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山大·曾巩

曾巩
他在唐宋八大家里排末位。即使是对古代文学感兴趣的人,包括我自己,唐宋八大家里比较熟悉的,估计也就到苏轼了,苏洵、苏辙都已经知道的很少,更别说排末位的曾巩。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一个隐忍、平和、谦让的曾巩。他年纪轻轻就担当起了养家重任,而且他家里人很多,有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两个侄子、两个侄女和一个继母,都不能干活,全靠他一个人养着。二十岁的时候,他第一次参加科举没有考中,无怨无悔,回家继续干活和读书。饭都吃不饱了,他还每天摁着弟弟和妹婿们一起读书,亲戚邻居们看见了都嘲笑他们一家子。这样整整过去十九年,三十九岁的时候,曾巩带着弟弟、妹婿一行六人参加科举,全部中了进士,一下子堵住了那些说闲话的人的嘴。
但曾巩并没有丝毫的骄傲,也没有就此放松自己。在他不算长的为官生涯里,他多次遭受排挤和贬谪,始终保持平和的心境,无论做事还是写文章,都是中正、稳重,不与人同流合污,也绝不提出过分激烈的主张。也因此,他的文章严谨、规整,得到王安石、朱熹等大人物的一致推崇。他的文章也具备很强的教材属性,被很多文人奉为学习的典范,但所有人都只能学其形,而得不到他的神。就和萧峰打降龙十八掌一样,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招式,在他手上就能发挥出排山倒海一般的威力,不管什么邪门歪道的功夫都给你揍趴下。
被贬谪期间,曾巩收集整理了散佚的《李白诗集》和《战国策》。这是个相对枯燥但是工作量又很大的活儿,如果不是他干了,今天我们就只能读到《李白诗选集》和《战国策选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