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不好不配过双十一?数学老师:你没问题,是题超纲了

大家好你们可爱的卢妹又来了
今晚就到了决战的时刻
不知道各位尾款人准备的如何
反正明天要用的表情包
我已经替大家找出来了↓

希望大家今晚支付的时候
都能够抢到赠品
至于到底赚了还是亏了
建议你们还是别算了
虽然规则一年比一年复杂
花样儿一年比一年多
但谁赚谁亏这种事
还是一目了然了
老话说的好
“从南京到北京
买家没有卖家精”

以前的双十一:
“原价9xx,现价6xx!”
现在的双十一:
“定金xx抵xx、店铺满减、跨店满减”
“前xx名送xx小样等于买一送x”
“直播间领红包”
“预售满减、非预售满减”
“邀请队友盖楼/养猫/…瓜分xx红包!”
……

像凑满减这种入门级操作
普通人的理解是:
“满XX减XX”
企业级理解是:
“跨店满减+预售满减+非预售满减”
“X猫商城和X宝商城分开算”
“凑单时算的金额要减掉定金优惠”
……
面对这样的游戏规则
打工人绝不认输
反手就掏出了Excel

【活动价格】【已付定金】【到手价】
……
条理清晰,平时大概是
做工作报表的一把好手吧
除了凑满减
双十一的规则还包括但不限于:
88VIP、店铺优惠券
购物津贴、品类券、超级红包
……
在某大型问答社区
甚至有学霸网友
直接列出了双十一计算公式:
【入手价格=原价-(超级红包-店铺/商品优惠券-购物券-满减折扣-品类券-津贴)】
还有人为了
避免商家临时提价
避免自己激情下单
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做功课

按照产品功效
是否适合自己的需求
按照同规格产品的
日常价、双十一价、到手价
以及赠品规模和条件…
每一项都摸得门儿清
记笔记的逻辑之强
搜集资料的覆盖面之广
简直堪比高考复习
但一顿操作猛如虎
一看自己算的入手价格
甚至比购物车结算还多了250

在计算优惠力度的时候
俺一时之间竟分不清
这到底是在狂欢购物
还是在做高考数学逻辑题
商家不仅想掏空我的钱包
还想顺便榨干我的脑细胞
充分感受到这一点之后
很多往年的活动积极分子
直接躺倒
坚决的加入【不买立省100%】行列

每年的这种大型促销活动
虽然看起来优惠力度大到离谱
但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
目标都是你的钱包
不信你回头想一想
为了凑单买的商品
有多少是你真正需要的?
又有多少东西
是囤了一整年都还没用掉的?
在这场“狂欢”中
到底是消费者薅了羊毛
还是商家成功做了一波营销?

像卢妹这种实在人
就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
投稿,送点券
邀请好友看书,送点券
别犹豫了
来APP里查看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