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导读】小国,为村落、为地方政府;寡民,为村落、为地方政府的管理者,即村长、或者地方政府的长官。这章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如何尽量降低行政的财政开支;这样做并不会象儒生所说,会回归到原始社会;如果百姓缺少安居乐业的费用,无法安居乐业,倒是真正地会回归到原始社会。“邻村相望,鸡犬相闻,村民也至死不相往来。”状态是说明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状态;并不是象儒生们所说,老子的意思是回归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这样安康祥和。“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都是官府压缩行政开支的举措;只有这样,才可能让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儒生是如何无孔不入地对《道德经》进行攻击的。必须注意的是,影响历史进程,即历史前进、还是历史倒退的是生产、生产力、生产工具领域;可以看出,老子这章强调压缩的费用是行政事务方面,并非生产、生产力、生产工具领域。
【译文】 村落管理者,即使有贵重器皿也不用,用来安抚老百姓使得他们珍惜生命而不远行。虽然有舟车也尽量不乘;虽然有甲兵,也尽量让他们放置在那里。尽量用简单化的手段来处理事务,村民有饭吃,有衣穿,安得其所,对习俗感到满意。即使邻村相望,鸡犬相闻,村民也至死不相往来。
【提示】必须注意的是,影响历史进程,即历史前进、还是历史倒退的是生产、生产力、生产工具领域;可以看出,老子这章强调压缩的费用是行政事务方面,并非生产、生产力、生产工具领域。古代的名词:小国,为村落、为地方政府;寡民,为村落、为地方政府的管理者,即村长、或者地方政府的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