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身份与暴力

本书的中心思想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避免并警惕单一身份认同下的思维认知,积极寻求身份间的理解与沟通”。
“社会认同”也就是身份如同资本一样是双刃剑,在认同下人们可以在一个团体内生活得更好,同时也会加剧对其它团体的排斥与敌意。身份认同固然会导致暴力和恐怖,但它也是人类生活丰富性和友情的源泉,并且将身份认同视为一种普遍的恶将毫无意义。因此解决办法不能是压制或禁止社会认同和身份认同的思考,而是将单一好战的身份认同转变为相互竞争的身份认同观。这既包括了我们共有的人性的普遍认识,也包括了我们特有的许多其他的身份的认识,这能将我们的注意力从“贴标签”的身份划分上引开,降低单一身份划分下的好战与暴力倾向。
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多重身份并具有不同的含义,这需要我们保持理性,在不同情境下无可避免地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不同身份间的转换。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的身份是选择(自由意志)与实现(条件约束)双重合力的结果。在不同的归属和社会关系中,人们总在有限的条件下无意识地做出优先选择,但在他人眼里,我们维护个人身份方面的自由是极其有限的,他人会因各种原因将人错误地描述为某个指定类别,并认为这个类别是人的唯一身份。对此,我们自身需要承担在身份转换过程中的对自己身份选择的责任,保持理性避免盲从,对身份加以反思。
当前有一些单一划分体系的误区,包括文明类型、宗教类型等,将人狭隘地放入一个个“小盒子”中进行了禁锢,并且错误地认为这些类型间一定存在着冲突,而忽略了相互的融合与沟通,就好似过分强调了竞争却忽略了合作。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单一的竞争关系或合作关系认知,变为竞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