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 2021年11月28日 周日 天气 阴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赵老师,来到东吴文化公园,观察大自然。 一进公园大门,老师就带领我们观察大门右边的这些八角金盘的花朵。仔细观察,发现这些花朵开放的程度不一:有的花已经完全打开了,张开了五片小小的花瓣,花朵上还有五根细细的纯白色的雄蕊,在雄蕊的顶上还有一颗细小的花粉。这些雄蕊围绕着中间的雌蕊,就像众星捧月;有的伞型花序上,一半花朵已经打开,一半还只是紧闭的花骨朵,让我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还有的花还只是花骨朵,包得紧紧的,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蛋一般,而且显得娇嫩可爱;这些伞型花序大小不一,彼此错落有致地生长着,似乎在等待着阳光和微风的问候,好让它们完全地舒展开自己低调却也美丽的生命。 我们沿着草坪继续走过去。老师问大家,大家可有看到过草坪草开的花?同学们纷纷表示疑惑,说,草坪草还会有开花么?其实草坪草确实也会开花的,而且这周正好开放。只是它的花,不像旁边的月季那般鲜艳、夺目。因它不是虫媒花,不需要昆虫来传播花粉,所以它没有那种鲜艳的颜色。它是风媒花,只需要一点点微风,就可以成功传播花粉。所以它看上去特别不起眼,因此,我们很多人对它的存在视而不见。老师让我们蹲下来,采集草坪草的花,观察一番。这让我想起上回老师上课时,跟我们讲到的作家庆山的那句话:“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物。”确实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对一些微小的事物的观察中,得到快乐。我想,这也是观察大自然的魅力所在。有人说,大自然具有疗愈心灵的效果,我觉得这是真的。 我们走过草地的时候,有几处的草地特别浓绿。老师考大家,这些地方为何比别处的叶子更加浓绿?其实这个问题上次老师已经跟我们探讨过,只是有些同学已经忘记了。但是也有细心的同学还是记得的。有同学就回答,这是有市民在遛狗时,小狗留下的溺迹,在露重的早晨,化为肥料,滋养了草地,因而让这一小片草地的局部长势特别好,草叶子也就越发浓绿。我们一路上看到许多处这样的草坪草。我看到这样浓绿的草窝子,往往在公园小路的两旁多一些,草坪中央偶尔也有。我想,这是因为多数市民遛狗时是有牵引绳牵着的,也有的市民,不用绳索牵着,狗狗们就四处乱跑,溺迹也就更远了。 继续往前面走,我们还看到一棵低矮的中国紫荆花,树枝上零星地点缀着几颗紫红色的舒展开的小花。老师说,这些枝头开放的紫荆花其实是一种反季节开放的现象,只因现在气候反常,小雪节气,还有二十来度,紫荆花的花芽误以为春天来临,所以在枝头闹春。而紫荆花真正的开放时间在三月的春天里,那时候,满树上都是盛开的紫荆花花,非常壮观。老师让我们看紫荆花树上的花芽,它们看上去并不显眼,不仔细看,你定是发觉不了的。 在紫荆花前边不远处的水边上,是一排树叶已经发黄的池杉树。这些池杉树比我们上次来观察时,叶片又黄了许多。我们来到树底下细细观赏,发现树下的泥土中,还有许多小苗,这些小苗,大约是鸟类啄食树上种子时,掉落下来的碎片,在一日一日天长日久的雨露恩泽中逐渐破土、发芽长出来的吧!老师让我们在树下排成一列,在这一排池杉树底下合了影。 我们过了池杉树林左边的一座石桥,往公园的更深处走去。在三孙殿后面,我们来观察那三棵已经落光了叶子的乌桕树。虽说乌桕树的叶片颜色层次丰富,是秋冬季非常美丽的观叶植物。但是脱光叶子的乌桕树,依然有值得我们观赏的地方。老师让我们站在乌桕树底下往上观察。问我们看到什么?有怎样的感觉?只见落光了叶子的乌桕树的树枝,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出了弯弯曲曲的光树枝,在树枝的顶端,又挂着几颗白色的桕子,这些桕子彼此依靠在一起,甚是美丽。让人想起大痴黄一峰(黄公望)的山水画中的那些枯树枝。 在返回的路上,老师让我们在一处山脚下的草坪上停下来,还让我们静静聆听来自附近树林里的鸟叫声。然后,老师问我们,有没有听到鸟叫声?有没有看到发出叫声的鸟的样子?可是我们只听得鸟叫声,却不见鸟的踪迹。老师又让我们想象这些鸟的样子:它们有怎样的羽毛,怎样的喙,个头大小怎么样?虽然我们并没有真实见到这些发出好听鸣叫声的鸟,但是它们确实存在于我们不可见到的树枝的背后。 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的神秘感吧。也正因为大自然有这样的神秘感,才值得我们一再地去探索、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