞争正天集团总裁、林雨峰拿枪顶住他脑袋的责问他怕不怕死,叶晓明、刘冰、冯世杰等三人悄然退股的时候,他都知道这是规律使然,所以他不带着情绪对待这些事情。

他也是深刻领悟文化属性密码的人,他的聪明不是靠读书和环境塑造,更多的是一种天赋。他也是有民族自尊心的人,面对借助外国资金不断从中国股市掠夺中国的财富,他果断地结束合作关系。
觉悟天道,是名开天眼。豆豆认为我们需要一双天眼,一双剥离了政治、文化、传统、道德、宗教之分别的眼睛,然后再如实观照。在天道里,只有丁元英能做到如实观。而其它人则只能被表象迷惑,无从得知真相。
2、《背叛》中的宋一坤
电视剧版《背叛》,宋一坤由巍子演绎。他出身贫寒,自尊心极强,意志坚定如铁,正因为如此,他不甘心前妻的冷嘲热讽,为了摆脱这一切,他通过完美的计划,竟然用偷税漏税的办法使自己被捕入狱。女记者夏英杰受同事之托去探监,对宋一见钟情。
一年后,宋一坤刑满释放,他被夏英杰的爱所打动,根据监狱中收集的资料,为夏英杰列出了一部高智商犯罪的小说大纲,再略施小计就将小说以八十万的拍卖价格成交,从而让夏英杰成为著名作家。

随后宋一坤以三百万启动资金投资方氏调味有限公司,通过破坏性开采筹集到吞并新洲化工厂的前期投资八百万;但因合伙人刘东阳携带六百万抵押金出逃,计划失败,宋一坤只得赴香港和黑手党谈判,但他因没有把工程交给黑手党指定的公司而悲壮地死去。
宋一坤是一个特别类型的男人,具有对繁杂事物精准的计算和判断能力。他料事如神而举重若轻,他冷酷而狼性十足,对人性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使得同学叶红军、同事王海、孙刚以及曾和他一起共事过的人将他奉若神明。但他骨子深处有着异乎寻常的民族感情,当个人利益与民族大义发生冲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不惜以生命来捍卫民族大义。在最后关头,他为保住民族气节和友人安全,和法国黑手党博弈,他背叛了自己,但忠诚了祖国。最终带着赎罪和忏悔后的解脱离开人世。
3、《天幕红尘》中的叶子农
《天幕红尘》中的叶子农就像古代的哲学家,性格怪异,不注重仪表,不爱钱。小说中,他以罗家明5万元为资本,用 “见路不走”这个思想观念赚了200多万。后来罗家明用50万买走了“见路不走”这四个字,只可惜罗家明不懂这四个字的深意,最终丧送了性命。
叶子农作为一个“西马”的信奉者,企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终于被海外右翼势力杀害。他的“见路不走”的如禅偈般的哲言,贯穿了全书,神秘莫测,成为人人在破解的一道难题。巨商,演艺明星,海外学子,纷纷登场,场景在莫斯科,纽约,巴黎,匈牙利,中国之间穿梭般展开。叶子农大隐隐于市,因为内心已经知道了此生最重要之事,所以并不屑于不追逐现实中的名利。与他相处的人,都愿意跟他聊聊,人生的困惑便会在几句话语中揭开,他就像是一个高僧,他已经知道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然后看着众生蝇营狗苟深陷在各种名缰利锁之中。
二:三位男主的价值观
至于三位男主人公的感情观、爱情观,限于篇幅和重点不符,我们下次再谈。今天先讨论下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说,三位男主的价值观都带有内圣外王的气质。丁元英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遵循的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叶子农提倡见路不走,见因果才走。就是实事求是。即见因果,见相非相,即见如来。他奉行的是对《遥远的救世主》中的更加具象的概括检验真理的行事标准。
中国文化注重一个修行,修行就是不断突破自身认识的局限,提升自己的境界。管仲说:“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豆豆的三部小说其实都是在宣扬这个道理。
很多读者都比较喜欢这三部小说以及其中的三位救世主,估计奉若神明的也不乏其人。当然,优点毋庸置疑,伏尔泰也曾说:“只有真正的天才,特别是那些打开新途径的先驱,才有权犯大错而免于责罚。” 我仅仅想从小说的写作方面来分析下一些不足之处。
三:人物设定的缺陷
1:人物设定的不真实
以叶子龙为例:叶子农是一个寓居柏林的名不见经传之人,“此人既非贤士也非富豪,仅初中毕业,在柏林以出租一间16平方米的小店铺为生。”1967年因父亲被隔离审查和母亲‘自绝于人民’而在学校深受歧视,纠集团伙称霸一方,游荡在校园内外打架斗殴。1970年初中毕业下乡,到陕西延秀插队落户,做护林员,因为打架不要命远近闻名。为了搞明白父母至死都忠诚的那个信仰到底是什么,从这一年起他开始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为了直接阅读原著刻苦学习英语、德语。1978年父母平反,叶子农把落实政策的房子和补偿款全部都替父母当党费交了。同年中国恢复高考,叶子农考入黄埔政法大学,两年后退学。1981年叶子农考入六祖佛学院,两年后再度退学。1984年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进行革命历史考察。
以上的叶子农不像是一个真实的人类,若不是有痞子的标签,无法让人产生任何共鸣。因为他像是已经悟道的佛陀,只是为了响应“红尘”的书名,为他贴上了一些接地气的人性。
不光是叶子农,另外两位男主的人生经历设定也颇不接地气,难以令人信服。此外,可以看出,作者对真实的人性描写,心底是抗拒的,她会把人性中复杂的部分,单独拎出来,冲洗干净了,然后贴到神性上去。这样的人性没有攻击性,不会挣扎、理想化、神性、却不真实,不可爱,没有灵魂。
2:角色没有明显的精神成长的经历
古今中外,众多小说中的英雄都是要历尽千辛万苦才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人格的成熟,比如《西游记》中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师徒四人,比如《绿野仙踪》中的多萝西,比如与魔鬼签订契约的浮士德,比如拉斯柯尔尼科夫那样惨烈到要以罪行为代价方能完成自我成长。而豆豆小说中的男主角们明显缺乏这种自我成长的艰辛历程。
所谓真实的人性,是时时刻刻有变化,或是成长,或是情感的变化,而豆豆小说的男主们没有,他们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我们无从体会他们的情感变化,亦无法对他们的处境变化感同身受。因为他们是“非人”,永远都如此的神性,一直矗立于神坛的顶端。
四、政治、商业描写的不真实
可能囿于经历的局限,作者对政治、商业的理解是极其片面的,甚至可以说完全书面性的,小说中的一些相应的例子显而易见是作者自己凭空想象的。只需要一个智囊的大脑就能在政治圈、商业世界中纵横来去、所向披靡、翻手如云,覆手如雨,逢佛杀佛,逢祖杀祖......如果这就是现实,小伙伴们还是洗洗睡吧。
五、带缺憾的启示
虽然豆豆也罢,或者TA背后的高人也罢,对“见路不走”的认知是深的,但对“见路不走”需要付出的代价,《天幕红尘》中却轻描淡写地打发了,尽管安排了叶子农死的结局来证明“见路不走”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天道》中芮小丹的死和《背叛》中宋一坤也都安排了死都是一样的结局。但真正的代价或者说启示,应该比叶子农、芮小丹、宋一坤的死还要沉重,因为它不是理想主义,它是铁,是血,是泥泞中痛苦的挣扎,是遭遇多次的失败和毁灭,是经过透骨的怀疑和反思,是直至最后才冲破的桎梏,是思想和人格的重生;而绝不应该是轻飘飘的绅士和小资,绝不是美人在侧、堂而皇之地被狙杀。
因为——真正的现实是:当追逐真理的人死去时,连呻吟都没有发出一声。
六、写作方面的缺陷
1:抽象、教条的说理
《天幕红尘》贯穿小说始终的对偈语般的“见路不走”的思辨、认知和实行,多少有些理想成分,且不少已成滥调的词:实事求是,客观规律等。在小说中的作用与苏格拉底在柏拉图作品中的作用类似:主导、训诫、引领。不过机械说教多,缺乏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那种机智委婉的反讽。
叶子农长篇累牍地论述其理论时,无论是对着面馆老板、还是对着老外,他总是一个腔调。仿佛他百分百自信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基础的人,都能听懂他的高明言论,令人难免有是在大学课堂里听教授上思想政治课的错觉,有一种光怪陆离之感。
三部小说中的抽象讨论最终都指向对中国现实的判断,以身经世事的读者而言,恐怕他们无法简单全部认同。不过豆豆小说中的思辨和说辞虽偶有疏失,但在格调上至少保持了较高水准。豆豆笔下救世主们是一种明显高于平均人性的人,他们思考的深入度和对事情的判断,远远超过普通人甚至绝大部分以思考为业的人的水准。
2:忽视波澜起伏的情节
小说的情节比较平淡,因为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的因果在推进,没有太多的波折和意外。豆豆似乎也无心于把一个故事讲得更有趣,她花费了大量笔墨来描绘的是救世主们和各色人物接触中传递出的思想观点。
3:固化的结尾
从豆豆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死比活着容易》开始,主角或主角挚爱之人的死亡
一直她偏爱的结尾选择,《天道》中芮小丹、《背叛》中宋一坤、直至《天幕红尘》中叶子农最终也被极端组织枪杀。各种各样的流血结尾,已成为豆豆小说的固化结局。
最后,我想特别强调豆豆小说的优点是:有着对人生认真的思考,有着诚恳、认真的态度。
在小说里热衷思考不是太阳底下的新事物,我们早已在当代作品中见识了许多 ,但常常看到的不过是思想常识而已。更有一些喜欢哗众取宠的作者挑某一思想的逻辑死角,宣布一个深沉的思考者被自己击败——就像白居易的《凄(老子)》:“肓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智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
至少豆豆在我看来认真思考了,并真诚地表达了出来。这样的真诚表达远胜于一切口是心非者给出的模棱两可的答案。这样孤帆独航的小说值得一读。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暂且分析到这里,下一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国外的救世主们都长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