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你的眼睛
前几天,我把刘慈欣的《三体》又重新看了一遍,首先,更加明确了一个观点:一切关于这部书对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式意义的赞誉之辞,我觉得都不为过。除去科幻色彩之外,第二次阅读,我把重点倾斜向了生活在不同纪元中的普通民众的心理特征与外化表现,以及宇宙守恒这两个方面。 凑巧的是,刚刚看完勒庞的《乌合之众》,在《三体》中马上就看到刘慈欣笔下的地球人民面临灾难时似乎像被设定了程序一般,不断印证着《乌合之众》里一个又一个观点。这实在有些可怕——自诩高人一等的人类,无论多长时间过去,仍然跳不出心理学规律的圈!这些动物性仍然根植在每一个细胞深处,一旦爆发出来,可能使人比禽兽更加禽兽。人类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例子,其数量之多,让我甚至觉得,战争与冲突才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和平与发展不过只是异常点而已。 当然,我也可以用发展的眼光麻痹自己: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人类社会的弊端虽然很多,但是不也在不断变好吗?在以前,我是认同的;在以后,我会慢慢忘记现在的感觉,也会变得认同;但此时此刻,我不能认同。 这种不认同源自于清早看到的一个视频,是一个纪录片,主要讲的是在澳大利亚(以及部分其他地区)的各种动物农场中,人类为了快速获取想要的动物制品(肉、蛋、毛、奶等),强行改变动物的生存条件和进化法则,使它们以超出自然规律的强度下蛋、长肉、产奶。 以下描述,或许你早有耳闻,我只列举一部分,并尽量不用带有情绪色彩的词汇,详细的内容,可以去纪录片里观看: (1)对于蛋鸡来说,公鸡是没有用处的,所以绝大部分公鸡在破壳的第一天,就被杀死;母鸡将会被抹杀所有不必要的天性,以专心产蛋。 (2)对于肉猪和肉牛,它们从生到死,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唯一能够见到阳光的一天,就是被送去屠宰场的那天。 (3)对于奶牛,人们会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让它们怀孕,然后生崽,这样可以获得牛奶。刚生下来的小牛就会被带离母牛身边,从而避免它们吃奶,来让人类获取更多。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我家养过鸡,几乎算得上是散养,也不用刻意去喂食,它们自己会生活的很好;养过猪,它要等到一年多快两年才能长到合适的体重,再被卖掉;养过牛,那是重要劳动力,不可能杀了吃肉,基本上是把它养到死;养过狗,看家护院用,虽然平时多把它拴起来,但空间其实不算小,终其一生,也没见生过大病。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田园生活,无论是对人来说,还是对人豢养的动物来说。现在,随着被人津津乐道的城市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不可能再给动物们提供充足的时空来自然生长了: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开始,进步的科技先是像催化剂一样,加速它们成长的过程,最后化成一把利刃,肢解它们的肉体,取出为人所用的那一部分。人们的需求是如此的急切而挑剔,甚至没必要保证这些动物们长成完整的个体:蛋鸡会下蛋就行了,至于因为缺少锻炼而导致的腿部骨骼发育不良无法支撑身体站立,就不在人们的考虑范围内了。 当它们被送上屠宰流水线时,唯一能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就只剩一双眼睛了。那是一双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的眼睛,也是一双忍受着极端痛苦的眼睛。 从人类的角度看,会觉得这些动物可怜,会觉得人类残忍,当然也会有人觉得无所谓。但如果这种行为有罪,那作为罪魁祸首的人类,真的就收益了吗? 毫无疑问,在人类的定义里,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中。但对这些处于盛世中的最底层的普罗大众而言,生活真的本该就是这样的吗?我们日复一日的工作、消费,真的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了吗?我们又和那些流水线上的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在我看来,弱肉强食真的是一个很残酷的法则!为什么物种之间不能是依赖寄生关系呢?为什么非要取你的性命,才能让我生存呢?我很欣赏“归零者”的观点,把一切物质归还给宇宙,时空从十纬的“宇宙田园时代”重新开始。 田园时代啊,该会是什么样子呢?
纪录片:《统治》(《Dominion》),链接:https://m.kuhuiv.com:443/vshow/36263z3s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