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这件头等大事
人每天一睁眼,便面临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我们可以穿着和昨天一样的衣服,乘坐相同的交通工具,住着同样的地方,却不想吃和昨天一样的饭,甚至每顿饭之间也需要变着花样来吃。满足“吃”这种需求说起来既容易又困难,吃饭的人在饭前常常口是心非地说“吃啥都行”,但在吃饭的过程中又不由地心生意见。这对于做饭的人来说,不仅要费劲心思想菜单,还要付出做饭的辛劳,最后还要接受对于饭菜的评价。由此可见做饭之繁琐和辛劳。
既然做饭这么麻烦,又有可能只有苦劳没有功劳,何不就在餐馆吃,或是点外卖好了。且不说,餐馆的饭菜油大、口味重,长期吃不利于健康,就算每天外卖可以提供营养健康的饭菜,总还是想念饭菜那种家的味道。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做饭是一个成年人的基本技能,总是在外面吃总归是不靠谱的。成家之前,我也常常对做饭这件事嗤之以鼻,甚至还觉得,那些只会做家务的人没有别的本事。而且,餐馆存在的意义不正是解放了自己做饭的辛苦吗?那时,一个人的生活也非常简单,出去吃也非常方便,但不知怎么,幸福感并不是很高。
真正改变我对做饭这件事态度的,是《向往的生活》这部综艺里黄磊的表现。黄磊作为知名的演员,智商和情商双高,却是一个非常擅于做饭的人。连我妈这样常年做饭的人,也感叹黄磊在做饭这件事上不遗余力、不怕麻烦,实在佩服。自此我觉得做饭可以一试,而且我也没有要把饭菜做得多么出众那样“宏伟”的目标,常吃的饭菜或是简单的饭菜都可以做一做。特别是成家之后,每天都多了一个和我要共谋晚餐的老公,突然那种自主能动性就开始高涨,毕竟他的水平和我一样的菜,我既不能只顾自己将就,也不能只依靠他。于是在“懒饭”和“下厨房”app上搜做菜的视频,记下步骤,甚至有时边看边做。而且,我为了快速消耗单位发的面粉,和他一起蒸馒头、包包子、做饺子、下疙瘩汤、拉扯面。那真是一段共同协作,忙碌又充实的日子。后来怀孕了,觉得做饭辛劳,就将晚饭的事都全权交给老公了。虽然他是真不爱做饭,我们之后买着吃多一些,但能动手做的时候,就他亲自掌勺。他也坦言,结婚后自己最大的变化是学会了做饭。
生了孩子之后,我的妈妈来帮助我们来照看孩子,家里人一多,做饭就显得更重要了。即便我妈这样的老手,也会因每天晚饭的安排苦不堪言,毕竟看孩子和做饭难以两全,孩子还小,小孩的饭还得单独做,就更没有时间做饭了。后来为了彼此都轻松,我就下班来买一些半成品回来再做。而我勤快的妈妈,虽然嘴上总是嫌弃我没有提前安排吃饭这件事,但凡她能做准备的时候也总是准备了饭菜。
一日三餐,看似简单却真的不简单。凡是觉得此事不值得一提的人,要么吃饭没有要求,要么有人已替你解决了这件事。生活中的烟火气在蒸蒸日上,真可谓“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字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正如那句流行的签名所说的那样——“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