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性别教育
查看话题 >我曾是你们骂的“娘炮”

最近有很多关于“娘炮”的新闻:杜绝“娘炮”审美取向,遏制“娘炮形象”等畸形审美。
起因是一个视频——一个戴着兜帽的男生,一边用勺子吃桃子,一边用很娘的声音说“好凉凉”。
很多人说,身为TXL的一员,看完视频自己都恐同了。这个男生在生活中也许并非如此,可能是为了流量,丑态百出,导致大多数人认为TXL都是如此。
以如此扭曲的形象闯入大众视野,脏了观看者的眼睛,污了互联网的环境,确实该封。
我想强调的是:当炮口对准“娘炮形象”,千万别误伤了“玫瑰少年”。
被嫌弃的秀气男生
小时候最常听到的话就是——“你怎么男不男女不女的”,“像个男子汉一样,别扭扭捏捏的”。
不瞒你说,我以前就是个“娘娘”的男生。小学四年级,我转学到了新的城市,梳着类似“樱桃小丸子”的头发,不爱说话,很快就成为男生嘲笑的对象。
我的名字是“伟男”,wěi和měi押韵,那帮男生给我起外号“美女”;我当时习惯把头发挽到脑后,他们就模仿我这个动作,生怕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娘”。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没有经历过我的人生,你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回想起来,别人第一次羞辱我,我就应该给予反击,给他一拳,骂他一顿,下次没人再敢欺负你。
我要强调的是:和我一样秀气甚至阴柔的男生不是“娘炮”,不该被另眼相待。

因为特殊的成长经历,这些男生可能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甚至性格懦弱,但这并不是一种缺陷,是他们当下成长的阶段。
长期处于压抑的环境,我逐渐养成了敏感的性格,善于察觉身边所有人的情绪。
长大后才发现,很多事都是后知后觉。遭遇羞辱这件事给我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导致我的性格一度变得自卑且敏感,后来上学和上班时也极度缺乏自信。
后来我和很多基友聊天,发现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事。这些创伤对人的生活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
以上,我讲的是天生温柔和秀气的男生,他们不是“娘炮”,不该被嘲笑和谩骂。
“娘炮”误国?
“娘炮”是个贬义词,专指在某方面女性化的男性。
该被抵制和封杀的娘炮,其实是呈现出的“娘炮形象”。就是那句——“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
资料显示,“娘炮文化”的理念最早来源于美国中情局的策略,他们想从思想舆论上控制人,目的是让其他国家的青少年亲近美国人。
于是,美国开始拉拢日韩媒体,通过舆论方式削弱日韩的社会雄性气质,大力提倡柔性气质。后来,女性气质的日韩男星层出不穷。

很快这股风吹到了中国,中国也诞生了无数的娘化男星,引得很多青少年追风跟随。
为了博人眼球,很多经纪公司把自家男艺人浓妆淡抹,故意模仿女生的姿态和动作。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还是百万级别的网红和银幕上的偶像。
那些毫无尊严地撒娇卖萌,博人眼球的“明星”,他们极大程度地抹黑了男性群体。这样的“娘炮”,千真万确是要封杀的。
男星女性化,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一个民族的男性都开始追求柔弱,那么这个民族的血性就会被吞噬,整个民族甚至整个国家都会陷入虚弱,无法抵御未知风险。
在镜头前扭捏造作,就能获得千万流量,这无疑给万千青少年做了一个极其危险的示范。如果青少年争相模仿,那么社会的风气将变得恶臭,生产力也会随之下降。
秀气≠娘炮
读到这里,希望你搞清楚了天生秀气和人造“娘炮”的区别。这两者一旦被误解,秀气男孩们又要承受多少无法言语的痛苦!
一方面,秀气的男生们可能消极厌世,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正常,出现抑郁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
另外,旁人可能解读为:国家都在抵制这帮娘炮,那我们更要变本加厉地歧视你、欺负你!随之而来的,就是校园暴力或者侵犯的飞速增长。
生于1985年的叶永鋕,因气质“女性化”,他在上初中时饱受校园欺凌。上厕所时,很多男生以“验明正身”为由强脱他的裤子,导致他不敢在下课后上厕所。
2000年4月20日,他在下课前5分钟请假上厕所,后来竟被发现晕倒在血泊中,隔天宣告不治,年仅15岁。

某位知名女演员在一档综艺中说过,“我看见了一个正常的审美,就是男孩像个男孩,阳光、阳刚,女孩像个女孩,柔软、柔美。”
在银幕上的男生需要阳刚,在生活中的男生亦可温柔。
2021年了,审美从不该如此单一。审美的多元,才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男孩可以如程蝶衣般温婉,女孩也能像花木兰般飒爽。
我们该抵制矫揉造作的“娘炮形象”,但不该断然否定自然人的表现形态。
正如知乎博主青雀写道,对沽名钓誉的“娘炮”的抨击,并不是反对阴柔美,而是反对不劳而获的风气。
当你下一次看到他们,请留下一丝善意和温柔。

记得点个赞再走哈,爱你哟
高大壮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北京男同找室友:这些微信群比软件好用100倍! (2人喜欢)
- 男性胸肌如何变成了流量密码? (3人喜欢)
- 做side,是“羞耻做0”?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