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命名淆
- 我认为A与B有关系,具体什么关系不好直说,姑且叫它《××与××》吧! 举例: A 让我用简单的词语给你们造成极致的恐惧吧:词与物、畏惧与战栗、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总体与无限、伦理与无限、透明与障碍、政治与历史、神圣与世俗、黑暗与希望、时间与他者、艺术与归家…… B 同频比较未免太过无趣,让我来搞点跳跃的活跃一下僵化的氛围: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形而上学与西方思维、后现代主义与文学理论、普鲁斯特与符号、批评与意识形态、建筑与虚无主义、信仰与古典文明、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C 稍微限制一下范围但实际更大了,我可提前说得够清楚了你要是不感兴趣就别翻开了: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欧洲文学中的传统与现代、现代性与主体的命运、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
- 我认为××很厉害,所以我们应该《把××作为方法》! 举例:把自己作为方法、作为方法的中国、亚洲作为方法、作为方法的“乡愁”、把宇宙作为方法、作为方法的“民国”……
- 我认为××不行,是你们腐化的学术圈子里的庸俗人出于个人利益目的生造的虚假概念,我要从源头揭露这个概念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虚伪:呵,《××的发明》! 举例:传统的发明、现代城市的发明、“她”字的发明、自律的发明、男性气概的发明、儿童文学的发明、个体的发明、自由的发明、爱情的发明、人权的发明、发明的发明……
- 我当时上课随便讲讲/和朋友随便聊聊,他们咋就记下来替我出版了,还顺便指引了一个学科发展方向/创造了一个学科了:《××讲稿》《××讲义》《××教程》《××与××对话录》 举例:普通语言学教程、文学讲稿、歌德与艾克曼谈话录、会饮篇、论语……
这人文社科,俺算是看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