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一战和二战的区别
考研二战和一站的区别
国家政策不同
1.考研一战一般是应届生,预报点可以选择任何地方,二战考研预报点只能选择部分地方。
2.二战考研只能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考生要携带身份证、网上报名编号、学历学位证明、工作证明、社保信息等材料。
3.一战考生报考点可以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一战考研现场确认时需要携带身份证、学生证、网上报名编号等材料。
4.一战考生的备考环境更好,二战考生对各科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及考试范围和难度要比一战考生更有经验。

软实力方面
1.首先,一战考生优势就是比较有冲劲。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在心态上比较轻松,思考问题和答题方式上很灵活。但因为重视程度和试错程度不够,导致其缺点就是经验不足,从而容易走弯路。
2.其次,缺乏对考研正确的认知。一战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诱惑,如名师宣传、知乎贴吧各种经验贴,照搬不误,结果不适合自己,复习质量不佳,最后录取率过低。
3.除此之外,一战考生备考环境好。住在学校节约成本还有图书馆自习室,学习环境和氛围都很好,想找研友,信息沟通都很方便。缺点在于还没毕业,会有上课、实习、毕业论文等事件和考研一起瓜分时间,还有面对身边同学保研、出国留学、校招、公务员考试等等落差在心态上会受到影响。

对比一战,二战的优势会非常明显。
首先,备考方面经验丰富。二战考生对各科所有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及考试范围和难度都有一定的经验,对市面上夸张的广告、“考研宝典”、“名师效应”等非常理智。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对于弱科报辅导班也更知道自己需要的是走心、负责、科学的教学体系。
第二,择校方面有的放矢。二战考生为了保证最后的录取,在择校方面会略微保守,或是坚持初始的目标,或是选择更保险的院校,一方面保证专业课的质量和提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使起点更高;另一方面目标坚定可以让心态更加坚定,对于复试尤其面试环节,清晰的表达更容易获取老师的好感。
第三,备考时间方面更充裕。相比较大三上课实习忙碌的生活,二战考生有足够的时间复习,毕设、毕业不会影响太久,在职考研的同学衡量好工作与考研的关系与时间,复习时间也是够够的。针对大部分没有收入来源的二战考生,食宿方面经济的紧缺是一项困难,不过相对来说较容易克服。
第四,抗压方面能力更强。选择二战的同学,面临一战失利,同学各有出路,自己孤独奋战,抗压能力不增强不足以坚持到考研,每年弃考的学生就是抗压能力不够,放弃是最好的选择,不然上战场也是炮灰。考研的过程就是从自信-怀疑-颓废-崩溃-振作-再自信,这样反复的过程,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下面这位二战同学的学习汇报,我们就可以看到当前二战考生目前最真实的处境了。

综上所述,从一战二战两者的知识积累程度、经验丰富程度、方法的正确性,备考精力投入、备考环境、备考心态以及经济等方面综合进行了分析对比,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目的都是成功考上研究生,能一年就一年上,失败了第二年卷土重来上岸也是很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