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好事(3)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在以自己很少注意,甚至从没有想到过的方式看到能量、感受能量、发出能量并影响能量。”——露易丝·海
中秋节来了,每逢中秋国庆时节,处处都洋溢着团聚和放松的气氛。
本周的三件好事。
1.重读吴军的《格局》
吴军老师的书总是让人感受到一位长者对年轻一辈的循循教导,功力深厚,画风平实,不流于说教,让人易于接受。
在命运的力量一章里,又一次谈到了努力和运气的关系。人的悲剧有三种,一种是自己错误带来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说的就是此类;一种是环境造成的,比如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故事,林黛玉和贾宝玉也属于此类;但这两种都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第三种,也就是命运使然。在这种悲剧中,没有人做错了什么事情,甚至他们走的每一步在当时看来都是最正确的,周围的人也没有为难他们。最典型的是希腊的俄狄浦斯,以及红楼梦中的宝钗。
越复杂的事情,超出我们有限认知和能控制的部分就越多,我们的努力可以解决其中一些维度的问题,但还有很多维度的因素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不确定性是这个世界固有的特征,世界上有很多我们无法控制的力量。承认这一点,可能是最唯物主义的态度。
尽人事听天命是一种非常达观的人生态度。相信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能影响的部分做好,获得问心无愧的报酬,但同时也对自己不能掌控的部分保持谦卑,这种用最积极的出世心态来入世,是我们应该修炼的。
也联想到万维钢老师关于努力和运气的观点,我们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个人努力,将失败归因于运气。这其实有利于维护我们的“自恋”。在《洞见》这本书里提到大脑对人的欺骗,进化的滞后造成远古基因对人类的持续影响:保持自我感觉良好才有可能合作和被追随,才能在荒蛮中生存。
对所获得的成就,对于努力和运气,我们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目前听到最有启发的观点来自《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大意是不妨加入时间的维度:回顾过去的成功时,承认运气的力量多一些,让我们保持感恩和谦卑;面向未来时,相信自己的努力更多一些,让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并全力以赴。
这些思想其实和斯多葛的控制二分法、阿德勒积极心理学,以及和尼泊尔祈祷文都是一脉相承的,也再一次体会到知识底层的链接。
“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尼泊尔祈祷文
2.高质量的聚会
这周有两场和同事、朋友的聚会。同事的聚会,是和平时合作的产研同学,工作里靠谱踏实而少言,工作之外却都有另一面,有跳街舞的资深人士,有剧本杀的热衷玩家,也有经历丰富的创业达人......这些平日里言辞不多的伙伴,在谈起自己有兴趣和擅长的东西时,格外地有风采和活力。也再一次感受到每个人的多元、生动和真实。
回顾这次的沟通,发现咨询带给我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地融进日常的沟通,比如好奇和开放。对看似很熟悉的工作伙伴,适当地投入自己的好奇和关注,“跳街舞的人群有什么共同的特质吗?”“玩剧本杀有什么什么推荐的好剧目吗?”“具体是个什么创业项目你愿意讲讲吗?”......发现当自己仅仅只是带着好奇去了解和专注的聆听,就能够创造很不错的沟通体验。
同时,留意到不同的人在过程中的参与,对于插不进话的同学,照顾到是否吃好或者主动问询看法,把关注和善意自然地迁移过去。这个过程中,自己好像有意识地在觉察和创造能量场域。当然也从中收获了和大家更开心和更深度的链接,而这些都是日常的工作交流很少能带来的。
另一个是和相识相知10年的老友聚会。上进而不输出凝重感和压迫感,说的就是我这位朋友。在追求世俗小我之外,有着兼济天下的胸襟和关切,并真实地投入到改变和创造新秩序的历程中。在这个追求速胜的时代,踏实而笃定,自成体系地活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些年里,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选择和生活轨迹,但也保持着每年至少1次的深度交流。分享彼此的进展,新的认知和领悟,对彼此的选择理解、尊重并给予中肯的建议(主要是对我的建议,哈哈),为彼此的成长衷心的高兴。
像两颗运行在不同轨道的星球,遥相关注,各自精彩。
有友如此,实在幸运。
3.享受放松
因为工作的调整,进入到阶段性躺平休息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比之前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处理方法。
以前潜意识里没有办法接受放松没有目标,总觉得应该做点有用的事情,虽然还没有到觉得休息可耻的地步,但的确不能彻底放松下来。这种模式带给我两个影响,一方面的确在工作之外学习了很多东西,但另一方面生活缺少无用但美好的东西,难免流于无趣和寡淡,人的状态也容易紧绷。
为此曾经进行过很多自省和反思。这种单一价值观或者思维是怎么形成的呢?可能还是长期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小镇青年读书时期的影响:抓紧一切时间好好学习,不能浪费在休息上......每当想到这个的时候,好想回去抱抱当年用力过猛的自己。细想一下,努力上进,除了有精进自我的内在动力外,可能还是焦虑和恐惧驱动使然吧。那么焦虑和恐惧的究竟是什么,是害怕落后不够好?好像潜意识里认为只有足够优秀才值得被爱。那么这个背后又是什么?可能还是对自己的不够接纳。
时常对自己的脑子里一些情绪、想法和信念有觉察,不一定是要改变,但却是挺好的认知自我,与自我和解的好方法。对的,这就是我。有一些独具个性的优点,也有一些无伤大雅的缺点,接受就好。让自己的情绪、想法和信念被看见,首先是被自己看见,内在的能量才能自然流动起来了。当然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觉察、反复调整、持久修炼的过程。
当回顾这一天时,发现组成这一天的有闲适的阅读,有大汗淋漓的健身,有高质量的对话,有自己做的简餐,有躺在沙发上看的美剧,也有穿插其中无所事事的发呆......放松但专注于每个时刻本身的状态,也便有了很多微小但真实的心流体验。
修炼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还是会破功。不过相信只要往前走用心去体悟,过程本身就蕴含了巨大的平安喜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