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中国人,难道就挑不出11个能踢好足球的人吗?

01
最新的世界杯出线概率已经出炉,国足扎心了,被划入只能祈祷的一组,出线概率只有0.08%,还不足0.1%,
这几天,老是刷到国足主帅李铁和评论员黄健翔的博文。
李铁博文的评论区下面,一片骂声。
黄健翔也比较克制地发表了“专业意见”。
国足,面对国人的责骂,早已习以为常,李铁也淡定地回应了网友们的质疑和责骂。
为什么国人一直骂国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国足有不少黑历史,记得当年周立波还专门搞过专题在《壹周立波秀》里调侃;
二是大家觉得球员们拿这么多钱,踢的那么烂,让人心理不平衡。
可是,骂了那么多年,也没见他们有多大的长进。
说明,并不是他们不想争气,相反,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想赢得比赛。
可见,他们真的只是水平不高而已。

02
也有人问,泱泱14亿中国人,难道就挑不出11个能踢好足球的人吗?
其实,还真挺难的。
并不是说中国人身体素质不行,而是这类国际级体育竞技,必须靠亿里挑一的天才级选手。
那中国有没有天才级别的足球苗子呢?肯定有,只是,现在还不知道人在哪里。
说到底,还是因为足球运动在我们中国缺乏群众基础,氛围太差。
很简单,你问问自己,多久没去球场看过足球比赛了?多久没踢过足球了?再随便问问身边的人,有几个人是喜欢看足球的,又有几个是喜欢踢足球的?
我还真问了一圈,答案是:屈指可数!我认识的人当中,一年之中至少踢一次足球的人不到十个。有的人想踢,想凑够人数组队开赛,也是件头疼的事情。
再回忆一下读书时代,每当放学后有篮球比赛,哪次不是围满观众的,尤其是漂亮的小姐姐们,都围在场外欢呼尖叫,球员们听到之后就更卖力了。
而那些没上场的男孩子们也是一脸的羡慕,多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赛场上耀眼的球员。

即使是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等运动比赛,都会有不少爱好者围观呐喊助威。
唯独是足球比赛,经常是冷冷清清的,就那么几个真正热爱的人在场上跑来跑去。
场外路过的妹子们还在心里嘀咕:一群人追着一个球来回跑,满头大汗的,半天都不进一个球,有什么意思呢?!
说明足球运动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观赏性不强,既get不到技术层面的美,又没那么大的耐心等待进球。
于大众而言,更喜欢观看那些快速有结果的运动比赛。
例如篮球,可能一分钟就能进好几个球;羽毛球、乒乓球也很快能分出胜负。
唯独足球,可能90分钟下来一个球也没进,太没劲了。
足球竞技在全世界来说,是个超级大IP,看世界杯的狂热程度就知道了。
中国也很多球迷,但是这些球迷,大多数也仅仅是停留在观看大型比赛的层面,而不会去附近看一些小比赛,更少有人会亲自去踢球;有去踢球的人也是一年才踢那么三五回。
所以说,在国内,真正热爱足球运动的人太少了。

03
缺乏群众基础的结果,就是商业能力弱,吸引不了商业资本投资。
试问,一场赛事下来都没几个观众的,哪个商家愿意花钱来投放广告赞助比赛?
一个领域的商业能力如何,看商业资本的流向就知道了。
目前我们国内的足球队,绝大部分都是由财大气粗的房地产开发商赞助。
昨天还看到有消息说,由于今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很多球队球员几个月都没能按时发工资了。

一个领域的发展壮大,是离不开钱的,没有例外。当国内足球运动吸引不了商业资本的投资,就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加入。
这就是为何很难发掘有天赋的足球运动员苗子,因为大多数家庭教育,还是以饭碗教育为主。
就是小孩选择往哪个领域发展,父母首先考虑的是,以后能不能吃饱饭。
一旦预测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路子,自家孩子很难成为突出的职业球员,到时进退维艰,可能会吃不上饭,所以,大多数家长就会拒绝让孩子投身职业足球运动员。
那有没有可能出现半路出道的天才球员?就是人们常说的,高手在民间。
这种概率比出门买张彩票就中大奖的概率还低。因为专业的竞技一定是从娃娃就开始接受专业的指导,科学系统地训练,并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为国家级的球员。
业余的跟专业的差距,不是一丁点。这点不用杠,放眼看世界就知道了,哪个冠军不是从娃娃就开始训练的。
04
那怎样才能让更多国人热爱足球呢?我想,就等一个国民超级大V球员诞生了。
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想当年看了周星驰的《少林足球》之后,我就跟身边很多小伙伴们在农田里踢过一阵子足球,后来春耕之后,就没再踢过了。
看今年我们的各大媒体,在大力宣传全红婵、苏炳添,其实也是在打造体育明星榜样,以此来带动整个领域的体育事业发展,吸引更多民众关注和参与到跳水、田径等运动当中。
当中国足球有了足够强大的群众基础,商业能力也就强大起来了;有商业氛围,就能吸引更多有天赋的人才加入其中。
那么,中国足球运动发展壮大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让世界看到你的态度。
-end-
喜欢本文欢迎转载、分享,请注明出处——“我在广东写故事”:分享所见所闻,分享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