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无伦次(十六)聪明与智慧
人需要的不是聪明,而是智慧。
人年纪越大,越想要的是智慧,而不是聪明。聪明与智慧是两回事,如同漂亮与美丽是两回事一样,漂亮只是个轻浮的花瓶子,而美丽是一种充实的典雅,其中差别可以细细评味。聪明与智慧也是如此,聪明轻浮不可靠,是考虑不周的智力,如同跳梁小丑,表面上令人惊叹,但实际上都是奇巧淫技,稍有不周,而且往往不周,会走向衰败。而智慧是稳固可靠的,如同是得道高僧,虽然看起来愚钝可笑,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后知后觉之后,却发现博大精深,意味深长。
我也曾自作聪明,以为凭借自己的聪明,可以糊弄人,但后来发现这种侥幸只是自欺欺人,小勾当被人发现之前,得意之中透着忐忑不安,当小勾当被人发现之后,自己仿佛是穿着皇帝的新衣,无地自容,自取其辱,也怪不得别人。
幸好这种小聪明都是些小事,无关法律,没有陷入到不可以拯救的地步,悬崖勒马的自己开始分辨聪明与智慧的差别。开始意识到之前所说聪明的不可靠,开始向往大智慧的那种稳当。聪明的不可靠让自己精神紧张,得到的物质远抵不上损失的精神;智慧的稳当让自己怡然自得,不去追寻那些不是真需要的东西,还修养了精神。
与其得物损心,不如放任自养,这就是得出的教训。

如上所言,智慧与聪明有着本质的差别,实际上也体现在感官上。聪明,本义是耳聪目明,是走眼、走耳的,而智慧则是知识慧心,是走心的。聪明是依靠外部来判断的,而智慧是从内部判断的。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个修养高深的人,必然是从内部开始养心修身,而不可能从外部获得内在所需的支撑和动力。
那么所求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感觉因人而异。如果你不能确切知道哪些是智慧,你可以先看看聪明,因为现代这个社会“聪明”的人很多,你只要稍微注意下,就可以发现“聪明”。你要用眼力穿透这种聪明,然后做不一样的事。
所谓智慧与聪明是不一样的,不是说智慧是做与聪明完全相反的。与聪明完全相反的,那是愚笨。老子说:“大智若愚。”并非指大智慧就是愚笨,智慧只是“看起来”像愚笨,并非真的是愚笨。
如要将愚笨与聪明连一条线,那么,智慧则垂直于这条线。
举点例子,比如赚钱这事,有人为了赚钱永不知足的挖空心思,这显然是聪明;还有人也为了赚钱,但是手段拙劣粗暴,那就是愚笨。在钱这事上,抛弃这种过分的追求,小富即安、得失如常,这就是智慧。再比如绝症这事,有人为了治病即便身心千疮百孔也要百般求救,这显然是聪明;还有人也为救命,信迷信以毒攻毒,那就是愚笨。在癌症这事上,放弃那中慌张的求救,接受命运、享受生活,这才是智慧。
这么看来,智慧在基本的路线上与聪明、愚笨就不同,智慧的豁达性意味着要放弃刻意的追求,放弃执念,使得自己处于一种外柔却内坚的状态,打上去软软的,质地却异常坚固。这有点像道家所言的“上善若水”,水你可以随便划弄,但是处于水中,却有感觉到一种令人生畏的力量。
© 本文版权归 allanscy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