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想把孩子交给公婆带

昨天在一个群里,看到大家在讨论,公婆是否有义务和情分帮助年轻人带娃?
我的想法是,他们没有这个义务,但是如果对方愿意给予这份情分当然是最好的。如果不愿意,也不用道德绑架,人情都是有来有往,如果没有往来,日后由自己心境决定。
我自己是属于那种公婆愿意帮忙带,但是我不想把孩子给他们带的人。首先,我们人在外地,公婆在老家,天南地北的,孩子不舍得丢在老家,公婆也不愿意千里迢迢背井离乡。
其次,公公在家是没有话语权的。父辈的很多男性是很愚孝的,又是在重男轻女非常严重且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的时代背景下,他们上有祖辈父母庇护,下有诸位姐姐宠爱,就导致他们跟自己的妻子某种程度上是两个阵营的人。
等他们的父母去世了,姐姐们嫁人了,他们老了,妻子成为这个家庭的女主人,且孩子成年后又成为母亲的强有力后盾和武器时,可想而知,他们在家庭里的地位是直线下滑的。
所以,我的婆婆最终变得很强势,很有控制欲。加上经历过那段糟心的岁月,她对于家庭权力是非常敏感的。
情理上,自己的儿子和一个女性能够结婚生子是好事,也是期待的事。但私心上,对于新加入的儿媳,她是有危机感的。
这种危机感倒不是怕儿子被这个女人抢走,因为就算她再舍不得和不情愿,这种伦理上的东西她是没办法去撼动的。但是,家庭权力和地位的争夺却是她可以争取的。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对千百年来的婆媳矛盾的原因给出的一个解释是,家庭权力的竞争,即养育下一代就是对自己在这个家庭地位的巩固,或是自己在这个家庭里“翻身”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我婆婆从被排挤和“孤立”到今时今日成为家庭的中心和统治者,确实就是靠她的儿子。这也是我不愿意把孩子交给她带,且多少也是被逼着贯彻这个道理,从而与她抗衡。
但我不想争夺什么家庭权力和地位,我只想让她的儿子从原生家庭脱离出来,共同建立我和他的小家,仅此而已。
就那个家庭里,只有她的儿子跟她是一个阵营的,她能抱怨的对象也只有她的儿子。
在这个过程中,她虽无心,但是却不停地给自己的儿子灌输了一种思想,就是这个家里没有一个好人,每个人都在欺负他们娘俩。她为了儿子,只能忍辱负重地继续在这种糟心的家庭里生活。
等她的儿子成年后,有经济实力后,她那一方的力量一下子就强大起来了。而她丈夫那方的力量却渐渐“势单力薄”,尤其是儿子又成家立业了,她更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她那些年被压抑的苦楚和委屈就一下子爆发出来,变得越来越强势。当她尝到作为一家之主随心所欲的甜头时,她对于家庭权力是上头的,就特别害怕失去它,所以从心理上,利益上来说,所有有过这种经历的婆婆,都是忌惮儿媳的到来的。
就这类型的婆婆很喜欢在新媳妇入门的时候给她下马威,也很喜欢给儿媳立规矩,尤其喜欢干涉小两口的日常生活。
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她的家庭地位,另一方面是,太害怕她的家庭权力和地位落到儿媳手中。就好像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太害怕他手下的那些将领效仿他的方法,所以软硬兼施地要巩固自己的皇位,把兵权都集中在自己一个人手中这个道理。
我知道我婆婆是没啥恶意的,她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她成长和经历的背景让她成为今天的这么一个她。甚至,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强势、控制欲强,也不会知道她内心里恐惧什么,因此为什么要这么做。
她所做的一切就是本能,这种保护自己,这种趋利避害的本能。人性都是幽微的,度不了自己的时候,只能凭借本能做事。
如果她度得了自己,她早就不会再耿耿于怀她的婆婆对她的所作所为,不会把过去的情绪带到今天,也不会让她吃过的苦想再让我吃一遍,就某种程度上是见不得人好。
这些她都不自知。虽然我理解她为什么会这样,也多少同情她的这个糟心的过往,但我就是不喜欢跟这样的她相处在一起,也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她照顾和养育。
就是一种不信任感吧,因为她很大可能性是会把孩子的妈妈从孩子的概念里排除出去,就打内心里不愿提到孩子的母亲。平常跟她儿子打视频电话里,她都不会提到我,有也只是用“你们”替代。
我并不介意,我日常也几乎不打电话给她,不找她视频,因为没有共同话题,且我们之间好像磁场就是相斥的。好在有距离的因素,我们还是能够维持一种和谐的状态,在逢年过节给她买礼物,尽到我一个晚辈应该的礼节罢了。
她们那一代的女性变成婆婆,大部分人是抱着十年熬成婆的心态,只是没有想到今时今日早不如从前,她们不仅没能熬到婆婆独大的日子,反而是年轻人不吃那一套,意难平是难免的。
只有那些度过了自己的婆婆,才能真正地做到,自己吃过的苦不会让儿媳再吃一次。她们已经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婆媳关系,就是已经没有代入感了。而不是一直憋着那口恶气,不知道什么时候不小心就给爆发出来了。
但能度过自己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那些和睦融洽的婆媳才能够出众,被认为是“传奇”。一般来说,婆媳能够融洽,要么是婆婆跟上时代的思想,要么是儿媳停留在婆婆那一代的思想,就是两人的思维和观念是同一际代的。
至于那些生活和饮食习惯的不同,其实都是“害怕家庭权力和地位下降所以巩固和排斥”这个根源显现的具体细节罢了。
假如,我的婆婆是被自己的丈夫尊重和爱护的,那么很大可能我会愿意把孩子交给他们照顾。因为她被善待过,所以她心里才不会有怨念和戾气,才会真的去善待她人,给孩子灌输一种正确的理念。
但是很大概率上,她也就不愿意帮我带孩子的,因为想要过自己的二人世界,过自己的晚年,不会去干涉儿子的婚后生活。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我婆婆虽然因为她的本能做了很多我讨厌的事情,但她还是疼爱自己的孙女,隔三差五从老家寄来不少东西,有时候还有经济上的一点资助。
作为婆婆,她有这方面的这些情分表示也是可以的,就像我逢年过节给她买衣服买礼物。至于她自己的幽微心思,她意识到也好,意识不到也罢,与我无关,每个人的一生都按照自己觉得合理的方式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