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纪|一路向西5 敦煌莫高窟
我想,莫高窟为什么获得世人的喜爱,主要是跨越千年的惊喜,就是脚下踩的砖都是千年前的地砖,这么一想,就更觉得眼前看到的一切都需要珍惜,一分一秒不舍得错过。


张掖四天,叹为观止,远远不够,可惜时间有限,第二天,我们一行人离开张掖,坐高铁前往敦煌。在张掖火车站,因为8月份国内多地疫情扩散,审查严格了很多,我们三个先扫了各种码通过,这时广播已经播放前往敦煌的火车开始检票了,回望Judy和王子母女俩,被拦在门外,迟迟不给进。我心头一惊,因为她们是从郑州过来的。看到我们在等她们,Judy对我们做出摆手的姿势,意思让我们别管她们,先赶紧走。我一直独来独往惯了,这是第一次感受到“团魂”,有点担心,也是第一次感到疫情离我们这样近。艳跑过去打探消息,这时离火车开只剩下不到十分钟,我领着艳的儿子,拖着两个大箱子,往检票口大步跑去,现在这个时候,能走几个是几个,艳是大人,肯定能想办法跟上。我们先上了车,在列车马上要开出前,艳喘着粗气也跑上来了,说Judy母女俩因为郑州来的,现在变成了黄码,要接受隔离……
就这样,我们的五人行,变成了三人行。后记:Judy和王子在张掖火车站被120接走,送到了隔离酒店,在酒店被隔离了4天,接受了两次核酸检测呈阴性后,终于被放行。她们沿着我们的原路线走了下去,只是再没有同行(郑州今年真的很倒霉)。

从张掖到敦煌需4个多小时的高铁,一路都是荒凉的戈壁滩与沙漠,少有人烟,庄稼绿植都极少有,风景是相似且单调的。我在想,两千多年前的张骞是如何带着大队人马,辗转十几年,征服了这片远在天际的莽荒之地。因为疫情,车上人极少,我们坐火车走着走着,真有种被流放的感觉了。


一下车,即感受到敦煌的不同。敦煌不大,但是名声太大了,是座名副其实的旅游城市,城内五星级酒店众多。另外一个直观感受是这里的物价很高,一碗面18元,一个驴肉火烧20元,而且外地人本地人一个价。我问了很多出租车司机,他们一般很少在外面吃饭,因为太贵了,都自己在家做饭。一个出租车司机和我们说:“敦煌一共18万人口,男的全做司机,女的全当服务员去了。”但今年的疫情一打击,基本把敦煌最火热的夏季旅游给断了。再来是气候,敦煌的夏天仿佛置身于火焰山,中午随便就四十多度,早晚温度渐渐褪去,但异常干燥,湿度只有14度(什么概念?太原身处黄土高坡,一般湿度在25-35度之间,而深圳的湿度一般是70-95度之间。可想而知,敦煌有多么干燥)。艳的儿子来了这里,每天必流一次鼻血。我晚上睡觉时,感到鼻子里的鼻毛一根根直立着,一呼吸,从鼻腔连到嗓子眼都疼。没办法,我将一块毛巾淋湿再拧干,放在鼻子处呼吸,就这样,度过了在敦煌的第一晚。



休整一晚后,第二天去莫高窟。莫高窟票价248元,但值回票价。参观之前先看数字电影(360度环幕电影,让人置身其中)。影片先从史诗般的战争场面开始,慢慢讲解莫高窟的前生今世,紧接着,许多壁画故事、佛教人物从影院的四面八方飞来,再配合音乐、灯光、效果,身临其中,应接不暇。电影结束,我坐在座位上缓了好久,慢慢地才回到现实生活。坐游览车去参观壁画,因为前面已经有了刚才数字电影的铺垫,再欣赏壁画就容易得多。游览队伍按顺序随机分开,十几人一个团队,由一个专业讲解员带领参观洞窟。莫高窟一共有400多个洞窟,开放的200多个,因为时间限制,每一次只能看8个洞窟左右,下一次过来遇到不同的讲解员,也许参观的又是其他的不同洞窟,总之,穷尽一生,也许都参观不完莫高窟所有的壁画。


莫高窟壁画的起源是因当时佛教盛行,远在京城的皇族与周边的贵族都特别喜欢在西域地区开凿洞窟画佛教主题的壁画,以此保佑祈福。它的来历没有什么特别,但我惊叹于它保留至今的工艺技术,距离现在一千多年,壁画上的色彩依然那么栩栩如生,仿佛昨天刚上了色。讲解员说,当时皇家贵族特别舍得在壁画上投资,当时画壁画的一种锗石颜料与黄金的价值相当,也就是当年的工匠是拿着黄金在画壁画,这也是为什么莫高窟的壁画能经过千年的洗礼,仍然色泽如新,面目动人。只是年代久远,当年壁画的颜料配方已经失传,这让我不免想到,如今的科技如此发达,竟然都配不出千年前的颜料配方?古人将莫高窟留给了我们,那我们留给后代什么呢?塑料袋?石化的道路、永远不能消融的装修材料?



为了保护壁画,洞窟内不让拍照,知道无法管住所有游客的热情,莫高窟的讲解员演练出一套特别逗的说辞:“莫高窟壁画都是与佛教有关,佛教讲究奉献,而私自拍照作为私用,回去后会有不好的运气。”这么一说,立马没有一个人拍照了。哈哈,中国人笃信“运气”。

通过讲解员的提醒,我注意到壁画中运用的花纹竟然那么时尚迷人,与现在家里铺的地毯花纹相似,充满中东风情。随着壁画的移动,人物身上和画中元素,就有细微的变化,这说明工匠们一直跟着当年的流行趋势在做调整,也说明,画一个洞窟的壁画,可不是几天几个月,需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讲解员说,学服装设计的学生来到这里,不停的连连惊呼,而阿玛尼也曾将莫高窟的一处花纹设计运用到自己的服装中,大获成功。



一路惊叹到最后一个洞窟,讲解员说今天的行程就到这里,我说:“这么快?”“我们已经参观了3个多小时了啊。”讲解员笑笑回答我。三个多小时?真不觉得。我想,莫高窟为什么获得世人的喜爱,主要是跨越千年的惊喜,就是脚下踩的砖都是千年前的地砖,这么一想,就更觉得眼前看到的一切都需要珍惜,一分一秒不舍得错过。





这是第一天晚上十点前吃饭,而敦煌的天还大亮着。我们发掘了一家网红烧烤店,“城边边”,生意火爆,从店内一直坐在店外。如果世界美食排成一排,烧烤永远是我的第一位。春花秋月何时了,啤酒脏腰小烧烤,这时候真是神仙般的日子啊。烧烤店外一堆水果摊,虽然敦煌的物价贵,但水果真的便宜啊,而且个个香甜饱满,仿佛把这边超长日照的精华全部锁定在水果里。看似坚硬的青梨,咬一口,往外喷水。西瓜,更不用说了,我一生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西瓜,一个西瓜大概有20斤,10块钱,可惜,我们吃不下啊。而这里的哈密瓜根本没有摊主,车上挂一个二维码,上面写着:三元一个,自觉扫码。三元一个!偶滴神哪!于是,那几天,拼命吃哈密瓜,临走,艳还带了几个回去深圳,可想而知,她的行李得有多重啊。
(未完待续。下一篇:十级沙尘暴的魔鬼城和如梦如幻的鸣沙山月牙泉。)

~唯美食与文字不会辜负我~
●这里的文字皆由“穷人吃货”原创,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iongrenchihuo【“穷人吃货”拼音】
●淘宝搜索店铺“书画心旅”,经营豆先生的原创字画定制,望你也会喜欢~

图片
阅读我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