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悟丨你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了解自己
上一周解锁了人生新体验:无领导小组讨论,即传说中的群面。在此之前,我一直自认为是微社恐患者+内向型人格,虽然不算惧怕与人交往,但也谈不上喜爱和擅长。更愿意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看电影,在群体中也没有过多的欲望去表现自己、成为焦点。比起交流更喜欢思考。
而在我想象中的群面,则可以被列为这种性格人群的酷刑前三名。一群已经自带背景打光的陌生人,被迫在短时间内组成一个小组并不停交流,peace&love的表现下是无法掩盖的自我表现的欲望。争取不到角色怎么办?抢不到发言机会怎么办?被打断、被否定怎么办?即使一遍遍告诉自己“尽力就好、重在参与”,但没办法,这些灵魂拷问还是时不时跳出来揪一下心,让我吃饭都没那么香了(虽然吃的量还是一样多)。
但我没想到的是,自己在群面上竟然表现的游刃有余。不是去跟别人相比,而是远远好于我自己的意料,甚至让我重塑了对自己的印象。比如,可以抓住机会会表达自己的idea,比如,可以积极争取到更多表现的机会,再比如,可以做到临时组织语言并还算有逻辑地陈述出来。而这些,都是我以前潜意识里不认为自己能做到的。甚至,这样一个临时搭建的陌生的舞台,反而让我滋生出了兴奋和刺激感,因为大家互不认识、以后也不会有交集,所以我可以撕掉之前所有的标签,更不用因为此刻的表现而去为以后担惊受怕。或许,我其实一直隐隐期待着这样毫无包袱的表达机会?
挺惊讶的。像是有一个不认识的人从我的身体中破土而出,它长的跟我一样,却有着未曾被发现过的潜力和力量。
是不是人们都太自信了?以为已经非常的了解自己,所以通过各种行为举止和感受把自己定义。我就是不擅长社交、我就是对数字不敏感、我就是XX样子的人……我们忘了,人从来不是凭空存在的,他是活在一定的时空里、作为场景的一部分。我知道这个时代崇尚高效和便利,想用“标签化”的方式将一切分门别类,可我们不应该也这样对待自己。是因为在这样的时间和场景,所以你会这样想、这样做,可那并不代表你全部的样子。
试着给自己少一点限制和束缚吧,我想。这个世界的条条框框已经够多了,起码对自己,我们可以选择更开放和包容。或许,这会是通向自由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