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陌生人温暖的瞬间
查看话题 >康复日志:一起打怪升级的可爱病友们
2019年夏天,因为脚伤持续没有好转,我到一家公立的康复医院进行住院康复,7月和9月分别住了一个月时间。康复训练是枯燥乏味的,每天白天要做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器械练习、仪器理疗,来锻炼肌肉力量和平衡性,同时帮助伤口消炎止痛,晚上还要自己再做些肌肉练习。第二天按照课表继续进行新一天的康复练习。
单调的康复过程中,倒是认识了不少可爱的朋友。我平时的生活圈子很小,在医院病房这个特别的环境里,遇见了各个行业、各个年龄层的朋友。大家经历着生活中一个特殊的时期,互相安慰和打气,为彼此的进步感到开心。那些日子里,他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温暖。我也逐渐把这个过程,看成了打怪升级的游戏,小怪好清,大boss总是难打的。看到游戏里伙伴们都在全力以赴,我也要打起精神来。

1.坚忍的甘肃阿姨
阿姨和我住同一病房,她五十多岁,在一家餐厅做保洁。有个休息日应老板的要求,加班去打扫员工宿舍。同事小伙子骑着电瓶车来接她过去,她还没坐稳电瓶车就启动了。她摔了下来,后背着地。一开始没有去医院,想在家里躺着休息看看,第二天疼得不行才去看医生,诊断结果是背部骨裂了。动了手术之后,她和单位协商来医院进行康复。
她性格温和坚忍,请了一个护工,但是她自己能做的尽量都不麻烦护工。和我们熟悉了之后,她讲起了自己的家庭。她家在甘肃农村,老公不勤快,大小事情都是她做。结婚后不久她就想离婚,当时她和父亲说了这个想法,她父亲的态度很坚决,意思是家里丢不起这个人,她就咬牙过下来了。她本来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在16岁那年被她老公意外打死了,当时她恍惚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缓过来,才有力气把生活再继续下去。大儿子和儿媳现在在上海工作,儿子在一家做财务的小乙方公司、儿媳在超市收银。她说甘肃老家还有地,本来过一阵要回家帮老公一起收庄稼的。这次恢复好之后,她准备回家了,不在上海待了。
她住院的钱是单位出的,因为没给她交工伤保险,不能走工伤报销。单位一开始答应让她多住一段时间,后来可能看到费用比较高,才住了两周就不让她继续住了。她很无奈也很发愁,她每天基本只能平躺在床上,儿子和儿媳都要上班,回家没有人能照顾她,她也不想麻烦他们。出院那天早上,护工阿姨特意帮她洗了头发,回家后洗头就不方便了。
2.可爱的90岁奶奶
我同病房有个91岁的上海老奶奶。由于半年前股骨骨折,已经在这边住了3次院了,这是第4次过来(康复医院每次只能住1个月,要间隔一段时间后才能下一次入院)。老人虽然行动比较迟缓、耳朵也有些背了,但是气质和精气神非常好,看的出来年轻时候应该是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白天,护工会陪着奶奶在外面扶着助行器散散步、晒晒太阳、坐一会儿;晚上6点半前,奶奶会准时回到病房,看两个小时的晚间新闻,然后休息。
奶奶非常温文尔雅,但有一次她有些生气了,是对自己生气。她以前身体都很好,但这次摔伤后,半年多了都还不能走路,生活也需要别人照料。她对自己没法走路和自理感到很沮丧。她的儿女每周轮流来看她,一般周中和周末分别来一次,会带着孙辈一起过来,坐在走廊里陪她吃个饭、聊会儿天,那是奶奶一周里最开心的时候。
有一阵子奶奶晚上经常睡不好,医生给她开了助眠的药。那天晚上她吃了药之后,不到9点就睡着了,过了会儿她开始蹬床,腿时不时往下蹬一下,声音挺大的。护工阿姨叫她没有反应,赶紧找了值班医生和护士。医生量了各种指标都是正常的,但还是叫不醒奶奶。那天晚上医生每隔两三个小时过来看一次,大家都很紧张。第二天早上奶奶正常醒了,我们才舒了口气,她笑眯眯地说“昨晚上睡得特别好,好久没有睡得那么踏实了。”
3.工伤病友们
由于这家医院是工伤定点的康复医院,很多病友是因为工伤过来做治疗。有些是上下班路上不小心,有些是工作现场发生了事故。
Q是我第二次住院时同病房的病友,她40出头,在通勤路上滑了一跤,膝盖受伤做了半月板手术。术后已经一年多了,恢复得不太好,发力、走楼梯膝盖还是会疼,已经是第三次来康复医院住院了。她之前工作的小公司经营不善倒闭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收入了。由于是工伤,她的康复费用可以走工伤保险。在找下一份工作前,她想把腿恢复好,不然工作和生活都比较吃力。但是康复进展不是太理想,她心里很焦急。
有个河南小伙子,我在做康复训练的时候经常遇到,人特别活泼,也很热心。他锻炼得很刻苦,在规定的康复训练时间外,经常绑个弹力带在楼道里练习,每天早晚在医院的大院子里拄着拐杖练走路。我是很久之后才知道,他是因为工厂车间的化学品爆炸,伤到了腿。距离意外发生已经过去了两年,他经历了好几次手术,一直没有恢复好。做完这一疗程的康复后,还要再去手术。但他平时很少露出愁容,一直都是笑呵呵的,喜欢和大家聊天、开玩笑。
还有个小伙子是股骨骨折,要平躺好几个月。做训练的时候他和我讲起来,他是在公司里做电工,受伤那天爬个梯子上去修理东西,没站稳直接摔下来了。刚摔下来的时候,他还和同事说“我得缓一会儿才能起来”,结果就站不起来了,送到医院说骨折了。
4.脊柱科病人
骨科病友们每个人情况都不太一样,有些恢复得很快,有些进展不太理想、进出医院好几次了。但是我们骨科的病人,已经是不幸中比较幸运的了。脊柱科的病人,很多有偏瘫、截瘫,看到他们觉得生活好残忍,真的挺难过的。
有一次我练习时候,旁边有个新来的脊柱科病人,康复师在给他做评估。他是个大学生,本来在准备考研,平时经常运动,喜欢打篮球。可能因为复习备考压力太大,发生了脑出血,造成了偏瘫,有一半身体不能动。医生问他这次康复希望达成的目标,他说希望自己能恢复一些自理能力,可以不需要父母帮忙自己去洗手间。
医院顶楼有个开放的空间,脊柱科病人会在那边做一些集体活动,有时候在一起唱歌,有时候做些手工。有一次我路过,听到一个病人和另一个病人说,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技能,能够做一份工作。
5.护工王阿姨
护工王阿姨个子小小的,总是笑眯眯的。她老家在四川,已经在这家医院工作9年了。
她同时照顾着多个病人,少的时候三四个、多的时候七八个。每天见到她都是忙忙碌碌的,她早上六点开始工作,要忙到晚上八点,中间一直都是“打仗”状态——推病人去治疗室,帮忙拿饭、打水、洗头、洗澡……她没有租房子,晚上在自己照看的病人房间里拉一个折叠床睡觉,半夜经常要起来照顾病人。吃饭也非常省俭,每天病号的米饭都是有剩余的,食堂阿姨会帮她留一些;菜的话她是就着咸菜吃,有时候有病人不吃当天订的菜了,就留给她。
她的老公和女儿都在浙江金华工作,她说之前他们也帮她在金华找了工作,想着一家人能团聚。但是她做不习惯,还是回到了这边。
王阿姨留着一头齐腰的长发,但平时工作时候都把头发盘起来。我是有一次见到她洗头,才发现她的头发这么长这么漂亮。
6.厌工的康复师
最后讲点轻松的。康复过程中有很多医生、康复师给过我帮助,真心感谢他们。其中有一位康复师比较特别,他刚工作没多久,但已经很厌工,会时不时和我聊聊他的厌倦情绪。他在准备雅思,想出去念个书,但还是念康复方向,可能是为了暂时的逃离。我之前觉得康复师能给病人带来很大帮助,应该是挺有自我认同感和满足感的,看来大家都在围城里呀。
我们都爱打游戏,经常会聊聊游戏。他说大学里给人代打游戏,挣了些钱,但都花在给自己买游戏装备上了。那时候是19年年中,他在盼着任天堂马上要出的《宝可梦 剑/盾》。后来从朋友圈看到,他出去念书了,还继续在玩游戏,最新出的《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他也没有错过。不知道他有没有比之前更开心一些。
康复的日子是漫长的,每天的训练很枯燥,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有时候病情还会有反复,需要毅力和耐心。我是个急性子的人,经常会觉得受挫和难过。还好遇到那么多善良的人,谢谢你们的安慰鼓励和一程陪伴。希望大家都被生活温柔以待,健健康康,元气满满。
欢迎关注airy的个人公众号:SunnySide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