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如是》却不是A Dream Like This
不经常看舞剧,多半原因是觉得用舞蹈讲故事,有些难懂;更少看现代舞剧,隐约觉得里面会有类似行为艺术的部分,更其难懂。
但我还是去看了《一梦如是》(<An Individual Soliloquy>)。在写备忘录的时候,我按字面意义把它翻译成A Dream Like This,想着:会描述一场梦境、一段人生吗?但实际上它的英文翻译用的是Soliloquy,独白的意思,应该是那位贯穿始终的城市青年的追寻和发问,也是鸠摩罗什自己的一种独白吧!

说实话,看着第一幕中被乱丢的书,散落的纸张,让有强迫症的我真有种冲上台去收拾干净的冲动,就是这样,无序中的有序,不断地穿插,表达很现代。现代舞蹈对于人身体的控制与释放,看似不经意、不刻意、自然而然的动作,确实有着对日常功夫更深层的要求。尤其在我自己习练太极拳之后,好像我更能理解每一个动作,或单人、或双人、或多人背后的张力。而这一幕引出了《金刚经》,城市青年不断地发问:到底在讲什么?有意义吗?


第二幕龟兹,鸠摩罗什诞生、成长、入门。不同于之前的沉闷与压抑的黑白明暗,其色彩和华丽的程度最为我喜欢,所有的动作设计都有浓烈的佛教色彩,让我想起之前的敦煌之行,还去到敦煌的一个角落里的白马塔,相传是鸠摩罗什的坐骑死了之后被埋在此,并修了一座白塔。因为位置偏远,不是什么很热门的景点,一般没什么人会去,却属于当地的“十景”之一。以刀光血影的宗教迫害为结束,而鸠摩罗什也不得不离开。

第三幕凉州,估计就是现在的西北一带,也应该包括敦煌吧,在一片星空下,他穿越大漠、历尽艰辛。

最后一幕,长安。在这里他翻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当然还有很多经卷,比如有名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玄奘法师也翻译过《心经》,但好像一般流传较广的还是鸠摩罗什译的版本),完成他的使命。而《金刚经》就是以“如是我闻”开头的,其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那句经文就是: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会读一遍《金刚经》和《心经》,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一定是我理解得特别肤浅,读到这段总会觉得由衷的释然。
整部舞剧的音乐做的很不错,看到最后真是有种莫名的感动,就像当年看云门舞集的《水月》,你会被舞者感染,为他们高超的技艺吸引,而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以理解了。
© 本文版权归 Jane Joyc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