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与10000次》三招教你疗愈受伤的内在小孩
小美有一个体贴的伴侣和两个优秀的孩子,几个好朋友和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她却会经常陷入无助。
前几天有同事说了一些话,她就觉得好像是在说她,在这种时候,她会很生气,时常对别人生气,又对自己生气。但最终只能靠封闭自己,埋头工作来解决问题。
她也很困惑,在别人看来她已经拥有了很多,但自己却不觉得快乐和幸福,甚至还会觉得痛苦万分。
在《0次与10000次》这本书中说到:之所以小美会有这样的感受和表现,是因为她受伤的内在小孩跳了出来,只有看见内在小孩并且帮助他疗伤,才能真正活出自己。

作者吉塔.雅各布是一位德国心理学家,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在都会有一个影响你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自我”;
他帮助我们探究童年的自己,来自童年的有害声音以及我们一直使用的保护模式,从而觉察并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帮助我们从黑暗里爬出来,迎向阳光。
今天和大家聊聊内在小孩这件事:首先是受伤的内在小孩有哪些表现、其次是内在小孩是如何产生作用的、最后是如何疗愈内在小孩。
我们先来看看受伤的内在小孩有哪些表现?
什么是受伤的内在小孩?
受伤的内在小孩是指:
因为童年时期受到了一些不公平待遇,导致了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
而这个小孩需要被看见,被疗愈,因此总是会出现来干扰你的生活。
那么受伤的内在小孩都有哪些表现?
通常受伤的内在小孩比较突出的表现有两点:
第一点是对自我认知的矛盾;第二点是经常会陷入强烈的情感冲突。
小美就是如此,她总是不确定自己的好坏,有时候觉得自己不错,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很糟糕,
她很害怕别人的评论,也经常会去讨好他人;
随之而来的就是上下起伏的情绪冲突,好的时候很开心,不好的时候就很颓废。
看完内在小孩的表现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内在小孩到底是如何在我们身上起作用的?

受伤的内在小孩是如何起作用的?
内在小孩起作用有3个要素:内在审判者、内在小孩、应对方式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个名词的含义:
内在审判者:是指我们在童年时期,养育者很多时候用苛刻的以及惩罚性的行为来对待我们,
可能是指责、批评甚至是谩骂,导致了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完美。
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的审判和攻击,就称为:内在审判者。
内在小孩:指童年时期的自己,记忆深处强烈的未被处理的情绪;时不时地出来提醒我们。
应对方式:是指,在童年的时候,为了应对压力和困境,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为来保护自己,这些行为方式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
我们还是来看一下小美,她因为小时候被父母惩罚、被同学欺负,所以就形成了一个惩罚性的内在审判者;
而那个童年的”小美“就感到很无助,被抛弃,被排挤,被孤立,甚至不值得被爱;
所以她的内在小孩就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受伤小孩;
她所发展出来的行为模式就是:顺从;锁在自己的世界、吞下悲伤以及埋头工作。
了解了内在小孩的运作机制,我们再来看看如何疗愈内在小孩?

如何疗愈内在小孩?
疗愈内在小孩分别有3个步骤:第一、安抚内在小孩;第二、摆脱内在审判者、第三、检验自己的行为
安抚内在小孩
安抚内在小孩还需要经过:建立联系、认清需求、进行关怀三个阶段
大家可能会说过去的创伤已经形成了,难不成回到过去,你说对了,
这里说的安抚就是通过想象,回到过去和当时的自己相遇,看起来很神奇,实际上很简单。
大概的原理是:想起最近触动你的一件事情或者场景,然后搜寻记忆中同样的事件或者场景,然后做联结,就能发现那个内在小孩。
建立联系
小美做了一下尝试,她躺在沙发上,回想同事说她的场景,然后回到了童年时代,很快进入了一个已经被遗忘的场景,
在小学的操场上,每周一孩子们围成一圈,她非常讨厌这个活动。因为没有人愿意坐在她身边。身边的男孩会说:你真臭。
她回想起了当时她受到的排斥、悲伤和羞耻,就像今天在办公室的感受一样。
认清需求
小美和内在小孩建立了联系之后,就要开始尝试认清需求了,这个部分是在当下来完成的,很简单,问自己几个问题即可:
1、当与过去的自己相遇后,有什么感受?这个可能会引发负面情绪,就和这个情绪待一会儿;
2、问问自己现在想要什么,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比如说希望获得尊重
3、让当时的自己带着什么出发上路?可以是一句温暖的话,也可以是个毛绒玩具可以给你带来温暖的东东。
进行关怀
当我们和过去的自己建立了联系并且认清需求之后,就要开始自我关怀了。
你可以走过去和他说说话,也可以拥抱他。
做完以上步骤后,就完成了内在小孩的安抚。接着就要开始尝试摆脱内在审判者了。

摆脱内在审判者
摆脱内在审判者也有三个步骤,分别是:清点、改变和反对
清点
清晰地知道在你的童年时期,是什么情况导致你贬低自我、感到羞愧,甚至讨厌自己。
比如说小美因为父母的指责和批评以及被同学欺负,所形成的内在审判者是惩罚性的内在审判;
记录下来内在审判者的信息、起源、何时活跃以及对你的影响力,
比如:有人说你不配和她们玩,起源是母亲告诉你不够好,每当要融入人群中就会开始活跃,对你有7分的影响力。
改变
当清点之后就要尝试改变了,这个部分就是一边丢弃这些糟糕的声音,一边找寻自己的亮点;
比如小美可以告诉自己没有那么糟糕,你热心、负责,也值得被喜欢。
反对
这个部分就是当听到一些有害的声音时,你不但不会被影响,你还可以反对。
最后一个环节也很关键,就是要检验自己的行为
因为很多道理懂了,结果到了行为还是无法更正,所以不断的检验行为可以帮助你不断的纠偏。

检验自己的行为
检验自己的行为也有三个步骤,分别是:确定自己的应对模式、区分优缺点以及减少有害方式
确定自己的应对模式
是指,观察自己在以前的模式中,当内在小孩出现时,自己的行为模式是什么?
比如说:小美的应对模式就是顺从:缩回自己的角落、吞下悲伤、埋头工作。
区分优缺点是指:任何的行为模式都不能用好坏来评价,而是是否适合当下的情景或者是否有所受益。
所以,要区分出这个行为背后的优点和缺点,来做一个评估。
减少有害方式
如果觉得劣大于优,那就尽量减少有害的方式;
比如说小美每次都自己吞下怒火,肯定对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除了 埋头工作以外也没有其他的方式,
那么,就可以拓展一些更有利的方式:比如说:可以表达愤怒或者找一个可以发泄怒火的方式,运动或者唱歌等。
我们也都知道,要想疗愈受伤的内在小孩并非是一日之功,但只要你开始有所觉察、可以看见他、接纳他并且帮助他,那么相信你可以活得更加轻松和快乐。

如果你也有一些不好的童年记忆,也有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那么这本《0次到10000次》一定会帮到你。
我是氧子,陪你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