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微信、淘宝、抖音相互打通!会给普通人带来哪些赚钱机会?
“互联网封锁解除,微信、淘宝、抖音要相互打通了!”
这段时间,这个重磅消息让很多互联网圈的小伙伴都奔走相告,朋友圈和社群都传开了。
消息源头是9月9日下午,工信部信管局拉着阿里、腾讯、字节、百度、360等互联网企业大佬开了个会,主要提出了三点要求:
1、对于用户分享的同种类型产品或服务的网址链接,展示和访问形式应保持一致;
2、用户在即时通信中发送和接收合法网址链接,点击链接后,在应用内以页面的形式直接打开;
3、不能对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网址链接附加额外的操作步骤,不能要求用户手动复制连接后转至系统浏览器打开。
其实就是说一件事儿,就是要求这些互联网平台退回到2015年前的状态,那个时候大家都还是互联互通,没有你屏蔽我的链接,我封杀你的网址这样的怪事。
紧接着9月13日,工信部公开回应“屏蔽外链”相关问题,正在指导相关互联网企业开展自查整改。接下来将按照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安全互联互通。
还明确了一个时间,自9月17日(今天)开始,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采取执法处置措施。 毫无疑问,互联网大开放已成定局,相信大家都在等这一天吧。
在微信里丢一个抖音链接,看看能不能直接打开?
作为平台,大概率是积极响应,慢慢磨蹭,并不会真的就执行。
但国家这样做,是希望降低我们新企业互联网创新的成本,如果承认这些企业的做法,以后就再难出新的互联网巨头了,或者说巨头垄断了创新的机会。
打通互联网,才能让我们有机会诞生下一个伟大的互联网企业。
否则今日互联网格局就是我们能见证的最高光时刻。
01
让互联网巨头互相屏蔽、搞自留地成为历史
我们平时分享到微信的淘宝链接、抖音链接,会自动变成一串奇奇怪怪的乱码,本来可以一键直达的,非要复制来复制去。

还有淘宝和闲鱼提交的小程序开发到现在也无法通过微信的审核,这背后都是平台之间互相设置的壁垒。
烦不烦?——现在国家要求打通了,爽不爽?
互联网平台互相对立的历史由来已久。
从最早腾讯和360“3Q大战”要求用户在QQ和360管家之间二选一,到618、双十一大促期间,阿里、京东要求商家站队。
再到淘宝关闭从微信打开商品页的通道,用户点击链接只能进入下载App的页面,微信随即也屏蔽了用户分享的淘宝链接。
这一系列的动作其实暗含了各家平台的私心,大家为了争夺更多用户和流量,都纷纷自立山头、圈地为王。
这样一来造成的局面就是:你封闭我,我屏蔽你,外链不能分享,支付也无法互通。
互联网,重在互联,这些年来,用户硬是在多个平台中来回辗转绕圈子,极不方便,基本的互联要求达不到,还何谈便捷呢?
当年互联网席卷全球,口号是“免费,共享,自由”,结果在过去十年,互联网背叛了互联网。
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千千万万的用户体验。
开放互通,无论是对用户体验还是互联网生态和经济来说都是重大利好。
可以预见,一旦外链开放,用户的选择多了,给有创新想法的企业机会也就更多了。
有这样的政策,罗永浩当年的子弹社交软件,也不至于“出道即巅峰”。
但也有人说,打开屏蔽会不会导致垃圾广告满天飞?
我想这是多虑了。
抖音算法目前对广告和内容平衡得很好;天猫淘宝上本来就全部是卖货的广告,大家只需要你确保正品。
唯一让人担心的是微信生态,但现在微信生态的各种广告已经多到朋友圈都没有办法看下去,还用怕再来几个外部广告链接吗?
优质的外部广告进入微信生态,反而能让微信生态的广告在竞争压力下,变得更耐看一点,不一定是坏事。
再说了万一广告过分了,你放心,微信一定会去封杀这些“影响用户体验”的广告的。
02
打破高墙,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次工信部的政策要求出台之后,几位互联网大佬也纷纷表态了:
字节跳动:将认真落实工信部决策,并呼吁所有互联网平台行动起来,不找借口,明确时间表,积极落实,给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便利的网络空间;
腾讯:将坚决拥护工信部的决策,在以安全为底线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
阿里:互联是互联网的初心,开放是数字生态的基础,阿里巴巴将按照工信部相关要求,与其他平台一起制定未来,相向而行。
虽然大家都是正面回应,但也可以看出一丝丝微妙的不同。
相对于腾讯,字节和阿里的态度显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为什么?
用户不用在几个App来回跳转了,你觉得对谁是利好?
妥妥的就是抖音啊。
对于字节来说,互通之后,微信就是它渴望的免费互联网流量的蓝海。
加上抖音正在拼命研发电商、外卖、团购等领域的业务体系,只要和微信的入口打通,就能补齐一直以来社交短板,用户的选择当然也就更多了。
可以大胆预想一下届时从微信跳转到抖音的人群,一定会有一个巨大的增量。
与此同时,腾讯的对标竞品,比如视频号和腾讯新闻,或许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有人问我以后是不是没有必要做视频号了?
我说这也未必。
第一开放链接,但不等于腾讯不可以在链接打开速度等体验上做优化,视频号快,抖音慢,这个用户也会觉得在微信生态看视频号更好。
平台还可以说某些人发的链接是垃圾广告,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审核,把很多外部不合格链接封杀,确保大家丢进来的内容,是好看的,有人看的内容,某种意义上我支持这一点。
第二视频号算法优势在可以利用社交关系,只要社交关系不开放给其它平台,视频号有自己的算法优势,抖音打个人兴趣,天猫打主动搜索,视频号打社交链接,各有各的传播场景,不会互相取代。
我们这些人,真没有必要担心平台,竞争越开放,生态越多元,给更多人机会。
像阿里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冲向微信,除了淘宝的外链,淘宝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只要能够通过微信的审核,口子打开了,手段正规,新流量也会持续增加。
拼多多和京东一定是受到冲击的,这些年来背靠微信,已经获得了不少的流量扶持,现在淘宝可以大方进来,蛋糕肯定要重新分配。
当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一定会反过来驱动产品和服务升级,最终受益的还是用户。
毕竟用户的注意力时长是固定不变的,如何分配就要看各家的真本事了。
也就是说,未来只有能不断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平台才能笑到最后。
03
平台互通,普通人的机会在哪?
互联网巨头的平台互相开放了、数据共享了,留给普通人的机会也更多了。
我想了一下,这些赚钱的机会,可以提前布局一下:
①内容创作者:平台多了,佣金高了,收入就多了。
如果彻底互通,那么从公众号跳转不同平台的商品页会更便捷了,购买流程也丝滑了,那以后哪个平台给的佣金高,就分销哪个平台商品去。
因为公号是最容易建立社交信任的平台,大家被公号号主影响,转化购买率还是最高的。所以佣金高的平台肯定能更受青睐。
长期来看,在公众号上做内容带货的回报可能性会增加,公众号的广告收入自然会提升。
②短视频创作者:打入新的平台意味着获得新的增量。
短视频分发变容易了,那么鼓励大家把作品从自己的平台转发到微信群,朋友圈的路径变短了。
像我们秋叶PPT、秋叶Excel、秋叶Word再出爆款短视频,我们完全可以直接甩抖音链接扩散,不用搞一个文字链接复制粘贴后再去抖音打开,麻烦得不得了。
对于我们这样的抖音内容原创者,真的是天大的利好,而且我们在抖音上都能爆能带货的视频,如果爆了以后在所有平台内扩散,一定能获得来自其他平台的新用户的扩散和订单。
有能力做爆款内容的人,借助社交关系转发放大内容影响力,这是获得更好收益的必然路径。
③社群私域运营:成本更低,触达更广,企业抢着要。
平台打通了,微信更要守住自己的社交基本盘,肯定鼓励大家从不同平台导流用户到自己的企业微信群。
导流其它平台的企业微信群功能肯定会一步步变得更方便了,用户留存规模能上去,用户的体验就容易改善了,用户的留存和转化也就好做了。
不像现在,抖音,微博,快手都在搞自己的群,鼓励你用自己的群,是很尴尬的。
说到群,的确是微信群更好用啊。
这就会让懂私域运营的人变得极为重要,做私域运营的就吃香了。以后就是社群电商:一个社群,就是一个微商城。
当以电商的代表淘宝天猫,和微信社群无缝连接,从微信端获取流量就更加便捷了,每个人都可以赚钱。
没有必要开N个店,在一个店做大,然后到处分发,大大节约我们电商开店成本。
当进入真正的“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对于普通人还是创业者,一波窗口期的红利正在形成。
别着急,变化不会真的一夜发生,现在你可以提前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