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坊摘星录(三):西安神之右手
这篇文章的标题,并非我的文风,那种噱头感和夸大吹捧是我所不喜的,有些思维发散的朋友看到这则标题,估计会浮想联翩。但是我想不到其他更为合适的措辞了,我认为标题是对于我这位老同学、好哥们最写实的描述。
我与Handi相识近二十年的光景,初识时,我们同在一所美术学院附中就读。寄宿制的读书其实如同放养,十四五岁的孩子脱离父母的管教,那种放肆的情形大可想象。不过毕竟是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夸张出格的事倒也干不出来,偶尔犯了错,老师皱着眉头仰面批评,对面是一米八的半大小子,垂着脑袋,眼泪流个不停,既热血又单纯。
刚入校时,大家来自天南海北,相互之间陌生又好奇,你一言我一语,其乐融融。一学期之后,因为性格爱好的不同,大家形成了各自的小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之本性。
和我要好的几位同学,都爱看科幻电影、欧美插画、日本动漫以及玩魔兽争霸。学校生活除了上课学习之外再无其他,总要找些打发时间的事情,这些爱好的代入感极强,我们投入其中,相互交流间都是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内容,如果当时可以将那些对话作为素材收集整理,一定是不错的科幻剧本。
当时我们经常跑到学校对面的二手书店买科幻杂志,从一开始的沉迷于幻想世界,到渐渐欣赏临摹插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标准。有一天上课,有同学叫我,说他们班有位绘画特别diao的哥们,让我去瞅瞅。到了画室,见角落里坐着一人,穿着灰色宽版帽衫、绿色工装裤,脚踩登山鞋,头发不长,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我走到他身后,只见他正用铅笔放松地打着草稿,笔锋干脆,毫不犹豫,石膏像轮廓快速显现。用老师的标准来评价大概是过于潦草,但草草的轮廓并不松散,这是打型功力的体现,那时绝大部分孩子没有这份能力。我看过一些欧洲的素描,觉得这哥们的画与之有神似之处,感觉很好。
我们互相打了招呼,介绍了名字,都是西安成长的孩子,很容易熟悉起来。没有过多的寒暄,我们很快发现彼此爱好相似,互相推荐科幻电影和恐怖片,都喜欢其中造型突出、性格丰满的反派人物。交流中Handi笑的憨厚,如其笔触一样率真自然,对于我的提问,他偶尔思考片刻,尽可能回答,毫不敷衍。
我和Handi分属两班,平时见面机会不多,虽都爱玩魔兽争霸,却少有凑局的机会,不过每次碰见总会聊上几句,彼此互开玩笑。有时上文化课,路过他们班,就能看到这哥们在书本上画画。Handi将画画融入在自己的生活中,欢乐、悲伤和思考都付诸于画笔下,任何职业做到这个份上都不会很失败。
高中生活临近结束,《星球大战前传:西斯的复仇》上映。作为星战迷,我买了美特斯邦威推出的星战系列T恤,首选当然是黑武士达斯维德款。过了一周,在学校碰到Handi穿着同款,我俩笑着互相指着对方,什么都没说,这种撞衫的默契是不需要说破的。一年后,我和Handi在毕业典礼撞衫,还是同款的达斯维德T恤,我们临时说好站在一排,咔嚓,镜头定格,有两个身穿黑色达斯维德T恤的家伙站在班级的中间。我们以这种方式告别少年时代。
我上了大学,Handi去了德国留学,这条路更适合他。他偶尔回国,会和我分享在德国的经历,我印象最深地是他看过异形之父H.R.Giger的画展,那让人真心羡慕。
我们聊到德国社会时,Handi常常思考片刻再回答,尽量说的准确客观。艺术家并非都是疯子,他们也会时刻观察社会的变化,用作品去发声。那些伟大的艺术家或者真正厉害的人物,往往在人堆里并不起眼,极其平凡,他们将精力和时间集结在思考上,通常并不在意自身外表的展现。
2016年春夏之际,在下马陵附近的EM7旧店,我和Handi又见面了,差不多三年未见,这次聊的不少。当时他并未规划好自己的去向,同等年龄,大家都在摸索阶段,还好心态是正向的,也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临别之际,彼此加了豆瓣和微信,我看了他上传的所有画册,大受震撼。后来我在法国奥赛美术馆看到莫奈的原作,也就不过是如此感慨。
2018年隆冬,得知Handi回国,我去了他的工作室,Handi的作品更加成熟放松,也有了自己内在的特色。他穿着依然休闲,说话随和又不失严谨,时不时开开玩笑。年岁的增长和睡眠的不足,导致我们俩都有了眼袋。这次我们畅聊到凌晨,把多年的经历和想法都聊透了。
这回见面后,我邀请了上学时关系好的几个同学在家中小聚,对比发现Handi是其中变化最小的,还能看到上学时的影子。这并非是不成熟的体现,而是他有能力去保持自我的风格。
未来,希望有机会和Handi一起访古,我想他笔下的古迹田野绝对精彩。希望我们都能够解决睡眠问题,温柔的走入那良夜。希望我们勇敢地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希望我们永远保持想象力,那是我们的精神良药。希望我们在时代洪流中,保持自己的修养和独立思考。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