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起源
化石里,封藏着人类文明的动人故事
愈合的股骨|A Healed Femur
这几年有一个人类学故事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故事是这样说的: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 有一次被学生问到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人类文明的最初标志?
学生们猜想答案可能是石器或者火之类的,然而米德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她说,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是考古中发现的“一块折断后又愈合的股骨”(femur)。
股骨就是大腿骨,支撑着全身的重量,一个断了股骨的人是无法行走的。在远古年代,这样的人不可能靠自己活下来,饥饿、寒冷、四处游荡的野兽随时都可能要了他的命。
而这块股骨已经愈合,表明有人将伤者带到了安全温暖的地方,处理伤口,给他食物,悉心照料,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康复。
在困境中帮助别人就是文明的开始,米德这样给出了她的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但,米德究竟有没有讲过这段话?
这则故事没有出现在米德的任何著作里,我们也无法去询问一个1978年就已去世的人。在我的搜索过程中,发现有这个疑问的人不止我一个(很好,大家都越来越有探究精神)。博主Kim LaCapria为此专门做了一番考证,很遗憾,最后的结论是无法证实(有兴趣者可参见此处:https://www.truthorfiction.com/margaret-mead-femur-quote/ )。尽管如此,我们也永远都不能排除米德在某些场合说过这样的话被听者记录下来的可能性。
Google Trends 的数据显示,这则故事最早于2006年就已出现在互联网上,最初并未引起多大反响。直到2020年初,即新冠疫情开始时,这则故事才得到了非常持久而广泛的传播。这份传播热情的背后,是人类在面临巨大危机时对互助利他精神的渴望与信仰。

我是喜欢这个故事的。事实上,不仅米德,这个故事从任何一位人类学家嘴里说出来都合情合理。因为类似的化石故事的的确确存在着。
圣沙拜尔的老人|The Old Man in La Chapelle-aux-Saints
1908年,在法国的圣沙拜尔(La Chapelle-aux-Saints)遗址中,发现了一具脊椎骨严重弯曲的尼安德特人化石。
起初,学者们以为这是因为尼安德特人还无法像现代人类一样挺身站直,但后来的研究结果发现,这具化石之所以如此弯曲,是因为其主人罹患了关节炎,而关节炎的病因是高龄退化。他的臼齿在生前也早已掉光,人们称呼他为“The Old Man”。
当然,由于当时的生活条件严苛,平均寿命短,这位老人的年龄其实也不过才40左右而已。
这位“圣沙拜尔的老人”给所有人抛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牙齿几乎掉光,还患有严重关节炎,无法正常行走的老人,是如何在冰河时期活下来的?就算寒冷和野兽放过了他,他的牙连食物都无法处理,那时候可没有如今这么多的辅食选择和加工工具。
只有一个可能:有人一直在照顾他。
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关系,有没有利益纠葛,这位圣沙拜尔的老人的的确确是因为受了别人的帮助,才得以在丧失生存能力之后仍继续存活了很长时间。
沙尼达尔一号|Shanidar 1
无独有偶,1951年,从伊拉克沙尼达尔洞穴(Shanidar Cave)出土了一批尼安德特人化石,我们在这里再次看到了利他精神的光芒。
沙尼达尔一号(Shanidar 1)是一位老年男性(他也被叫做Nandy),年龄在30-45之间。他应该是在年轻时曾受过重伤,头部左边曾遭受重击,左大脑受到严重损害,导致右半身几乎无法正常行动,右手臂骨萎缩,右大腿也无法正常行走;他的左眼视神经早已坏死,很可能已经失明;他的耳道也严重受阻,听力几乎丧失殆尽。加上老年退行性疾病导致的牙齿和其他问题,可以想见他的每一天都过得不会轻松。
就这么一个严重残疾的人,即使在这个时代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躺在病床上接受他人的照顾,可能没几年就离开人世。但是Nandy活到了他那个时代的老年,在生存条件恶劣的65000-35000年前。
这若非神迹,则必然是人性的光芒。
我曾主导和参与过许多公益项目,见过许多动人的互助画面,至今也仍然会被电影中舍己为人的场景感动得泪流满面。时常有人会问:人为什么要帮助彼此?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理性主义者有理性主义的计算,浪漫主义者有浪漫主义的想象。但不论如何,利他精神从人甚至都还不成其为人的时候就已存在,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在弱肉强食的冷酷丛林中绽放出文明之花,给人类增加了一个生命值得的理由。
晴晏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份给旅行者的书单 (19人喜欢)
- 一个轮胎引发的惨案 (15人喜欢)
- 献给爱书人的9⃣️部电影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