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多年的你,是不是也在纠结要不要考研考证?
咱们先说说考证或考研,你可以收获什么呢?
通过学习获得专业知识。通过考试获得机构对你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认证,也就是第三方的信用背书。
相较于自学,考证或考研给你设定了明确的目标,也就是取得证书。培训班或学校还会给你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以及配套阶段性检测等机制来辅助或约束你的学习。不像自学纯靠内在驱动,自控力不强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在对自控力或内在驱动信心不足的时候,你借助考证或读研来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是有意义的。但除辅助学习外,证书本身有没有价值呢?如果存在下列需求,那么证书对你是有意义的:
获取准入资质
某些行业或岗位是有准入门槛的,就像开车上路必须持有驾照。通常,这些行业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设定了从业资格要求,例如:操作思科、甲骨文、微软、华为等厂商的设备必须持有上岗资格证。
许多公司在招聘时对候选人的学校学历做了硬性要求,例如:学校必须在 211 或 985 范围内,学历必须本科或研究生以上等。如果想进入这些企业工作,那你必须拥有符合要求的学历学位,否则拿不到面试机会。
获得信用背书
转行或转型,从某个行业岗位转到其他行业岗位,尤其跨度较大时。除了要系统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你还要获得第三方机构的信用背书,否则很难获得客户信任。
拓展人脉资源
从个人优秀到团队优秀,从内部优秀到外部优秀,当职业生涯发展到特定阶段,你就需要从内部走向外部,扩大交际范围,拓展人脉资源。像商学院等教育机构就聚焦在这个领域,考证仅仅是提供一个拓展人脉的场景而已。
除了上述场景外,考证或读研主要作用就是学习新知、提升自我,证书仅能证明你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却无法改变太多东西。从企业雇主的角度看,他更看重你的实战能力,也就是帮他赚钱的性价比。尤其在工作多年后,雇主不会太看重你一张证书所代表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
提升自我有很多方式,过了特定的年龄后,再靠外在约束来驱动自己,就已经认怂了。通过证书学历来证明自己,仅适用于职业生涯早期:
- 如果有明确目标,计划进大厂或从事特定岗位,那你就去考,证书学历是敲门砖。但也不要欺骗自己,即使有证书学历,也不一定能进大厂或上岗。
- 工作后再考,必须要考个好的,有含金量的,毕竟你是工作以后才考的,应聘时雇主也不会把你当新人看,对你会有更高的要求,人生真的无法重来。
- 如果觉得工作累没有成就感,怀念校园生活,那其实是逃避现实,掩盖了自控能力差、无法提升自我的本质,即使拿到证书学历,往后也只会越来越难。
在职业生涯的前期,学历证书效用最高,越往后就越拼实战能力。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职业规划,明确个人的价值定位和发展方向,然后激活自己内在的驱动力,将知识、方法论等应用到具体项目实践当中,通过最终产出来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重要的再说一遍:
不管对自己,还是对雇主,最重要的都是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赚钱)的能力,这样你才能收获自己的价值,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
否则皆虚妄,既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还不如刷刷面试题!
如果,你就是想要去结实更优秀的人,去做更多你一直渴望做,但是因为之前的选择限制了你的发展的事情,那么拿出人生中的1-2年或者2-3年时间,去考证或者考研,那就太值了,对于漫长的一生,2年或者3年就是24小时中的一小时。
比如,由于当初专业的限制,你做的工作不是你感兴趣的,但是你会在业余时间去学习心理学,而且你对这方面知识非常有兴趣,没有人让你去看那些心理学的书籍,但是你就是愿意去付费,去放弃娱乐时间也要去看完一整本心理学相关的书籍,那么为什么不去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呢?
未来如果成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不仅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人,还能赚钱,那么考证书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不是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