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档案“史料性质与解读”论著目录
徐忠明:《制作中国法律史:正史、档案与文学——关于历史哲学与方法的思考》,《学术研究》,2001年第6期。 徐忠明:《办成“疑案”:对春阿氏杀夫案的分析:档案与文学以及法律与事实之间》,《中外法学》,2005年第3期。 步德茂:《司法档案以及清代中国的法律、经济与社会研究》,《法制史研究(中国法制史学会会刊)》,2003年第4期。 徐忠明:《小事闹大与大事化小:解读一份清代民事调解的法庭记录》,《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6期。 徐忠明:《关于明清时期司法档案中的虚构与真实——以〈天启崇祯年间潘氏不平鸣稿〉为中心的考察》,《法学家》,2005年第5期。 李典蓉:《被掩盖的声音——从一件疯病京控案探讨清代司法档案的制作》,《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第10卷第1辑。 王有粮:《司法档案、史料与中国法律史研究:以傅斯年“史料学”思想为基本视角的略述》,《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3期。 李启成:《“差等”还是“齐一”——浅谈中国法律史研究资料之价值》,《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赵世瑜:《历史司法档案的利用与法史研究的不同取向》,《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徐忠明:《台前与幕后:一起清代命案的真相》,《法学家》,2013年第1期。 梅凌寒:《刑科题本的拟成:以宝坻县档案与刑科题本的比较为依据》,《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2017年第11辑。 谢晶:《史料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史料:法律史研究中司法档案运用方法刍议》,《师大法学》,2017第1辑。 陈利:《史料文献与跨学科方法在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运用》,《法律和社会科学》,2018年第17卷第1辑。 王志为:《诉讼档案整理后的研究价值——以史料在法律史学研究中的利用为视角》,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 赵彦昌:《卷首语:档案馆馆藏司法档案与法律史研究》,《中国档案研究》,2019年第1期。 王志强:《论清代刑案诸证一致的证据标准——以同治四年郑庆年案为例》,《法学研究》,2019年第6期。 尤陈俊:《批评与正名:司法档案之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赵世瑜演讲,马丹整理:何为档案与档案何为,澎湃·私家历史,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525033,2020-01-16. 史志强:《冤案何以产生:清代的司法档案与审转制度》,《清史研究》,2021年第1期。 邓建鹏:《文献多样性与清代地方司法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21年第4期。 吴佩林:《明确边界:清代地方档案研究的若干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
谢超:《司法档案中的材料迷津及其补正——以龙泉、南部县档案为例》,《理论与史学》,2020年第6辑。 谢超:《司法档案研究中材料与史实的区分——以龙泉、南部县档案为例》,《法律史评论》,2021年第2卷。
王川、严丹:《清代档案史料的“虚构”问题——以<巴县档案>为中心》,《史学集刊》,2021年第6期。
严 丹 郭士礼:《清代地方档案命案通详文书与司法档案的虚构问题——以〈巴县档案〉〈冕宁档案〉为中心的考察》,《法律史评论》,2022年第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