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忠:太极内功,豁然贯通
吴式太极拳在近代创造了三大奇迹: 一、吴式太极拳吴公仪vs白鹤拳陈克夫打擂催生了新派武侠小说,造就了梁羽生、金庸、古龙三大巨擎之地位。 二、在益寿延年不老春领域中,为诸拳种之冠: 吴式太极拳传人:吴图南(105岁);马岳良(98岁);吴英华(91岁);杨禹廷(95岁);江长风(99岁)…可谓武林寿星群体。 三、吴式太极拳传人王培生,一生交手无数,未尝一负,乃当代硕果仅存的高手。 我们作为吴式太极拳的传人和爱好者,都应该感到荣幸。 但是,那些辉煌成就都是先辈们造就的,我们后人还需加倍努力,好好的继承发扬,要敢于做后来居上者,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太极内劲正题: 太极拳是练反常的,太极拳的思维方法跟平常人截然相反,它的知识是超出一般常识范围之外的东西,它之用意不用力所产生的劲力是超常能量,不可抗拒。它的逆式思维,如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无为而无所不为”。“正言若反”,反思反动,物极必反。 结合拳式具体动作,论证反向思维所产生的奇效: 举例: ① 如掰手腕之反向思维。 ② 各种脚法的反向思维,蹬右脚想左脚或左手,反之亦然。 ③ 三道气势中心圈:手脚圈、肘膝圈、肩胯圈。如云手动作、野马分鬃、搂膝拗步、分、蹬脚法等,皆为手、肘、肩;肩、肘、手运动。 ④ 提耳稍诀窍:打拳意想实腿侧耳稍,推手则意在左耳稍,守一不变。 ⑤ 用实腿侧腰子(内肾),为轴法打拳。 ⑥ 意守大腿后面正中之奥妙。打拳意在实腿大腿后面正中点,推手意在两腿后正中点(松胯)。 ⑦ 用震卦桩功打太极拳(前脚后脚,后脚前脚,默念:前脚后脚,后脚后脚;后脚前脚,前脚前脚;独立念:实脚虚脚,虚脚虚脚)。 ⑧ 推手一动就想脚,手脚相结合,上下(手脚)相随人难进。 ⑨ 少泽、至阴之奇效; ⑩ 抱七星之拿发意念。 根据录音整理: 感谢吴式太极拳研究会给我安排这样一个机会,感谢理工大学提供这样一个大讲堂,也感谢各位购买我的新书,谢
谢大家!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太极内劲,豁然贯通。我看大家对这个题目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太极劲,过去我都经历过。我曾经打过20年太极拳不懂什么太极劲,套路学了很多,老套路新套路,长套路短套路,慢套路快套路,单人练的,两人对打的,都是空架子,跟人一搭手,手上没有东西,脚底没有根,人家一扒拉就走掉了。我说:我这个人块头也不小,脑子也不笨,为什么我就不行?就是没有掌握太极劲!人家没有告诉你,没告诉你这个窍门,告诉你这个窍门以后你就行!包括没有打过太极拳的,我告诉你窍门,你当下就行!过去是不告诉你!所以,今天我就把这个东西告诉你们。叫你们豁然开朗,功夫上身,立竿见影!来的时候和走的时候肯定是不一样的。以后再打拳,跟以前打的就不一样了。 在我讲正题以前,想先讲讲吴式太极拳的诸多好处。说太极拳好,大家都知道,这是小平同志说的。说吴式太极拳更好,恐怕有些同志就不太清楚,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一九九九年九月份,《精武》杂志出了一份吴式太极拳专辑(《精武》杂志1999年第9期,总第127期)。这本专辑的封面上说:吴式太极拳在近代创造了三大奇迹: 第 一大奇迹:催生了新派武侠小说,确定了梁羽生、金庸、古龙三大巨擘的地位。因为吴鉴泉的儿子吴公仪在香港教太极拳,当地练白鹤拳的瞧不起吴式太极拳,提议打擂较量。吴公仪答应了,那时候他已经六十多岁了。香港不让打,到澳门打。白鹤拳的选手陈克夫才三十多岁,有人看过录像了,吴公仪一拳把白鹤拳师鼻子打的血流不 止,失去战斗力(擂台赛最后裁判因双方同时都起脚犯规了,判定双方不胜不负不和,也即没有结果,解说员还说了句很幽默的话,就是赌外围的要亏大本了,因为没有结果嘛)。就这个,梁羽生把这个经过写了一下,成为了新派武侠小说的鼻祖,在香港杂志上连载。以后,金庸、古龙也出来了。金庸和吴公仪是好朋友,他 写小说时,什么不明白就请吴公仪来,喝茶,一边聊,跟他说,说了就写下来。《飞狐外传》上,他还讲到了太极拳的“凌空劲”。都是吴公仪告诉他的。 有人看了录像以后对吴公仪说三道四,说他用的不是太极拳,这是因为不了解,打擂用的是太极散手,不是推手比赛,吴公仪太极散手里用的是栽捶。有人要问:栽捶怎么能打到鼻梁上呢,因为栽捶是先直伸,后下栽。他的栽捶是打了半个。把鼻梁打坏了,流血不止就不能再参赛了。 栽捶很厉害,太极拳的捶出去,跟外家拳不一样,不是重量加速度。它走的是内外三合。 怎么打的,就是这个拳出去不要想打人,眼睛看着他以后,用拳跟自己前面的脚结合。打自己的脚,脚回来找拳头。那个劲力比重量加速度还大好几倍。 你来听听:用力!就是脚来找拳头了。太极拳用拳头,搬拦捶也是这样,你推不动吧?这是脚来找拳头,拳头打脚。 用拳头的地方不是去打人,自己的拳头打自己的脚,拳头打脚,脚找拳头,是这么回事。 你 再听听这个拳头,弯弓射虎,使劲按,使劲按。拳头是在打自己的脚,两头对接。前面的脚和拳头两头对接。对接什么意思啊?太极图!你看见有形的太极拳到脚的 这半拉你能看见,是太极图的阴鱼。由脚到拳这半拉是太极图的阳鱼。我走的意念是这半拉。半拉阳鱼。太极拳叫“有形皆是假,无形方为真,打的是无形的。”意 念走的是无形的东西。无形的对接,就出太极劲。
自己不懂太极拳就说吴公仪用的不是太极拳,怎么不是太极拳?是太极拳散手! 推 手是掤捋挤按,发手。散手是该用拳用拳,该用脚时用脚。一般太极拳是五捶七脚,吴式太极拳是处处用脚。你看,步型步法。陈式太极拳的步子特别矮,杨式太极 拳的步子是体重三七开,吴式太极拳是一条腿支撑身体,重心集于一腿,解放四分之三肢体。两腿两脚一共是四肢,四分之三解放了。两个手和这个脚解放出来了, 战斗机会战斗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脚是虚的。退步跨虎,又一脚。野马分鬃,又一脚。这太极拳里要虚实分清,干什么呢?把这脚解放出来,随时踢你。但是你打拳 的时候,你看不出来吴式太极拳用的腿,这是含而不露。现在这条腿已经解放出来了,你来就踹你一脚了。这是吴式太极拳的特点。 有人说吴式太极拳的特点是川字步型,斜中寓正,那些都不是主要的特点。主要特点就是一条腿支撑体重,把另一条解放出来,随时准备踢蹬踩跺。手是两扇门,全凭脚赢人,腿比胳膊长,脚比手劲大。找机会就给你一脚,这是散手。 有人说“吴式太极拳”是小脚女人。这小脚女人踢你一脚你受不了。
现在回到正题,说太极劲。 太极劲笼统算起来有25种劲,常用有8种劲: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一共是八种劲。这八种劲中:掤、挤、肘、靠、是进攻的,捋、按、采、挒是化解的。 捋是破掤的,按是破挤的,采是破肘的,挒是破靠的。这里的挒它指的腾挪挒了,除了腾挪挒以外,还有上挒、下挒、横挒。在八种劲中,主要还是掤劲。掤劲贯穿在太极拳的始终,也贯穿在八法的始终,都有掤劲。 掤 劲是一个什么劲呢?有人说掤劲如水,即能浮舟,也能覆舟。具体到咱们身上,具体到手上,手背上,就有六面劲。就我这手伸出去,碰到哪面都有劲。上面也有, 下面也有,外面也有,里面也有,前面也有,后面也有。上下前后左右六面都有。手一伸就有东西,才能威胁对方,吓他一跳。 这 个劲怎样找?一般我们是在打拳的过程中一招一式地找出来。当然要有师父指点了。苦练三年不如明师一点。假如要没有师父指点,你打一辈子拳也不到哩。我的新 书(注:指《三十九式太极拳劲意直指》)里面我都把每一招,每一式,每个动作里面太极劲怎么产生的都告诉你们了。从前的太极拳书不管有多少,都不讲这个 的。 因 为时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不能一招一式的都跟你说,我告诉你一些共性的东西。告诉你最省心、最省力的窍门,让太极劲出来。什么窍门呢?就是“反向思维”。把 你的思想方法转变一下,来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就行了。太极拳是练反常的。太极拳要学的东西,是超过一般常识范围以外的东西。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 之用。无为而无所不为。反动,这不是政治上的反动啊,是动作意念上的反动。物极必反大家都知道了,那不就相信了嘛。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知道了,就看你的 思想能不能进入这个思想轨道了。 比 如平常年轻人喜欢掰手腕,我过去也经常掰手腕,都在这个手使劲,在这个地方较劲。太极拳跟这个恰恰相反。跟人握上这个手以后,不想它了,却想另外一只手。 想空着的这个手,偷偷地,秘密地跟无形中的手在握手。结果上面这个手产生掰不动的这个劲。就是这玩意儿。不信你可以试试,互相试试。反向思维。 不信你可以试试,反向思维! 你就按你平时掰手腕的方法,你这样掰了是吧?你再掰,哈哈,我现在想的是另外这个手悄悄的掰无形的手。 我再给你举个反向思维例子: 你好比我举起手来,你推我的手背,直推。 我告诉你你也行啊。举起手,完全放松,松透了,越松越好,高度与脑门对正。一点劲也不使。轻轻举起来,对正,放松。把这个手忘掉行不行?想后脑勺。你看你着劲。你就不要想这个手,就想这个地方,你看你这个劲,在打我呢。 这 就是反向思维,这就是南极,南极碰上手之后想北极。就这种想法。跟地球一样。地球南极碰上之后想北极,结果就反射到这个地方。你看是不是啊。这就是反向思 维。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这个。你们都熟悉的,搂膝拗步。你使劲推。我这个手摸我后面的脚后跟。结果这个手就产生傻乎乎的劲。扑面掌,是我下面的手打的。 就这个手。打挤是这个手打的你。空手道,空手打的人。真正的空手道是咱们这个。想空手。 太极拳是用哪个手不能想哪个手。如果用哪个手就想哪个手,那叫双重。“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哪个地方碰上哪个地方跟他较劲,那根本不是太极拳,你必须想那个相反的方向。 太 极拳是五捶七脚,用脚的时候,不能想用脚。提右腿不能想提右腿,怎么办呢?蹬右脚想左脚,左脚蹬地右脚踢。右脚蹬地左脚蹬。相反的。金鸡独立,要提膝顶裆 了,顶男子的睾丸,给他顶死了(注:顶裆容易造成假死,休克,危险慎用。)提膝不能想提膝,一想提膝就不行了,想左脚蹬地右膝起,右脚蹬地左膝起,这才蹬 出来横劲来。就是相反的。 用右手想左手,用左手你想右手。或者用右手想左脚,用左手想右脚。或者用右脚想左手,你象蹬脚是撑掌跟,脚尖点是中指无限远。想后手!动哪个手不想哪个手,动哪个脚不想哪个脚。用哪个手不想哪个手,用哪个脚不想哪个脚。 全 是反的。拳掌勾脚。勾,左勾,右勾,双勾,用勾的时候想这个掌,用掌时想这个勾。反过来就行了。看着前面想着勾后手这个掌就推人了嘛。太极拳无非就是用掌 了,用拳了,用脚了,用膝了。用肘时不想肘,用劳宫找肩井,或者用后肘找前肘,就是不想这个肘。你看是不是跟平常人想的是相反的啊。 扭过来,你就进入了太极道了,太极门了。你可以随便举一个太极拳例子,哪一个动作,做出来我告诉你窍门,怎么出的劲。 你举不出来的话,我就给你举例子。我看有人写文章,说教拳,教人家云手,说悟性高一点的三个月就有气感,坚持半年就能如何如何,再练一年就如何如何。 我 告诉你,你马上就出功夫。你们聪明人我一说你就知道了。云手走的是三道圈:手脚圈、肘膝圈、肩胯圈。在新书的序论里有(《三十九式太极拳劲意直指》)手脚 拳怎么走呢?这个手过来,我跟这个脚的脚后跟说话,相呼应,相照应。再继续往前走,脚外侧了,再走就是脚的小脚趾指甲盖,到这就是大趾指甲盖。一翻手就找 右脚的脚大趾,脚小趾,脚外侧,脚后跟。你只要这么一走,你的手上就不是空的了,就有东西了。这是手脚圈了,左右都是一样的了。你来试一下,你扶住我这 手,你看有没有?这是手脚圈了。 肘膝圈:我下面这个左手摸我的左膝盖,我的左膝盖躲我这个左手,我又去摸我右边这个膝盖呢,右膝盖迎接我这手。我左手中指找我右肘的少海穴,少海穴躲我这个手。这走的是手脚圈、肘膝圈。 肩胯圈怎么走哩?你听!你看我是肩井找环跳。右肩井找左环跳(从背后找)。 这 边呢左肩井找右环跳,背后找。背后就是你往这边云吧,你用这个肩井找这个环跳来,他这边出劲了。哎你看,有了嘛。你要用这个手呢?用这个左肩井找右环跳, 你看,打起我来了。你再用这个手,不要想那个手,想这个手(左手)要摸你的膝盖(左膝盖),那个膝盖(左膝盖)不让摸。有了,有了。摸这个膝盖(右膝盖) 时,这个膝盖迎接,迎接。这个中指尖(左手)找这个地方(右肘),右肘躲着中指,你看是不是把我打起来了! 那么咱们搭搭手,搭上了,你看我偷偷地用左手中指找右肘少海,就这样了。你听听,哈哈哈。 就是说你掌握了这个窍门的话,当时就出功夫,还用得到三个月,六个月,半年?用不上。 三 道气势中心圈,打拳里普遍应用。你比方说走搂膝拗步,肩找胯、肘找膝,手找脚。这边肩找胯,肘找膝,手找脚。这不也是三道吗?也可以这样走,手脚先走,收 脚先呼应,然后肘膝相合,然后肩胯相合,也是三道。你看野马分鬃,手肘肩,开步。肩肘手(分展)。手肘肩,肩肘手。开步,肩开、肘开、手开。手上就有了东 西了。那么要是踢蹬踩跺呢?手、肘、肩,肩、肘、手。你看:手脚圈,肘膝圈,肩胯圈;肩胯、肘膝、手脚。也这样啦。你这样打起来很自然了。手肘肩,肩肘 手,手肘肩,肩肘手。 而 且我告诉你,打拳怎么样省心、怎么样省力,而且还能出功夫。有的练拳的,下功法,要站三年桩子,有的站八年桩子。又是参禅打坐。这个太极拳是一步一个桩, 什么桩呢?中定桩。你看这个抱七星,这就是一个桩了,对不对?你能调整到感觉到别人推你推不动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桩了。明白了吗?这又是一个桩。从头顶到 脚底。就是不管弓步也好,坐步也好,一步一个桩。就从打拳里面站桩子。抱七星这么抱着吧,站了老半天,然后左脚一扣,右脚一摆,又摆到这儿来了,这站了半 天,再倒过来。单操!这不是桩吗?你站上以后,人家要来推你来,你能够应付,应变才行了。怎么来了都能应变才行了。那叫中定。这也是桩,这也能应变,说起 脚说踢就踢。 说 蹬就蹬。说怎么着就怎么着,这就是桩。这个桩在哪呢?就在两个肾脏的腰子,象我哪条是实腿的时候呢,比如我左腿是实腿,我左边的腰子就是轴。好比那窗子上 不是有个轴吗、门上也有个轴,合页那个轴。那就是轴,中轴。你想怎么动就可以,栽上这个桩,立住这个腰子。所以啊,打拳跟站桩子是一码事,打拳和参禅打坐 一码事,拳禅如一。为什么叫拳禅如一呢?我站这个桩子我就想一,不想二,又省心,还能出功夫,这个窍门在什么地方呢?你就把意念搁在你那个实腿大腿后面正 中央的一点,大腿后面正中间,上下左右正中,你把意念搁在那,你就站稳了。弓步也一样,你就把意念搁在实腿大腿后面正中的那一点,你就站稳了,你来吧,我 照样可以应变了,不但能应变,我手上还有东西,不是空的哩。因为我想的就是一,所以我就省心了,我想了一以后这个劲出来了,我也就省力了。省心省力是什么 呢?省的精气神,养生养的就是精气神。如果不懂这个呢?你就盲目的乱动,就是耗散精气神,耗散你打拳亏了本了,那不行啊。你好比你搂膝拗步,这个手推到这 个程度以后,如果你再想这个手往前推啊,完了!那叫自己害自己,那叫贪功,叫伤气。重心到了前腿以后(注:指左腿在前,右手前推的“右掌前按”式),必须 马上意念转到左手,不能再想右手。转移到左手以后,这个右手才能出功夫。这样不耗散自己,推了别人还不耗散自己的精气神,不耗散自己的生命能源,这就是养 生。所以他这个练的时候意念就想一,不想二,在一个时空点里想一不想二,你看省心不省心啊!得一则万事毕,以一念代万念,以不变应万变。就意念想一,每一 个姿势,意念就想一。这个我在新书上每个动作都点了一下,你按照那个练肯定你长功夫快,立竿见影。 想 你这个耳梢,耳朵尖。实腿在右腿就想右耳尖,这样你精神就来了。重心换到左腿你就想左耳朵尖,这你会吧?一想左耳尖,这就蹬。这是普遍的。推手也是一样, 推手的时候,你就放在左耳梢上。左腿是支撑脚。不管我怎么进手,你就写你左耳梢,肯定你行。搭上手了吧,你重心在左腿,你就想着这个地方,他肯定,就想耳 尖。两个手都来,搭手,你想左耳尖,这不来了嘛!你看我想这个,就打你。 很有趣的地方,你看我手一伸啊,你按着这个地方 使 劲地按,用力地按!我想的这个。因为这个小指跟耳梢成水平的时候,我就想着这儿。你想这样,让小指跟你的耳梢成水平,回想耳梢,你看有没有?野马分鬃,你 把手一扬,这个地方成水平的时候,你就想这个地方,想这个地方就有了,不管你哪里接触我,这个地方也靠我哩。回头看,想这个地方往那边看。想这个地方。 这是个普遍的方法。你今天来听讲座别的没学会,打拳的时候重心在右腿,想右耳梢,重心在左腿,想左耳梢,你就这么想就完了,那你也省心了,也养生了,也出功夫了。 我 当初没有见到我的老师的时候,我在后海的航海学校当校长,那时候我早晨出来看见有人练功的,练功练的好,我请人家教我吧,人家不认识我,不理我。第二天, 我又去了,还是想求人家教我。这时候出来一个年轻的,也五十多岁了。他说你到南边去找王培生去吧,王培生耳朵都能打人。呦,这个我听了很兴奋了,耳朵都能 打人啦。他告诉我地址,我骑着自行车就过去了。去了以后我就说,王老师,我喜欢太极拳,请你教我吧!嗯,他同意。 一开始教我的太极八法,我并没有问他耳朵怎么打人。跟老师时间长了以后,你不问他,他自然就说出来了。所以耳朵打人,这东西是好东西。 你过来一下(上场的是张老弟子高燕)。刚才我说的你听懂了吗?听懂了咱俩搭手,两只手都来,你想你的耳梢,你就想着耳梢,不管我怎么进攻,你就想着耳梢。你站在这,不管怎么样,就傻乎乎,光想着这个地方。 这 个东西,你说它养生不养生啊?因为他没想别的,就想这个地方了。省心、省力、又长功夫,养精气神了,因为他的意念专一。道家叫专一,佛家不二,不二法门, 专一不二,想一什么都不想。跟人搭上手以后,有人处视若无人,没有人。明白这个意思吧?没有人,你跟我搭手以后,既没有我也没有你这个手,光有你这个地 方,这个地方才是你周毕文(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这才出东西。你现在意念还没有完全到这个地方,到这个地方它就来了。 方法我跟你说了,但这个地方全在你自己,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我听着你的内因还不行, 为 什么不行呢?因为他的思想还不能真正的安静。好像进入这么一个意境,这个课堂里什么都没有,无人,如入无人之地,思想安静下来,一点杂念也没有。人的脑子 里有脑电波,四个波段,一个波段是高度兴奋;一个是深度睡眠,打呼噜推都推不醒;再一个是平常唠嗑聊天;再一种是睁着眼睡觉,白日做梦,就是阿尔法波,那 个波段。就是老子说的,恍兮惚兮,其中有什么什么;缈缈冥冥,其中有什么什么; 浑浑噩噩 ,其中有什么什么(来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 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你的脑子里进入那个恍恍惚惚、缈缈冥冥,浑浑噩噩那个波段,手上才出功夫。如果你很机灵,气 也很浮,很浮躁,那不管用,非得静下来不可,进入那个意境,跟练气功一样,要进入气功态才行。你要进入太极拳的那个状态才行。我那个老师(注:指王培生先 生)说:机灵鬼学不到东西。哈哈,他说你:聪明人学傻子,别的什么都不知道,我就知道一,二我就不知道。那才行。好人学残废,好像这个手不是我的。活人学 死人,死人什么意思呢?死人是对外界的干扰没有反应。我这手去是外界的干扰,如果你注意我去的手,那不行。不管你来手不来手,我都没反应才行。我就想我这 个一才行,傻乎乎的。就是万籁声所言:太极练到顶头愚,才能成功。愚就是愚昧,大智若愚,就是你知道,我只要意注我的耳梢,我的手上就出东西。这是一种智 慧,进入这种智慧,认识太极拳这个事物和平常事物不一样。 还有就是太极拳的步子,一定要到位,一个腿前边、后边、左边、右边都有要求。你能做到一条就行了,象弓步,前面要求,一般是鼻子尖、膝盖尖,脚大趾尖上 下垂直,关键问题就是膝盖尖能跪在你脚大趾指甲根上,那个时候就行了,那个地方手上就出东西了。这是前边啦,后边哩,后边就是大腿后面正中,上下前后左右 正中(注:此处正是足太阳膀胱经之殷门穴),守住那一点,那手上就出东西了,这是后边。外边,外边是你环跳落在踝子骨上,也手上有东西了。里边,从内踝骨 照海穴网上抽,抽到大腿根,一下到了腰,这个时候就行了。中间,是百会和涌泉垂直,一垂直手上有东西。你好比吧,咱们这个手,大拇指很好使,二指也好使, 中指也好使,小指也好使, 唯 独无名指不好使,没劲!但是你的百会与涌泉垂直以后啊,这无名的劲就很大。你来听听,你听我的无名指,你看怎么样,我只求这一个百会和这个涌泉垂直,你看 这个五名指劲大吗?有吧?这是中间。你意念不能什么都想,你想一面就行嘛。最简单的,你嫌太复杂的话,最起码,你松一下胯可以吧?把实腿的胯松一下。松一 下胯手上就来东西了嘛。弓步也是,弓一下步,松一下胯,手上就来东西了。那时候我们老师告诉叫:“佛坐莲台”,就是好像我是一个佛,我的屁股坐在莲花台上 一样,一想着坐在莲花台上,那手上就来东西了。那只要一个小指头就能把人扒拉走了。 你 看他这,你想着佛坐莲台,大腿后面那一点,你看,这不打起我来了嘛。就是这么简单。说简单可也不简单啊。你们理工大学生、研究生、教授你们分析分析,为什 么我想了想那个地方,那手上就来那个东西了?太极拳是边缘科学,跟中医一样,知道这个治病,你说要完全说清楚,还说不太清楚。太极拳就是这样:我知道好 使,但是一下还说不太清楚。你听听我的小指,对不对啊。你再听听我这个手。虎口你看,就想这个地方,大腿后边。哲理有个臀横纹,中间就是承扶穴。下边腘窝 这个地方,横纹中间是委中穴,就在承扶和委中正中间的地方,你想那个地方就有。你坐步这么样,一想这个地方手上也有东西。你弓步这也有。这一下,给了你一 把万能钥匙,把你太极拳各种式子都给你各种劲都打开了。 象 扇通背哩,要是这个手(左手)推人,你不要想这个手,你想这个手(右手)托着房顶呢。这个手你感觉能感觉出来,你摆个扇通背,蹲下去,你看,你想着你这个 手托着房顶,想到了吗?你看来了没有?是不是,是不是空手打人,是不是“想”打人?是不是反者道之动啊?那么你再来一个,好比说做单鞭,你听着,比如我做 单鞭,你看这就打你了,这是空手打的。我怎么打的你我告诉你,就是我这个手跟我的这个右脚说上话,脚后跟脚外侧,脚小趾,脚大趾。空手打的人啊,空手道。 这手不接触他。就把他打出去。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你看我这手,这是五个指头,是五根麻绳,把它拧劲了,一松开就打他了。还有你看我这手在这儿划一个小圆圈就把他打走了。空手!空手打人。你看这个太极拳是不是就象刚才讲的那个?反的!跟平常人想的是反的。 休息。 李经梧是我的师叔,师叔,师大爷我也不太清楚。我们这个门里最早是谁先入门,不管岁数大小,就是师兄。后来我们这个吴式门改了,谁的年龄大就是师兄,不管入门早晚。比如说钱育才,他入门晚,他岁数比我大,按我们的习惯,我称他为师兄。家是这样。 刚才你挺到李经梧,梅墨生,我说几句。 李 经梧师叔我去北戴河疗养的时候,我到过他那个地方。我找到之后,我说李师叔我打趟拳您给我指点指点。他说:呵呵,培生比我功夫高。说什么也不给我说。我说 推推手吧,你杨师爷从来不逞强好胜。跟我同去的一个人沈勃,市人大常委的,他特别爱推手,他非要推不可。后来李师叔说,我跟我的学生推推吧。叫来四个学 生,搭手就把学生摔倒地上了。(略) 人家是真培养人了,真肯下本钱。(略) (上 场者为张耀忠先生的徒弟赵茂华)少泽在什么地方呢?手小指指甲盖的外侧,小肠经。至阴在什么地方呢?脚小趾指甲盖外侧,膀胱经。膀胱经终点跟肾经交汇的地 方。这个地方是小肠经和心经交汇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很厉害。少泽,你的少泽,跟你的至阴。已经打到我了。一说他就打我。就是说这个少泽和这个至阴连成一条 无形的线。这个连上了,再把那一边的也连上,你看一下子把我掀起来了,我一百十五斤重啊。你摆一个野马分鬃的架子,少泽至阴那条无形的线一连,你看野马分 鬃肩打靠,他连这个地方都靠人了。你看这个地方都靠人。这么厉害。你再扶上我的胳膊,碰上我的胳膊。象剪刀一样,这是剪刀轴,那是剪刀刃。我想剪的时候, 少泽至阴一连,这不就打到我了嘛。那么你要跟人推手的时候,一接手就把少泽至阴连上。 这 是什么东西呢?太极拳,太极分两仪,这是两仪。这两仪怎么产生的?他这两个肾脏腰子是太极图。太极生两仪,两仪是脊柱两旁的大筋。他从这起啊,从胳膊底下 通到这个手,通到少泽。下面通过他腿的这个地方到脚小趾,到至阴。两仪,翅膀,什么翅膀?蝙蝠,蝙蝠侠。美国电影蝙蝠侠。一想到少泽和至阴连上,你的手上 就来东西,对方就感觉到不可抗拒。那么你站起来,你就想着你的少泽至阴连上,一条无形的线,连上了。来了。那个也连上,两个都连上。这才来了,来的慢。哈 哈,养成习惯,起手就连,起手就打人。少泽至阴。 你练的时候怎么练呢?这象一个剪刀,这是剪刀轴,这是剪刀刃,找前面的至阴穴啊。 你按着我这个胳膊,我走的这个。你按着我的时候,我的少泽至阴一找,一找,一找。就跟园林工人剪篱笆似的样子,卡擦卡擦,这么剪。用少泽找前面的至阴去。 一搭手,一起手,眼睛瞅着我,你想着这个,眼睛看我,想着它,它少泽和至阴,往前走,往前走,非把我追倒不可哩。 这玩意这么厉害,但是以前这个东西都没外传。 今天我钱育才师兄来了,他这么大年岁了,还这么追求,这么上进,这么进取,你说感不感动人啊?八九十岁了!当初钱老师跟老师学抱七星的时候,还挨了老师的训。堂堂一个著名大教授训的很厉害。你说他为了追求学这个东西,训就训吧,训我也来学。 这 个抱七星怎么发人,怎么拿人。你做一个抱七星,摆出一个抱七星的架子,面朝我。现在我跟他讲,你们都记住啊,第一个意念,尾骶骨,就是尾巴跟对准后脚跟。 意念想着后脚跟起来找尾巴根。就这玩意。他就这么想了想。现在就是那个意念,就是尾骶骨对正脚后跟,脚后跟起来找尾巴根。现在我进手,随便推手,你坐稳 了。不管我怎么进手,你接我的手。就是这一个意念。看见了吗?这个好懂吧?尾巴跟对正脚后跟,脚后跟起来找尾巴根。好像尾巴根和脚后跟之间有一条象日光灯 管一样,有一条光,那么一条线。就那么一个意念。这是一。 还有第二。再抱七星。鼻子尖对正脚大趾尖,对正了没有?这是拿人的啊。想脚大趾。你看拿起我来了。这是拿人的。 再教你一个发人的,抱七星。外形不动, 就是想,想,不是动。后手要找前脚。后手找前脚。这是发人的。用空着的这个手想要找前面的脚去。就把我掀起来了。这是发人的。 还有。还是发人的。你想着你的大指肚,摸一下你的鼻子尖。摸!这是发人的。 还有一个发人的。手里拿着个苹果,要给我吃。这个都很好了。
花下眠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众筹翻译 日文版 仁神术 (1人喜欢)
- 一只猫的故事 (1人喜欢)
- 外贸女装店推荐
- 能量修炼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