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宅家生活指南,2021假期余额已清零,患“节后综合症”的你怀念国庆宅家吗?

国庆假期过去一周了,
“假期综合症”缓过来了吗?
2021年的假期到此已全部结束,
大家是否开始期待明年的假期了?
回想起刚过去的假期,
除了参加婚礼、旅游、走亲戚以外,
更多的年轻人会选择成为“宅男”或“宅女”。
宅家并不是无所事事,
年轻人的宅家生活更是多姿多彩,
下面的“宅生活”有你可以对号入座的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宅”成了当代年轻人最受欢迎的生活方式之一。
尤其是各大假期,
年轻人总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能躺着绝对不站着。
“百步青年”顾名思义,
就是一天内微信步数只有几百步的人,
更有甚者,
微信步数竟然是惊人的个位数。

以2019年国庆假期为例,
共计3480万人至少有一天成为"百步青年",
比2018年增加了1380万。
宅家一族的年龄基本集中在18至34岁间,
其中“宅男”的人数比“宅女”多出14%
谁说男生不着家,
独居的男生比女生更宅。

据调查显示,
宅人18至24岁占比最多达63%,
其次为25至34岁达32%,
“宅男”占比高达57%,
“宅女”占比43%。

在当代不少年轻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社恐”,
社交活动令不少年轻人感到压力。
相比起一些无效的社交,
年轻人在假期更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从而达到更好的放松以便假期后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据调查显示:
56%的宅家原因是因为懒,
37%是喜欢的事不需要出门,
34%则是因为不太喜欢出门见人,
19%是工作学习累得不想出门,
17%是为了省钱。

宅人的丰富生活,
你可能永远都无法想象。
吸猫、撸狗、追剧、追番、玩游戏……
宅人们乐于培养自己的多项兴趣爱好,
也十分擅长与自己独处,
虽然“宅”会造成偶尔的“emo”,
但是宅人们也很擅长通过兴趣来化解低落情绪。

宅人们如何消化低落情绪的主要方式,
45%的宅人们选择听音乐,
43%的宅人们选择看小说和漫画,
40%的宅人们选择发呆和思考,
38%的宅人们选择玩游戏。

宅家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社交,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
宅人们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和游戏等,
与自己的好友联络感情,
年轻人更是成了网聊的主力军。
在放假期间社交软件的人均使用时长大幅增长,
聊天消息条数也远超平时。

据调查显示:
聊天软件人均使用增幅达30%,
每天聊天消息条数增加20%,
持续聊天比例超平日17.1%。

宅人虽宅但仍有雄心壮志,
不少年轻人在假期,
给自己定下了不少的目标,
减肥、学习、培养兴趣爱好……
都成了宅家目标。
“宅人”虽宅但绝非不求上进,
假期的他们过得无比充实。

据调查显示:
假期的睡眠时间并没有明显增加,
学习时间比平日增长212%,
阅读时间增加59%,
健身时间增加75%。
小总结
如今,宅家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尤其自2020年来全球新冠疫情的原因,选择宅家度过自己假期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当今互联网的发展,一些生活问题只要有手机网络便能很好解决,便捷的生活方式为宅人们提供了“保障”。
然而随之而来的社交、身心健康等问题对宅人们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少“宅男”与“宅女”们也逐渐意识到这些问题。宅家也需要制定目标和充实自己的思想越来越被宅人们认同。
通过科技和网络宅家进行学习、社交、健身、提升自我等方式也许在未来不再变得小众,今后或许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宅一族”这个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