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第十一章、觅母:新的复制因子
读后感
- 进化的本质在于复制后的差异性
- 能够产生差异性的复制因子或许在不同的视角中会有不同的内容:基因、觅母
- DNA 是我们这个星球的生物学角度的复制因子、文化是觅母角度的复制因子、病毒可能也是另一种复制因子
- 生存是指谁的生存?复制因子?生存机器?不同视角,生存也不同
前提
要想了解现代人类的进化,必须首先把基因抛开,不把它作为我们进化理论的唯一依据,而只把基因视为一种类比的作用。
讨论 1
问题
在人类已知的宇宙里,物理定于应该是无处不适用的。有没有这样一些生物学的原理,他们可能也具备相同的适用的性质呢?
论点
- 一切生命都是通过复制实体的差异性生存而进化的(复制因子是生物学的普适原理)
- DNA 分子正好就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普遍存在的复制实体
讨论 2
问题
我们的星球上会不会存在其他种类的复制因子呢?
论点
新的原始汤-人类文化的汤
觅母
- 广义上可以称之为模仿的过程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从而在觅母库中进行繁殖
- 曲调、概念、妙句、时装、制锅或建造拱廊的方式等都是觅母
觅母繁殖的方式
当你把一个有生命力的觅母一直到我的心田时,事实上你就把我的大脑便成了这个觅母的宿主,使之成为传播这个觅母的工具,就像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的遗传机制一样。(比如顾超把 erd 传到了我的大脑里)(生存是指谁的生存?)
讨论 3
论点
人类的一个非凡的特征-自觉的预见能力-可能归因于觅母的进化,也可能与觅母无关
论证
即使我们着眼于阴暗面而假定人基本上是自私的,我们自觉的预见能力-在想象中模拟未来的能力-能够防止自己纵容盲目的复制因子干出那些最坏、过分的自私行为。
作者的感悟
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是作为觅母机器而被培养的,但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