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有哪些预兆及危害?又该如何恢复?答案在这里…
肠道免疫系统被称为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保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现代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抗生素的滥用、剖腹产、深加工的食物、与自然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微生物接触不充分等等都影响着我们的肠道菌群,可以说,在当代工业化的社会中,已经很难拥有一个完全健康的肠道菌群。但实际上,通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一旦失调,会给我们的身体发出信号,只是,很多人都忽视了,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肠道菌群失衡的那些提示信号:

1、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
人体75%以上免疫球蛋白都是在肠道合成的,肠道菌群紊乱直接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导致人体容易出现感冒等免疫力低下情况,冬季尤甚。
2、肠道亚健康
不是便秘就是腹泻,同样也容易胀气,这种情况多半是由于体内产气菌过于活跃的原因导致的。
3、睡眠质量下降
人体95%的五羟色胺(血清素,褪黑素前体)是由肠道合成的,肠道菌群紊乱也会受到直接影响,睡眠质量也会下降。
4、焦虑、抑郁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诱导焦虑和抑郁的发病中发挥作了关键作用。肠道内一些细菌可能让人感到抑郁,而另一些细菌又可以帮助抵抗抑郁。
5、胀气、口臭、舌苔厚
当人体益生菌数量下降时,腐败菌可能会在上消化道内大量繁殖,导致食欲不佳、挑食、厌食,甚至出现口臭。

肠道菌群失调的危害:
一、慢性腹泻。有人曾对57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腹泻人进行分析,发现9例为慢性痢疾,27例为一般性结肠炎,10例为黏液性结肠炎,11例为溃疡性结肠炎。最后的结论是:72%的慢性腹泻是原籍菌异常表现,并无外来菌参加。这一实验说明大部分的慢性腹泻是由菌群失调引起的。
二、大肠癌。要知道,肠道细菌分泌的许多酶如β葡萄糖醛酸酶、胆固醇脱氢酶等,都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
三、肝病。肝脏患病时,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而肠道菌群失调时又会反过来影响肝脏功能,两者互为结果,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改变。

怎么让肠道菌群更健康?
1、 少吃精制加工食物:研究发现,高精制碳水化合物饮食和高糖饮食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衡。
2 、均衡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正常、膳食均衡的人往往肠道都比较健康;膳食纤维是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之一,是肠内产生乙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的必须物质。摄入复杂饮食可以让肠内产生多种短链脂肪酸,同时还可以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高脂、高糖等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肠道内坏菌生长旺盛、益生菌减少,肠道菌群失调。
3 、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补充益生菌让其和肠道里的有害菌抗衡,达到平衡的状态;而益生元指饮食中不能被人体消化的膳食纤维,这些不能被消化的膳食纤维可以在肠道中被有益的细菌消化分解,成为它们生存的营养来源。
4 、摄入一些传统发酵、未经巴氏消毒的食物: 比如传统发酵蔬菜、纳豆、味增、豆豉等。
5 、切勿滥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会将共生菌和致病菌同时杀掉,对肠道菌群造成严重影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所以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治疗方式一定要慎重,不要一股脑的杀菌。)
6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为肠胃提供一个健康的作息时间,也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很重要的一步!
看完这篇讲解,是不是突然觉得,以前太小看身体里的这些大boss了?那就赶快行动起来,给身体喂养正确的食物(燃料),让身体这个巨大复杂的系统,有序、高效的运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