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车行----秋天的第一场摩旅
2021年9月20日,正是中秋时期,我进行了一次为期8天,全长约2000公里的摩托旅行。

秋天
正午刚过,阳光正是强烈的时候,黑漆漆的柏油路好像会发光一样。光线尽数穿过我的镜片,眼睛被晃得只能一直眯着看着前方的路。每到这种时刻我就在烦恼自己的头盔为什么不是双镜片的那种。尽管天气依然炎热,但是国道两侧的植物已呈枯萎之势了。道路两旁落满了松针树叶,先前繁茂的树枝也逐渐开始变得光秃秃起来。
车轮不停地旋转着,脚下的道路飞驰而过,道路两侧的风景刚才还是大片大片的农田,现在则变成一座座的房屋,一切都提醒着我都在向目的地前进着。从湖州市城区出发,我已经骑了两三个小时了,车水马龙的城区再一次被我远远甩在身后。我此刻就在太湖边上,碧绿的湖水向远处无限延伸,视线尽头水平面与天空交汇在一起形成一条直线。我的视线消失在那里,心情仿佛也跟着开阔了。这便是旅行的奇妙之处,昨晚我还住宿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而此刻,我已置身于四目无人的郊野了。
平坦开阔的国道上少许时刻才有一辆车经过,我几乎要把油门催到底了,引擎发出嗡嗡的鸣叫声。我又不敢以最大速度一直跑,车子的震动会让我时不时地去放慢速度。 我是朝着西北方向前进,目标是我的老家,安徽北部的一个小城。我曾多次想过驾驶摩托车回家,但我从未实践过,我甚至都不敢跟别人提起这个念头。别人听了一定会吃惊地问我,摩托车?骑这么远?600多公里的路程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汽车开一天大概就能到达,但是对摩托车来说600公里的路程则充斥着一些不那么安全的要素。

一座城市跟另一座城市距离,人们往往用高铁跑多久来计算。现代交通方式的便捷性模糊了我对距离的感知,明朝的徐霞客穷尽一生走的路程可能还没有现代人一张机票走的远,但那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一个是旅途的过程,一个是旅途的终点。摩托旅行便是一种更注重过程的旅行方式
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才能让人感觉到秋意。正值秋收期间,两眼望去,一副秋收的景象。大型农具在两旁缓慢地行驶着,田地里还有农民在作业。我的旅途是从南向北的,随着逐渐北上,田里的作物逐渐由水稻变成玉米。在我的家乡,小时候家乡秋天还都是收获黄豆,现在都变成收获玉米了。我在从徐州前往连云港的路上,还途经了一个满是种着银杏树的地方。别处都在收玉米水稻,在这里则是在收银杏。在路上能看到一种被改造过的特殊的农具,拉着一辆砍倒的银杏树在行驶。
秋日的天空显得无比澄澈,一群大雁结着队伍飞向远方。我专注地驾驶着摩托车,就在这片景致之中穿梭。身体感受着风的吹拂,脚下是踏踏实实的土地。我不能不感叹,在秋天,进行这样一场旅行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无论是那些景色宜人的乡间小镇,还是映入眼帘的远山淡影,一切都让我觉得新鲜愉快,那些萦绕心头的烦恼已经随着摩托车驶过的路段烟消云散了。
夜晚
太阳不知不觉就已经改变了方位,愈来愈接近地平线了。正午时的白光变成了柔和的霞光,路上的行人也逐渐多起来。穿过郊野,走过城镇,越过河流,总是在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太阳便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中,随之而来的是夜晚降临,周遭的风景也全都隐在那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如果说白天的骑行是追逐风与自由的旅途,那么夜晚的骑行则与这些完全没有半点关系,只是在赶路而已。
天一黑,骑行就变得很麻烦。白天那些尽收眼底的远景全部都隐藏在黑暗中,我的可见范围只有车灯照亮的那么几米远。
漆黑的路段充满了危险。有些长达数百公里的国道都没有路灯,周围全是偏僻的农庄。秋收期间,过道上不止是汽车,还有很多的拖拉机、电动三轮车等,这些车大都没有灯光。有时候,仅仅几米,我才能发现黑暗中一个庞然大物在我旁边行驶。而两旁的非机动车道,则不时就会有农民晾晒的粮食在那里。晚上,农民可能害怕车辆压到粮食,他们还会在粮食的边上,放上大石头、砖块、铁皮桶等物件。要是不小心压到,后果不堪设想。
在驶向合肥的途中,太阳下山后,我从巢湖前往合肥滨湖。一路上走了很长的乡道县道,最后在国道上行驶。没有路灯不说,甚至很长的一段连路都没有。狭窄崎岖的土路上,汽车都在首尾相接小心翼翼地驾驶着,空气中全是被激起的漫天尘土。在这种路面行驶,两轮交通工具也是非常不适应,我捏离合的手都捏麻了。在无尽的黑暗里行驶,可能只有夜空中一轮金黄的明月陪伴着我前进了。
我记忆尤深的便是从徐州前往连云港的310国道,在310国道的道路上,几乎全程与大车相伴,而且很多路段都在修路。本就不宽的国道只有一条道,而卡车体型庞大,从我旁边经过时,骑摩托车的我感到恐惧异常。尤其是到了夜晚的时候,大卡车的车灯晃得人眼睛完全看不清楚。而摩托车原厂的灯光本不是特别亮,在对向灯光以及后面车的远光灯照耀下,我几乎失去全部视野,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利用微弱的光来辨别前方路况。在这种环境下赶路,无比容易疲惫。
白天的骑行,车子行驶在结实的公路上,远景尽收眼底。而到了夜晚,地面好像消失了一样,我是在无尽的黑暗中行驶。地面变得漆黑一片,像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海水。摩托车像在水上行驶的独木舟一般,我只能小心翼翼地趴在上面,防止自己陷入其中。
因为夜间行驶灯光不足的严重问题。我在连云港市区的时候,找了一家摩配店,狠下心来装了一对射灯。有了射灯之后才算解决了后续夜间赶路光线不足的情况。

旅途
我是个不擅长做计划的人,这次旅途最初也没想到会跑这么远。至少我没有考虑到这么远。我只带来两套换洗衣物装在包里绑在摩托车后座上。各类证件、充电器、相机、充电宝都是装在背包。饮用水、食物都是沿途补给。至于车子爆胎等事情我真的不愿意去想,基本听天由命,所幸一路车子都没出什么问题。
我旅途的目标其实是想回皖北老家看看,沿途经过湖州、合肥都是顺路。在合肥住了两天,见了很多朋友,以这种旅途的方式和久别的朋友碰面也非常的奇妙。

回家之后并没有想象中那种兴奋感,只住了一晚,第二天跟朋友吃个饭,我就又上路了。因为有个朋友在连云港,所以绕去了连云港,在海边兜了一圈。从连云港又到了南通,在南通上了狼山给菩萨上了柱香过了江便回到了上海的住处。

我喜爱摩托旅行这种方式,骑一整天车也不觉得累,只要跨在车上,感觉去什么地方都可以。摩托旅行的模式基本是白天赶路,晚上住宿。如果这座城市有让我感兴趣的地方,我会考虑多留点时间骑车去探索,或者多住几天。接下来再奔赴下一座城市。如果兜里一直不差钱,我感觉我可以以这种模式生活很久。
旅行前我主要想暂时远离自己糟糕的生活,想在旅途中感受另一种不同的生活带给我内心的平静。
内心的平静有了,但只限骑着摩托赶路的日子。回来之后的生活却依然照旧,发现并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生活能有多大的蜕变(笑)。
旅行或许没意义,因为旅途总是有终点的。蒲公英种子飘向远方,但总要落地,旅行不可能永远进行下去。旅行或许又有意义,因为有旅行,我体验了到了别样的生活。人是靠回忆而活,靠回忆来延续自己的生命。旅行就是高概率制造别样回忆的一种方式。
最后,感谢190的陪伴,让我拥有如此多美妙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