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读写计划01
今天晚上听得意忘形第十期觉得讲的实在太好了: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情绪、行为、动机;用讲述者的角度帮助整理思路;创作是最根源的快乐等等。
最后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每周写两篇东西,坚持一年,成为一个写作的人而不是四处偷窥的人。而需要写作这件事也会激励我自己保证每周的读书量,接下来的写作计划应该有一半是读书笔记,另一半就是我日常的发散思考和自我审视。
希望自己接下来养成每天至少半小时的阅读习惯,这个计划已经停滞了三个月。(坚持了也就三个月,不愧是我)
那接下来还是从我停不下来的目前只能局限在里面的两性关系出发,说说我最近的观察思考吧。
虽然我一直在努力脱离恋爱关系,但是自己最近不自觉的行为又重新开始追求这种男女关系。可以说我很割裂,一方面是女权告诉我靠近男人会变得不幸,一方面自己还是摆脱不了想要人陪伴。所以也不好意思在豆瓣这个树洞公开发自己最近接触的关系,因为潜意识觉得丢人。但今天晚上听完播客我想我还是应该大方接受目前自己就是不完美的状态,以第三者的角度审视自己而不是逃避问题。我想不管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女权主义等等都是为了“我”服务,所有的问题归结到最后,就像播客里说的,都是寻找“自我”、认识“自我”的问题。所以从哪里入手最后都是殊途同归。
最近接触了两个人,第一个就叫他玉米弟弟,小我一年。这里要说口罩真的很能迷惑人,我没见到脸之前一直yy这是个会穿搭的清秀小帅哥,后来机缘巧合看到了,知道就是个普通人吧。(叹气)
然后我也不知道怎么搞得跟这个人开始进行十级推拉,我一翻聊天记录,断断续续都快两个月了,居然还没有一起出去过一次。我每次玩的都快忘了这个人的时候,玉米就会适时的又来找我闲聊。像极了都看不上对方的两个人在互相养鱼也不知道养个什么劲儿,话题也不过界,就是闲聊不见面……我试图随意地约过两次但因为太临时被拒绝了,后来就懒得了。然后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我发现了这个人到底有多么无聊。现在已经彻底下头,人已经被我归到朋友一栏了,希望下次再闲聊能把这个事一次说清楚,不要浪费对方时间了。
虽然说玉米没有达到我的期望,但是按条件来说其实他和我前任类似,甚至我怀疑他们就是一个模板工厂线加工出来的,我愿称之为高校精致利己主义内卷王。
没有深入的兴趣爱好,追着无聊的热点综艺,周末也要在实验室内卷。从目前看,玉米应该是一个更肤浅更话唠版本的我前任。对其他人来说没什么不好的,大部分男的都这样,或者说大部分人都这样。在另一些人眼里这就是务实可靠的象征,是绩优股。
只不过有了经验我就知道,这种人根本不适合我,太普通太无聊。
第二个人就叫地瓜弟弟吧,小我两年,大四在考研。之前一起看live认识的,要不怎么说livehouse是lovehouse呢。无论是身高、脸、兴趣爱好,还是谈话里表现出的浪漫幻想包容性每一点都踩在我的G点上,那一个晚上就完完全全让人沦陷。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人,他完全是一片未知领域,但是我到现在什么也没做,没有必要在这种时候用自己的心情去打扰他。如果两个月以后他考完了,我的心动还没停止那我肯定要做点什么。但这种悸动的美好也就在于一瞬间、不可得性、未知性。
两相对比,我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找个人恋爱,刻意营造暧昧,推拉什么的对我来说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那是一种判断“合适”不断筛选附近最优解的过程。为了获得“恋爱关系”而行动,这还是有恋爱脑的残余。
但换个角度来说,我越克制这种寻求陪伴的渴望反而会越渴望,不如直接去接触,接触了就知道幻想和现实的差距,知道大多数男性们的劣根性,反而有助于我冷静回归自己。就比如说减肥的时候越是告诉自己不能吃炸鸡,可能最终压抑爆发的那天就会一次性成倍奉还到身体无法消化接受的程度,但如果偶尔满足,反而就不会觉得这个炸鸡有什么好吃的了。
我现在就像是在努力对“炸鸡”脱敏的减肥人,以前我是来者不拒每块炸鸡,现在有选择地吃,当有一天吃腻了,也就不想了。
© 本文版权归 desert dessert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