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or承德
感谢自己终于又熬过了两个关卡,预答辩和外审,剩下的就是最终答辩,然后领取毕业证。真是关关难过关关过,没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也没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定在哪里?无数个日日夜夜,我和男朋友像两只斗鸡一样,讨论了几百个回合,仍旧未决。
第一个选择:留在北京,我和男朋友(已经结婚三年,习惯称作男朋友)工作目前都不满意,属于待定
优点:
1.解决了北京户口,以后小孩上学和高考会更容易一些,自己退休金会高一些,总之都是未雨绸缪,解决的是未来不知多少年的事。
2.机会更多,可以以北京高校老师的身份出去讲课赚钱,事实上身边大部分老师已经不一心搞科研了,而是靠副业赚钱,且干劲十足,收入也不错。这条路大概率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甚至收入会超过本职工作,也可以令自己一直保持学习。
3.有面子,没辜负自己读书23年,换来了在大城市扎根,让不知所以的所有亲戚都觉得你有点厉害。
缺点:
1.工作还需要继续找,有很大不确定性,像毕业一样,有可能是没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也有可能是没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再过一段不确定的日子。
2.竞争大,身边的人都非常优秀、自律、自驱力强、行动力强,而我显然跟他们不是一类人,经过求学23年,对自己的认识基本明确,我属于不太上进,也不太堕落的,差不多的那类人。且人际交往能力差,不善于运用资源,认识了人跟没认识一样,十分难以像他人求得帮助,甚至询问信息都难以张嘴。如果留在北京,我这种性格需要一个伯乐像宠咖妃一样,就宠我就宠我,push我,看好我,彩虹屁夸夸我,也许能动一动,然而这种概率,约等于0,伯乐们都忙着奋斗赚钱,除非我有利用价值,否则没人有这个闲心。
3.房价贵,尽管一系列政策出台让房价暂时冷却了,但是基数摆在那,即使未来5年凑够了首付,还贷压力依旧大,想想有点心累。
第二个选择:回承德,已经谈了学校,但男朋友工作待定
优点:
1.有安家费,虽然不是让我们大富大贵的一笔钱,但是入职给现金,痛快。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读博四年的机会成本。
2.竞争小,一个院里只有<5个博士,未来评职称较容易,木有科研压力,全靠自己鸡自己。平时只需要讲讲课,其余时间自己安排,寒暑假有保证。
3.房子是现成的,小两居,一个卧室,另一个改造成书房,5年之内不用考虑换房子,房贷公积金可以覆盖,木有压力,攒攒钱未来还能换个大的一步到位。
4.双方父母都在身边,工作地距离双方父母家里半个小时车程,两家距离10分钟走路能到,都在一个小县城,轻松实现周末回家,节假日团聚,一起出游,聚到父母嫌烦的那种程度,所以我们的小房子也不用留次卧。这一点对于父母中老年生活丰富程度较为友好,有孩子在离得很近的地方他们会更踏实,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
5.有一个学校可以解决家属工作,虽然木有编制,但是都在学校里工作,双方都木有大压力,可以更多心思放在自身精神追求和成长上,还可以搞搞副业,发展一下兴趣爱好。
缺点:
1.工资低,成长性低,一分钱一分货,压力小的代价是赚的也少,恐怕只有换算成时薪才能有点竞争力。这跟当地的工资水平有直接关系,普遍不高的情况下,高校工作已经足够体面且轻松了。
2.机会少,比起大城市的学校招牌可以出去讲课,回到承德目前没发现什么副业,倒是有想法自己开个小咖啡馆,当然也不会轻易开,毕竟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文艺青年亏钱之旅。
3.男朋友的工作跟专业不对口,之前所学基本清零,他需要重新设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另辟赛道,有一定心理落差,如果面对亲戚朋友的质疑有可能引发矛盾。
在经历了一系列心理斗争后,我目前的想法是倾向于回承德,一方面是经历够了不确定,感觉自己读博也是个意外,一切都是体验,并没有刻意为之,所以回去也不存在失落不失落。反而是想把能拿到手的先拿到,歇一歇再想后面的事。另一方面是想换种活法,一种模式下生活太久了,其实家族里根本没有我这号木讷活法的人,想更加烟火气一点。
无论如何,终归是要被时间推着向前走了,还有点小期待^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