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这件事,你必须要做好!
在经济不景气,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很多人想做自媒体,或者转行做新媒体,那么该如何做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这件事,每个人都不相同,主要看一个人对自己的自信程度和格局大小。
什么叫自信程度?
你觉得你是不是能干大事的人?
如果你想了半天,觉得我好像这辈子跟着谁混混,能吃口饭就挺好的,我也没什么大期待。
那你职业规划的时间单位就相对会小一些,看得也比较短一些些,能抓住什么就抓住什么。
但如果你对自己能力和未来成就的自信足够大,那你就要下一盘大棋,以更长的时间轴来思考职业规划的问题。
所以,你的自信程度和格局大小,决定了你职业规划的大逻辑。
市场化经济的今天,要挣很多钱是不容易的,要想饿死也没那么容易。
关于职业规划,你不要选择那种为了挣钱而挣钱,对你长远发展没有帮助的工作。
你可以这样选择:
第一份收入:你的工资。
第二份收入:你的能力、资历和成长。
这里的关键是你不要太在意你的起步有多低,你的收入有多少,尤其是35岁之前。你要选择那种更重要的岗位,承担更多的风险和职责,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因为成功了你会有更多的收获,即使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
年轻就是资本,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很多家庭责任需要承担,完全可以把成长当成最大的收入。这话听起来有些陈词滥调,但是工作多年后,你就会发现这是最大的耐心和智慧。
在以上两份收入中,如果没有第二份收入的积累,你永远没有第二份收入的增加。
我们可以拉一个时间轴,20-25,25-35,35-45,45-55这四个人生阶段,是我们个人积累和成长的规律。

1)20-25岁的阶段,是明确职业方向的阶段。
你刚毕业,你有无限的选择,你可以不断试错,看看自己是适合做什么,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如果你选择新媒体方向,起初让你打杂,当个小编又何妨。
2)25-35岁的阶段,是体力和智力的阶段。
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已经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有了自己的家庭,要靠体力去换取经验的成长、能力的增长和资源的增长。
如果明确做新媒体,你的内容能力、用户运营、活动策划等能力,只要有一项技能很强,就已经超越80%的人了,这个时候是你选择工作而不是工作选择你。
3)35-45岁的阶段,是拼搏智力和资源的阶段。
这个时候,你去和刚毕业的小姐姐、小哥哥拼体力,你已经拼不过了。但是你拥有更多的经验和人脉,你将越走越远,你靠智力和资源挣钱。
做新媒体的你,将会在一个领域深耕,你可能已经自己创业,或已经拥有10+的平台。
4)45-55岁的阶段,拼人脉和资本的阶段。
这个阶段身体素质、积累速度都在慢慢下降,你的知识结构开始稳定,你的智商开始衰弱了。不过不用担心,因为你已经积累了很多人脉和资本。此时,你要靠人脉和资本挣钱。
做20年以上的新媒体人,我还没有见过,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或许是未来的你我他吧!
最后总结下。
你要选择两份收入的工作。
第一份收入:你的工资。
第二份收入:你的能力、资历和成长。
只有第二份收入的增长,才能带来你第一份收入的增长。
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
20-25,确定职业方向。
25-35,拼体力和智力。
35-45,拼智力和资源。
45-55,拼人脉和资本。
希望你足够自信,格局也足够大,拥有30年以上的职业规划目标,成为有20几年职业生涯的新媒体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