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似海潮:愛情的開端是什麼by紀真
作者所有小說中唯二找不到網版的故事。
紀真是很早期的作者,筆下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故事能寫得非常命定與自然,印象中所有作品只有兩本個人不是太喜歡。
這作者有三特點: 1情感敘述溫馨真摯,可親可愛。筆調平實情意婉約,不是大魚大肉,倒像是《東風惡》女主手中變出一道道看似尋常實則耐人尋味吃不膩的家常小菜,很見功力。寫對話很日常,日常得還能讓人不厭煩。
2結局怎麼斷都不突兀,有時只是對話。
3很少看到能把刁鑽嬌嬌女寫得好看的,這作者是少數之一。
女主叫殷敏,有點金庸趙敏(......),殷諧音陰(......拖下去),男主姓鍾,獨鍾殷敏。
女主是富有盛名與財富的華僑掌上明珠,上有表哥堂哥親哥數位不及備載;卻獨獨在青春年華之時便鎖定大哥的好友即男主當家教,從此開始了男主悲慘的被追殺之路,不是,女主的辛苦倒追之路。
女主養尊處優死心眼,一旦認定男主便不輕言放棄,即使男主已名草有主;卻能看懂男主女友在感情中是不重視且付出較少的一方。她耐心等了數年,自己計畫出國假裝與男主是不期而遇,同校追求學業,成功纏得男主情繫於她;但男主父親驟逝家逢劇變,男主回國奔喪並擔負家中債務,與照顧母親的責任。 男主家世不能與女主匹配,自知並非良緣,對著來問兩人關係的女父說,與女主的婚約只是一時戲言。女主嬌縱成性百折不撓,周遭眾人都不看好她的感情,她也有心灰意冷之時。於是,在男主回美拿到學位且工作明朗後,策劃勸服男主共赴歐洲度假旅遊。
此後女主性格大不如前,對世事與男主看淡,早產生下兒子後,獨自回到海外某處度假。
男主追去,看到屋外浪潮翻卷屋內安靜聽著情歌、斟酒拼圖、獨處的女主,他明白了女主對他多年來表面大剌剌驚天動地、暗裡小心思百轉千迴始終如一的繾綣深情,而這種深情又何嘗不是他跟女主多少個家教日子和國外求學的朝朝暮暮中深植縈懷的牽掛。
一個捨,一個追,棄與不棄,都因為深愛對方。
其他: 1小說中最後一幕是女主聽著芭芭拉史翠珊的歌You don't bring me flower,能演能導又能歌,天賦才華型藝人很少見。 有部電影The Mirror Has Two Faces,歌好聽影片好看。
2把感情以浪潮比喻,想到蘇永康《愛似狂潮》這首歌。 福茂唱片公司當時很要求訓練旗下藝人中文咬字。 蘇式情歌很經典。 女主離開本島出國度假之處,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之類的地方。描述有大吊扇,曾去過類似觀光景點,對女主最後所在浪潮房屋的描述,便聯想到南洋風情,非常鮮明。另,作者可能很喜歡美國百老匯歌劇,也從作者的喜好中,窺得她對音樂的雋永欣賞品味......
3 作者筆下的女主有幾個會有同質性,不管是難調教的落難千金,還是有身世之謎的孤貧少女,都能寫得讓人喜歡。 看的時候有一處覺得怪或不足,看過也忘記了,哪天想起再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