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金书讯 | 9月出版新书、重印书一览
2021年9月,我们共出版新书3种,重印书19种。其中历史学类14种,文学类3种,哲学类2种,政治学类3种。
新书

本书论述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议会民主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即从1918年德国“一战”失败、魏玛共和国建立,到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上台、魏玛共和国解体的历史。作者根据大量一手材料,深入地描述了这一时期德国在政治、外交、经济、社会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并评述了艾伯特、拉特瑙、施特雷泽曼、兴登堡、泽克特、格勒纳等重要人物的历史作用。
本书是古典文学研究名家蒋寅先生的自选集。他以“中国诗学之路”概括几十年治学的主要方向,以“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表明对中国诗学研究的基本认识和治学路径。他善于发现中国诗学研究中隐含的重大问题,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入细致的探究和考索,所得结论常常切中肯綮,发人深省。本书反映了作者诗学研究的三个主要范畴——诗歌理论、诗歌创作和诗歌史,更体现出他对中国诗学走向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的高度关注,从而使这条诗学之路指向未来。
本书是作者晚年所写的关于中国生活的一本自述,讲述了作者和丈夫、著名气象学家刘衍淮及孩子全家在中国团聚之后从北京到杭州、昆明、成都、重庆的生活历程。这段经历既是一位受到高等教育的西方女性融入和观察中国文化的细致记录,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背景下平民和知识分子生活的展示,其中对战争、人性、文化、历史等的思考尤其珍贵。本书文笔流畅朴实,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重印书

1871年统一后,德意志帝国成为实力飞速蹿升的大国,但与此同时,它所面临的安全环境却十分复杂脆弱,物质上在高歌猛进,精神方面却日趋急躁和浅薄。借助大量翔实材料,本书梳理了德国从统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外交和政治军事政策,论述了大战略的成败与否如何决定了德意志帝国的命运,从而回答了“威廉德国为何走向战争”这个问题。作者指出,随着实力的进一步发展,德国的大战略反而在退化甚至瓦解,越来越无法应对变化中的复杂局面。2017年1月本书英文版由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使该书受到国际学界的关注。
第3卷收录托克维尔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发生以来,法国大革命研究一直是世界史研究的热点。不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和政论家对这段历史纷纷著书立说,造就了一部又一部的世界名著,而其中尤以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闻名遐迩。
“菊”本是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本书自1946 年出版以来,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已经成为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并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法国历史学家阿里耶斯的这一著作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全面且事无巨细地介绍了西方从中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历史,并对其变化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本书奠定了一套对死亡观的话语解释系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阐释、修正和取舍的基础。
本书为西方史学家名著,自1913年初版以来,一再重版。作者古奇是英国第一流史学家。他博览群书,对十九世纪时的西方史学家作品很熟悉,对他们所写的人物(如拿破仑)或古代史(如希腊罗马的历史)都了如指掌,所以他对当时的史学家及其作品都有独到的评论。这部书也可以说是一部史学书评。
艾哈迈德·爱敏是20世纪阿拉伯世界最负盛名的伊斯兰学者之一。毕生致力于阿拉伯历史的研究,其中八册本《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影响最大,被称为“艾哈迈德·爱敏伊斯兰百科全书”。迄今已印行九版。是研究和了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尤其是文化成就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记载了有关罗马帝国最初的12个元首的生平事迹。其中包括朱里乌斯传、奥古斯都传、提比略传、卡里古拉传、克劳狄传、尼禄传、伽尔巴传、奥托传、提图斯传和图密善传等。本书提供了有关罗马帝国丰富的史料,并包括帝王们的日常政治活动、私人生活、奇闻轶事等。
《路易十四时代》是伏尔泰编著的一本书籍,该书描绘了人类的才智和风俗,引人热爱道德、学术和祖国,启迪人类反思自我,告诉我们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内容包括大战前夜的欧洲、三十年战争中的法国、遗产继承战争、国王的遗嘱、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礼仪之争与取缔基督教等。
这本书是日本著名政治思想史学者丸山真男的代表作品之一,收录作者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约十年间在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政治学及现代政治问题的主要文章20篇。如第一篇《极端国家主义的逻辑和心理》是丸山最重要的代表作,也被公认为战后正面反思法西斯思想的重要起点,和剖析日本军国主义最精辟的理论。
本书是尤西比乌斯撰写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记述了君士坦丁自登上皇位以后30年左右的历史,涉及到了拜占庭帝国的许多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君士坦丁对于基督教的态度及所作所为,尽管多是对君士坦丁歌功颂德的内容,但作为一个同时代的作者,该书的史料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本书是一部专门叙述1688-1689英国光荣革命的著作。前后事件涉及很少,主要描写了革命事件发生、发展和革命场面。作者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对革命的描绘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的学术观点是英国辉哥派的观点,代表了现代英美史学界的观点,与我国目前主要沿用早期的史学观点不同,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 约55~约135年)是古罗马著名的斯多亚学派哲学家,出生于罗马弗里吉亚的一个奴隶家庭。童年时被卖到罗马为奴,后师从斯多葛哲学家鲁佛斯,并获自由。爱比克泰德对斯多葛派学说有极其重要的发展和突破,是继苏格拉底后对西方伦理道德学说的发展作出最大贡献的哲学家,是真正集希腊哲学思想之大成者。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具体的生活伦理学的思考上,重心性实践,主张遵从自然过一种自制的生活,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与宗教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本书是一位13世纪的威尼斯人记述他经行地中海、欧亚大陆而游历中国的奇书,曾风靡世界。在本书的众多中译本里,冯承钧先生的译本至今仍是学界公认的最佳译本。该书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欧洲人作出报道的著作,它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这些叙述在中古时代的地理学史,亚洲历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潘天寿所著《中国绘画史》共四编,分为古代史、上世史、中世史、下世史,分别论述了历代绘画的概貌、特质和源流,并对古代绘画理论的嬗变历程也予以重点考察和深入剖析。《中国绘画史》最初于1926年出版,引起业内轰动,是我国绘画专史研究的先驱性著作之一。
《汉书艺文志讲疏》是作者早年的一部讲述《汉书•艺文志》的专书,出版于1935年任教于东南大学的时候,是为课堂讲授所作的专门讲义。作者按照原书的文字顺序,对《汉书•艺文志》做了全面的较有条理的梳理和通释。汇集了研究《汉书》的专书如颜师古注、《汉书补注》、《汉书窥管》以及清代学者王引之、钱大昕、王鸣盛、王先谦等人的著述,对作者生平、书籍性质、目录版本、流传过程、真伪等等都做了疏解,重点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实际上已区别于传统的笺注之学,体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本书属于作者学术论文的合刊,是海雷宗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的几篇文字,都是抗战前发表的,是著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批判。前三篇由三个不同的方向探讨秦汉以上的中国——动的中国。第四篇专讲秦汉以下的中国——比较静的中国。第五篇合论整个的中国历史。下编的主题是探讨抗战建国中的中国。下编篇文章解释此次抗战的意义与士兵之所以英勇,说明中华民族虽老而仍有朝气的原因。第二篇文章则表示海雷宗对于前途的希望和信仰。作者贯通中外的渊博知识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独特看法,在当时学术界是颇为难得和显著影响的,对今天我们研究中外历史也甚具教益与启发意义。
《先秦诸子系年》系钱穆先生学术生涯中的里程碑之作,一部给诸子学研究带来新气象的专著。全书通过分析先秦诸子的著述,并通过引证大量史料和史书,对自孔子至吕不韦的先秦诸子们的生平事迹、学术渊源、各家思想流变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一一进行考证,从而订正了司马迁《史记》以及后人有关先秦诸子论述中的伪误之处。本书有助于廓清先秦诸子思想发展演变的真实脉络。
《庄子》是道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华元典之一,在中国思想史上和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台湾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研究道家学说有年,在充分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完成了这部今注今译。本书依据王孝鱼校点的郭庆藩《庄子集释》本进行注译,每一篇先解题,而后是原文,注释和今译。陈鼓应先生在注释上下足了功夫,为表明今注有所根据,又附上前人的注解,即达到解释原句难懂的目的,又可把历代各家注《庄》的成绩列示出来。
国际格局的变化导致国际秩序发生深度调整,这为正在由富变强的中国提供了新机遇。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是大国博弈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国际话语权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国际话语权建设中突出的是和平与合作的理念。
碎金书坊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转发赠书 | 《构建和平: 缔造欧洲解决方案,1945—1963》(国际关系史名著译丛) (118人喜欢)
- 转发赠书 | 吴宓师友书札 (98人喜欢)
- 转发赠书 | 中世纪文化范畴(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93人喜欢)
- 转发赠书 | 意识与社会:1890—1930年欧洲社会思想的新取向 (109人喜欢)
- 转发赠书 | 法国新锐哲学家、思想史家夏马尤新作《反思无人机》 (8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