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墙里的猫
1、长春的野猫不像北京这么多。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野家猫,不由人养,但是和人一起住在社区。
长春家的大院里,在冬天的早晨,人不去踩的雪地上必然看得到猫的脚印。那里的野家猫就是这样:你经常可以看到它们存在的证据,但是难得见到它们本身,更别说它们的栖身之所。有几次在夏天,我在小路上遇到横穿的猫,它们都是愣一小下,然后照旧进入树墙。
这像一个智者。自我,他人,世界,关系,知道一切,平静行动。我渴望这种境界。甚至如果自己尽了努力也离这太过遥远,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借助我的教育,最终能成为一个那样伟大的人。这是能和至高者交谈的幸福。
由此可以逐渐明白很多关于我自己该如何生活的答案。我有很多心愿,我会把它们聚焦于家庭,它们的实现依赖于家庭。
本来今天还想对一个所谓“事实-价值判断”的争论做些总结,但是此时,面对着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我已经没有多大兴趣了。多么无聊无益的争论,令人因重复思考和论述无趣的问题而被局限在这些问题上。而对于那些真正深邃的著作,我在阅读和行动上又有多少进展呢?
2、这种天与地的反差,初识令人惊讶。不过下面的小试验可以提供一些解释:
在Google中搜索“麦蒙尼德”,再搜索“迈蒙尼德”,翻翻页,看看除去纯英文条目有多少符合的搜索结果;再键入m-a-i-m,好,可以停止了,Google已经提示你“Maimonides”了是不是?选上,然后看搜索结果的数量。有兴趣的话可以再试试“汉哈尔”和“Ramchal”。
结论会让某种人觉得太刻薄。不管怎么说,面对现实吧。
3、我对轻言“学术”二字的人一般会避而远之。有很多人有知识优越感,就像“我爱听的歌星现在可是最红的”。在中国红过的思想家很多,但是所谓的研究者绝大多数都是卖门票的,甚至搞盗版演唱会。
最滑稽的是,这些卖门票的还会为了抢生意互相构陷。谁比谁真啊。
研究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往往会跟“学术”、“学者”这种词汇划界。
犹组的《学者五带》批评得很入里。
4、现在是,连自己生活中每个选择都搞不清楚为什么的人们,放弃了研究人生这门苦差事,纷纷转行拯救地球了;而且振振有词地将伦理问题孤立和搁置起来,不惜以扭曲科学方法论和自由意志的内涵作为代价。你能看见满天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术语飞来飞去,在这个大秀场里的人们心里想的却是:人生如戏─他们对自己人生的认识不可谓不清晰。
5、The world stands on the merit of Torah learning.
长春家的大院里,在冬天的早晨,人不去踩的雪地上必然看得到猫的脚印。那里的野家猫就是这样:你经常可以看到它们存在的证据,但是难得见到它们本身,更别说它们的栖身之所。有几次在夏天,我在小路上遇到横穿的猫,它们都是愣一小下,然后照旧进入树墙。
这像一个智者。自我,他人,世界,关系,知道一切,平静行动。我渴望这种境界。甚至如果自己尽了努力也离这太过遥远,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借助我的教育,最终能成为一个那样伟大的人。这是能和至高者交谈的幸福。
由此可以逐渐明白很多关于我自己该如何生活的答案。我有很多心愿,我会把它们聚焦于家庭,它们的实现依赖于家庭。
本来今天还想对一个所谓“事实-价值判断”的争论做些总结,但是此时,面对着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我已经没有多大兴趣了。多么无聊无益的争论,令人因重复思考和论述无趣的问题而被局限在这些问题上。而对于那些真正深邃的著作,我在阅读和行动上又有多少进展呢?
2、这种天与地的反差,初识令人惊讶。不过下面的小试验可以提供一些解释:
在Google中搜索“麦蒙尼德”,再搜索“迈蒙尼德”,翻翻页,看看除去纯英文条目有多少符合的搜索结果;再键入m-a-i-m,好,可以停止了,Google已经提示你“Maimonides”了是不是?选上,然后看搜索结果的数量。有兴趣的话可以再试试“汉哈尔”和“Ramchal”。
结论会让某种人觉得太刻薄。不管怎么说,面对现实吧。
3、我对轻言“学术”二字的人一般会避而远之。有很多人有知识优越感,就像“我爱听的歌星现在可是最红的”。在中国红过的思想家很多,但是所谓的研究者绝大多数都是卖门票的,甚至搞盗版演唱会。
最滑稽的是,这些卖门票的还会为了抢生意互相构陷。谁比谁真啊。
研究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往往会跟“学术”、“学者”这种词汇划界。
犹组的《学者五带》批评得很入里。
4、现在是,连自己生活中每个选择都搞不清楚为什么的人们,放弃了研究人生这门苦差事,纷纷转行拯救地球了;而且振振有词地将伦理问题孤立和搁置起来,不惜以扭曲科学方法论和自由意志的内涵作为代价。你能看见满天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术语飞来飞去,在这个大秀场里的人们心里想的却是:人生如戏─他们对自己人生的认识不可谓不清晰。
5、The world stands on the merit of Torah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