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录-《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
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各个国家的抗疫成果大家有目共睹。那些笼罩在神话光环中的西方国家,用事实证明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刀真枪去践行。有时候,我就在思考中国和西方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中国老百姓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而西方百姓却总是坚持狭隘的民主和自由?从历史和文化角度切入找原因,肯定能给我们提供一部分答案。最近,抱着上述疑惑,看了梁鹤年的著作《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收获挺多。那就来说说西方的文化基因是咋形成的。
要说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这事还得从基督教说起。
公元30年左右,犹太人住在罗马帝国的边境。犹太人信上帝,也比较封闭,不向外传教。后来犹太人里出了个耶稣,他宣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拯救世人的“基督”。耶稣说我们应该爱神,因为神爱你;我们也应该爱人,因为神也爱人,你得爱神之所爱。这和犹太教宣扬的对神敬畏就很不一样,收获了很多的信众。不过犹太教哪能容忍?神是用来敬畏的,你去爱神简直是大逆不道,更何况你耶稣竟然说自己是神的儿子,神怎么可能有你这么个败家孩子,妖言惑众!于是基督徒受犹太人迫害,耶稣被钉十字架。
基督徒眼看在犹太人这混不下去了,只能被迫向外传教,最后一路传到当时的首都罗马城。那时候罗马帝国信奉多神论,而基督教则只有一个神,这就产生了冲突。其次,基督教的“爱人”观点,有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非常受妇女、奴隶、士卒等生活困苦的罗马下层百姓喜欢,信基督的人就越来越多。罗马统治者一看,你宣扬只有一个真神的观点就算了,过分的是竟然有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信你的神,一旦有人振臂一呼,肯定得反了天!于是乎,罗马统治阶级开始残酷镇压基督教、迫害基督徒。毕竟基督受众太多,罗马用尽手段也清理不干净。那时候恰逢所谓的“罗马太平”时期,虽然边疆有战乱,内部政权尔虞我诈,权利斗争十分激烈,但也仅限于权贵阶层,没对帝国内部的稳定和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正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黄金时代,基督教趁这个机会反而传播的越来越广。
就这样过了200多年。公元180年,写了《沉思录》的皇帝马可奥勒留去世,帝国黄金期终结,国家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帝国由盛转衰,但基督教还是要继续收拾的。直到公元311年,后来的君士坦丁大帝在权利和军事斗争中胜出,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罗马城。君士坦丁的母亲是基督徒,而且追随他出生入死的很多士兵也是基督徒,他受影响自然而然地也信奉基督教。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基督徒从此以后可以在帝国内自由活动和传教,那些背弃组织的也想回来,真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但是出现个问题,曾经打游击的基督徒各传各的教,对教义的理解不一样,必须统一思想啊!于是乎,公元325年基督教会成立,正统出现了。
与此同时,君士坦丁大帝还干了一件帝国东迁大事。他看到社会道德败坏、统治阶级内讧不断、原本边境的蛮族也不断挑事,占地为王,这国家真是一天不如一天。曾经的帝国首都罗马附近也是民生凋敝,这可咋办?他拿出地图,往东一看!帝国东边可太好啦,人多、钱多、粮食多、基础设施齐全;而且当时东边有萨珊波斯这一强大的对手,经常和罗马打仗,现在行政中心罗马城离他们太远,不方便皇帝调兵遣将。干脆,大家全搬到东面去。于是乎,帝国主力东迁,建都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现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可想而知,留在西边并被认为落后的那拨人日子肯定不好过,就成了不稳定因素。好在教会收拢人心,也算安稳。但终归,罗马是乱的。
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一世认识到宗教能起到麻痹百姓,让大家安于现状的作用十分显著,于是将其定为国教,作为维持社会安稳的手段之一,也就是天主教。但是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一世去世前将帝国一分为二,让两个儿子分别管理,就是史称的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这一分家,西罗马真是无力抵抗蛮族的入侵了,日耳曼人、匈奴人、突厥人轮番上阵,把西罗马折腾不轻。
这期间,西方出现了个叫奥古斯丁的大思想家,他成功地将影响深远的希腊理性思想和基督教信仰结合起来,统一了思想,稳定了教会组织,使得天主教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长久的宗教团体。他希望建立“基督国度”,就是教权在君权之上的太平社会。不过在天下纷扰的欧洲,这个理想很难实现。
到了公元452年,塞尔柱突厥直接攻打到罗马城门下,幸亏教皇求爷爷告奶奶,突厥人才没屠城,所以城内百姓很感激。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废黜了西罗马的最后一任皇帝,自此西罗马帝国灭亡,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自此,欧洲地区更乱了。一统的教育和文化中断了,政治混乱、文盲遍地、土匪丛生、粮食欠收,工商业更是毫无发展迹象。不过,教会承担了教育、医疗和经济建设的任务。而那些入侵罗马的蛮族也被教义感化,信了上帝。于是,天主教成为整个欧洲的正统宗教,起到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此时,教会发现在其引导下,封建制度和庄园经济带来了欧洲大一统,那么奥古斯丁的理想社会具备了实现的条件,现在差的就是一个机会了。
机会来自于伊斯兰教的兴起。7世纪,由先知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得到蓬勃发展,穆斯林军队也是战力非凡。8世纪穆斯林大军越过直布罗陀海峡攻入并占领了西班牙,兵锋直指欧洲腹地。同时,东罗马帝国也承受着来自于穆斯林军队的巨大压力。这期间,也就是718年,穆斯林派遣陆军18万,舰船2560艘率先进攻东面的君士坦丁堡。但君士坦丁堡周围本就地形雄险,易守难攻,更何况城墙极为坚固,穆斯林陆军是久攻不下,只能寄希望于庞大的海上舰队从水路攻克城池。东罗马舰队规模虽小,但是有“希腊火”这一传奇秘密武器在手,在海面上才烧的旺,将穆斯林的一半海军烧为灰烬。
保加利亚人看到双方打的焦头烂额,想趁机帮助看上去更加强大的穆斯林军队攻打东罗马,分一杯羹。可保加利亚人转头一想,万一东罗马灭亡了,那穆斯林军队的下一个目标岂不是自己。于是,原本说好帮助穆斯林的保加利亚人临阵倒戈,打起了穆斯林。穆斯林军队以一敌二,双方进入相持阶段。接着严冬来临,穆斯林军队又死伤无数,补给也没了,无奈只好从水路撤军,可在回家路上又遇到狂风,最终只有五艘船回到老家。
东线不行,那就靠西线吧。在穆斯林军队攻打君士坦丁堡之前,法兰克族的查理马特就感受到了威胁,他意识到和穆斯林军队血战的一天迟早会到来,于是积极整备军务,以防后患。正如所料,来自西方的穆斯林军队于732年杀到法国西部地区。马特凭借英勇和奇谋,外加寒风加持,大败穆斯林军队。东西两条战线均惨败的穆斯林军队,虽然想继续染指欧洲,但有心无力。自此,欧洲和东罗马帝国均享受了300年的相对稳定。马特也成为了欧洲雄主。后来家族事业传到同样信基督的查理曼大帝那一代,其管理下的加洛林王朝版图覆盖如今所有的德语区和法语区。
当时,罗马的天主教皇看到欧洲宗教大一统了,社会也相对稳定,但是教会的地位还不咋高,面对查理曼大帝还是胆颤,于是乎他想搞事情。这个教皇本身不是贵族出身,罗马贵族就不待见他,又是指控、又是人身攻击、又是幽禁的。教皇就趁机跑去投奔查理曼,控诉自己的悲惨遭遇。查理曼边听边感慨,其实心里也想借教会提高自己的权势,于是就带着军队,护着教皇回到罗马城。贵族一看,跑掉的教皇找到这么大的靠山!立马服软,私了吧!双方在查理曼的调停下友好协商,重归于好。查理曼很开心,一看时间都11月了,差不多到圣诞节了,就留在罗马准备过节,还去大教堂跪拜祈祷。查理曼刚跪,教皇一看,机会来了,拿出皇冠就往查理曼头上一扣,下面的人也都明白,山呼万岁。查理曼心想,你咋知道我喜欢这一套?那我陪你把戏做全:推辞-扣皇冠-推辞-扣皇冠-推辞-扣皇冠。这就开了教皇加冕,君权神授的先例。自此,教皇和教会的地位大大提升。
查理曼一死,其国家又分裂了。地方势力打打杀杀,打下领土后这帮人又去让教会赶紧认可自己的战果,将教会的认可作为领土和王位合法性的依据。于是,教会的影响力大大提升,成为了当时政治和道德的支柱。
老百姓自然不知其中的门道,认为教会高高在上,十分权威;执政者心里明白咋回事,不过相互利用罢了,但不点破。就这样,欧洲开始了政教交织在一起的日子。后来,为了夺回圣城耶路撒冷,报复穆斯林杀害朝圣者,并损毁圣城耶路撒冷基督圣墓之仇,教会主导了持续200年的十字军东征,使得天主教会威望达到高峰,号令整个欧洲。恰好这段时期,欧洲气候温和,粮食丰收,人口增加,工商业繁荣。
教会里的神职人员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私欲,更何况教会在社会各方面都有极大话语权,诱惑更是来自方方面面。于是,教会腐化,利欲熏心,大肆敛财。人们逐渐对教会失望,进而转变到不信任。人们开始对教义和教规做出全面反思。旧思想需要改变,新思想开始抬头。人心思变的大气候下,大思想家阿奎那出现了。他进一步将理性与基督信仰结合,建立了一套平衡了宗教和政治的理论,让处在过渡期的社会秩序变得稳定,同时更新了教会和教义。
就这样,经过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两次宗教和希腊思想的结合,基督教的“唯一真神”与希腊的“唯一真理”互相支撑维持了多个世纪的欧洲宗教大一统,这两个“唯一”深入欧洲人心,扎牢了根。于是“唯一真”成为西方文化的基因之一。一件事,西方人要么不信,一旦信了就忠贞不渝并开始捍卫,你说他错了,脾气好一点要以理服人,脾气差的让你滚蛋甚至打你,就为了让你也认同他的观点。光你认同还不行,好东西要分享,于是抱着普度众生的热忱向全世界宣扬。这种事在美国影视作品里很常见。
阿奎那确实不一般,属于挽大厦于将倾的人物,他的神学理论也能继续维持欧洲大一统局面,可是老天爷不让他们好过。
时间来到公元1315年,老天爷发脾气,春天涝,夏天冷,秋天刮风暴,粮食自然而然大减产。第二年,仍然是雨水洪灾不断, “大饥荒”席卷而来。前两三百年的风调雨顺和政治稳定带来了欧洲人口剧增,此时饥荒一来,饿死的人真是数不胜数,就连皇室成员也无法幸免。等到饥荒过去,粮食够吃了,剩下的人本以为能过段好日子,可谁成想1347年“黑死病”在欧洲大爆发。短短几年,2500万人因此死亡,占了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两场天灾让欧洲人心态大变。原本是有吃有喝、你好我好大家好,瞬间沦落到命都保不了了,这时候还哪顾得上仁义礼智信?只要够狠、够残暴、够自私就能活命。
老百姓也开始对权贵和教会产生怀疑和不服,都是肩膀上架个脑袋,灾难一来照样见阎王,凭什么对我们指手画脚!曾经他们在百姓眼里高高在上不可违逆,现在百姓心想他们都是个什么玩意!于是乎,“个人化”的宗教意识开始形成。“黑死病”在西欧反反复复直至19世纪,它导致的人口骤减使得欧洲劳动力短缺,人均可耕种土地增加,农民为了追求更高报酬,开始在各地区间流动,这就动摇了原本农民被局限在一块土地上的封建庄园制度。
天灾虽在,人祸也得接着搞。两场天灾中间,欧洲大陆爆发了英法百年战争。引起百年战争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王位继承的政治原因,包括双方羊毛贸易的经济原因,也包括双方的领土纠纷原因。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百姓苦不堪言接连起义。战争推动了军事技术的发展。最终,在1453年法国虽然元气大伤,但还是取得了战争胜利,其民族意识开始形成。英国则丢失欧洲大陆的大量领地,无奈退回岛上。这引得内部贵族对王室的不满,两年后内战爆发。
在1453年,西方文明还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在穆罕默德二世的率领下终于攻下了如鲠在喉的东罗马帝国象征——君士坦丁堡。自此东罗马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成为欧洲的主要力量,并堵住了西欧东进之路。这迫使西方人开发海路,争夺海外属地及资源。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传入西方。印刷术加快了西方文化和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文化和政治无法再被权贵和教会所垄断。知识分子们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带来新的思想和力量。识字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教会却越来越堕落和腐败,疯狂敛财,尤其是经过两次天灾,支撑人们信念的教会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终于,欧洲人再也无法忍受教会的所作所为,公元1517年宗教改革开始了。
宗教改革表面上是对教会、教义等的改革,但实际上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事情。天主教在欧洲的影响十分深刻,政教早都深深纠缠在一起,共同维持着封建制度。宗教改革虽然有新教和旧教之分,背后其实是各个国家、权贵、利益团体的权利和资源再分配,而且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乃至老百姓都想抓住改革机会从中分一杯羹,以维护甚至扩展自己的利益。任何事情,如果参与的人和团体都抓着自己利益不放,那么肯定会导致过程甚至结果一团糟。所以,欧洲再次乱了起来,大国纷纷登上舞台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首先产生矛盾的是法国和西班牙。法国从百年战争恢复了元气,而且和神圣罗马帝国、瑞士一起瓜分了墙头草勃艮第。这个神圣罗马帝国起初是个以日耳曼尼亚为核心,拥有广阔疆土的帝国,但是太爱打仗,以至于最后中央权利衰落,最终松散成了由1800多个小国组成的政治联盟,彼此间纷争不断。这里要提一下,欧洲历史上有个十分强大的哈布斯堡家族,已经成为西班牙国王的哈布斯堡家族又吞并了神圣罗马帝国。这下可好,法国被夹在了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中间,这对于法国来说十分危险。同时,法国和西班牙都想吞并自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就分裂至今的意大利,因为那里小城邦很多,钱多人少好欺负。
西班牙有野心,也有这个实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欧洲与东方交流的陆路,西班牙捷足先登开始了大航海,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们把那里的真金白银等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回国内,西班牙发了大财。人一有钱就膨胀,天不怕地不怕,国家也如此,西班牙和法国围绕意大利半岛开始了争夺。
1521年,两个国家打了起来,断断续续打了五场大仗直到1559年,结果是法国战败,内乱爆发,西班牙迎来全盛时代。这时,尚属于西班牙领土的荷兰自由风气盛行,不服外族统治,西班牙派兵镇压,开启了荷兰和西班牙的“八十年战争”。西班牙在打荷兰的时候,又抽身兼并了葡萄牙,国力大增。
英国看到西班牙的地盘和生意越来越大,自身很受威胁,就开始暗中资助与西班牙为敌的国家,同时英国也派自己的“海盗”去海上抢西班牙舰队。慢慢地双方就撕破脸真刀真枪打了起来。等到英国和荷兰稍微消停点了,西班牙趁着法国三十年内乱没结束的机会又去打法国。西班牙参战的时候,法国内乱已经到了决战阶段,决战打完了法国人回过头来同仇敌忾,和英国、荷兰并肩围攻西班牙。西班牙摊子铺的太大,再有钱也支撑不住,于是就相继和英、法媾和。全力去打荷兰,结果西班牙在胜利之际,国库亏空,破产了,只能撤兵休战。到了1618年,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各诸侯国间,以及哈布斯堡家族与欧洲诸国之间的矛盾激化达到顶点,帝国内战爆发,从而引发全欧持续了三十年的大混战,经过几年修养恢复国力的西班牙也参与其中。1648年,战争结束,西班牙战败,荷兰接过其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全世界殖民做生意,法国接过其陆上霸权地位,成为欧洲霸主不可一世,神圣罗马帝国则分裂成多个独立国家。自此欧洲近代史开始。
从公元1517到1648这一百多年间,欧洲各国间有涉及国家、权贵、王室利益的彼此征伐,也有宗教改革派和守旧派间的激烈争斗,甚至也存在改革派内部不同派别的内斗。欧洲从以前的团结友爱变成了残酷互殴,遥遥无期的战争带来大量伤亡使得百姓对世界变得悲观,天主教也改的分裂了。可是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背景下,很多新思想涌现出来,并且随着人口流动快速传播,大家在新思想的不断冲击下又变得精神亢奋,很是矛盾。欧洲需要在混乱无序中重新解释理解他们的世界。
于是,哲学家思想家相继出现。主要以由笛卡尔创立并从法国传遍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以及由洛克、休谟等人为代表首创于英国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强调人的理性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再细点说就是通过逻辑推理和论据发现真理(表示不理解),而这种真理是具备数学般的必然和精准;经验主义则强调真理和知识是通过经验获得并在经验中验证的,而经验是依靠感官感知得到的(本人很赞同)。两种主义存在于同一时代,必然会产生争端。虽然理想主义的“我思”和经验主义的“我感”方法不同,但求真本体都是基于“我”来展开的,这点是相同的。实际对这两种主义的应用过程中,欧洲人将它们混在了一起,既有严谨的数学归纳,又有感官的致用。其实,当今世界也是这个路子。现在科研界大多是看到了一种现象,然后开始思考或推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制定个实验方案,复现了观察到的现象;接着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拟合出曲线,推导出数学公式;最后,通过大量的实验进一步验证公式。
“我”从大的范畴来讲是人类这一物种,从小的层面来讲就是个人。这就是西方文明点第二组文化基因:“人”与“个人”。理想主义注重前者,经验主义强调后者。不过求真往往是单个人的思考、推理、实践、验证过程,个人感受占据绝对比重。因此,西方出现了强调个人价值和自由的个人主义。
前文提到法国接替西班牙成为欧陆霸主,霸主就是爱打仗。路易十四时期,法国频繁征战导致国库空虚,百姓怨声载道。1756年,英国与法国和西班牙争夺海外殖民地,欧洲大陆上普鲁士与奥地利互有嫌隙,引发了“七年之战”。战争范围不局限于欧洲,也扩散到美洲,非洲和亚洲。所以这场战争也被人们称做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果是英国、普鲁士联军获胜,法国和奥地利战败。自此,英国靠着数不清的海外殖民地和强大海军,在欧洲独占鳌头。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出版了著名的《国富论》,里面就强调在自由经济市场内,有理性地追求自利会带来社会的繁荣和福利。他从道义上肯定了追求私利这个行为。那么何为自由经济呢?说白了就是日不落帝国依靠自己的军事和科技手段,独霸全球市场的经济。单纯的通过暴力手段掠夺殖民地和其他国家的成本太高,通过贸易手段从全世界进口廉价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又将高附加值的商品卖向全世界的成本反而更低,但收益更高。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成为了欧洲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强国。《国富论》里的“追求个人私利的自由”观点自然随着英国强大的国力传遍世界。
不过,真正使上述观点深入人心影响至今的是达尔文。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面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物种起源》的学术成就大家都知道,不过它自从提出这个观点时起,其意义不仅仅是大自然筛选并保留物种好的突变基因以使得其更好的生存和繁衍,更多地是赋予了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相互竞争的社会学意义。于是乎,个人竞争成为了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保障。个人主义也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乃至全世界的运作理论。进一步说,个人主义其实就是功利主义。
英国吃了工业革命的第一波红利,满世界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德国和美国吃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红利,欧洲其他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并逐渐挑战英国的经济地位。当欧美国家生产的商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需求的时候,势必会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他们向海外卖商品的同时,也大量进口自然资源,加速生产来维持自己的经济地位。无论是国内市场或是国外市场,蛋糕就那么大,大家抢着分势必会造成摩擦。欧美国内的大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兼并小企业。有的企业本就一家独大,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成功实现垄断;有些领域内的企业实力相当,他们彼此为了争夺市场打得头破血流,却发现都没捞到什么好处,于是相互妥协联合一起一致对外,也实现了行业内垄断。当国内这些行业被垄断的差不多了,最遭殃的就是老百姓,当老百姓的怨言和怒气积攒到一定程度爆发了,政府和垄断企业肯定是吃不消,于是他们就更加积极地拓展海外市场,以此将国内矛盾转嫁给全世界。
在国际上,各个国家也玩这种联合垄断的套路互相竞争。同时,很多企业发现不断扩大生产线费时费力费钱,不如搞投资赚钱快,就在向金融圈借钱扩大规模的同时,也联合满世界投资,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于是欧美国家从工业资本主义渐渐转变为金融资本主义,进而变成垄断资本主义,也就是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了全世界,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这边老牌帝国主义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同时也觊觎着别人碗里的;那边新兴帝国主义要强插一脚,不管是锅里碗里都想要,于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愈发激化。
这是欧洲外世界霸权的争夺,欧洲大陆内部纷争也不断。普鲁士打败法国统一了德国,夺下了欧洲大陆霸权,德国又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并快速崛起,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发展迅速,打破了英国一心想维持的欧洲大陆政治平衡。英国认为德国的崛起和在非洲争夺殖民地是在挑战自己龙头老大的地位;法国人对普法战争战败耿耿于怀,一心想收拾德国重振高卢雄风;东边俄国和奥匈帝国激烈争夺巴尔干半岛。整个欧洲矛盾重重,这垛干柴就差一个小火星了。后来萨拉热窝一声枪响,各怀鬼胎的欧洲各国,抓紧时机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于是“一战”爆发。
当全世界打的乱成一锅粥时,美国也想参与进去,无奈军力有限,只能暂且一边和双方大做生意,一边加紧军事能力建设。当做生意捞的差不多了,而且欧洲各帝国主义互相消耗的也差不多了,美国就借着德国潜艇攻击自己运输船和撺掇墨西哥围剿自己为由,宣战了。美国加入战争的时机选得好,打赢后在谈判桌上的筹码也就多了。
一战结束,英国是基本玩完了,龙头老大地位不在,美国开始接棒,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战”起因就是帝国主义间矛盾激化,但是战争结束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却并没有讲怎么解决矛盾,而是主要研究怎么削弱德国。德国受了一肚子气,特别窝火。战后大家开始在废墟上重建城市,拉动了经济发展,欧洲享受了短暂的繁荣。
不过,前文提到了,帝国主义间的矛盾根本就没解决,反而这些年越来越激化了。1929年,全世界进入“大萧条”,财富瞬间大缩水。原来的大蛋糕本就不够分,一下子变得更小了,于是乎对小蛋糕的争夺变得更激烈。德国、意大利、日本依靠法西斯主义,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和对外征战转嫁国内矛盾。
日本首先在亚洲殖民朝鲜,九一八事变窃取东三省,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略中国,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摆脱弹丸国土对自己的限制。咱中国人虽然损失惨重,但用事实教日本做人。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二战彻底爆发。德国军事实力过于强大,况且“一战”后受尽屈辱,接连攻陷欧洲多国。接着,为了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为了消灭共产主义死敌,为了打通欧亚大陆,德国对苏联宣战。结果,苏联用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寒冷的气候、坚强的战斗意志教德国做人。
在德国、日本大杀四方的时候,美国在做什么?做生意!你们打仗肯定缺资源,来我这买啊。日本人侵略中国不是缺钢铁和石油嘛,卖卖卖!日本在攫取中国资源的时候,也觊觎着苏联,苏联真的肥的流油。于是大军北上,但苏联用钢铁洪流教日本人再次做人。无奈,惨败的日本只能去东南亚抢更多的地盘。不过,东南亚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属于美国势力范围。美国原本以为日本人能去好好消耗一下苏联,煞煞共产主义威风,这样咱们生意还能接着做。可日本不禁打,南下东南亚抢自己蛋糕。于是,美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要啥啥没有。
日本很难受,心想和美国早晚是一战,晚打不如早打,早打不如玩偷袭。日本企图通过偷袭珍珠港,消灭美国海军主力,让其无力染指太平洋,但战略意图没达成。美国战争财发的差不多了,飞机大炮也造的够用了,参展理由也有了,该上场收割了,于是对日本和德国宣战,再次选了个好时机加入战局。
结果大家都知道,“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阵营里最大受益国,欧洲重建的钱靠美国借,对抗共产主义苏联的大旗靠美国扛,真是风光无限。不过苏联很强大,美国很害怕。因为苏联靠计划经济实现阶跃式发展,成为超级大国,向全世界证明了不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世界。
资本主义是啥?说白了就是自私、贪婪、暴虐、掠夺、享乐的人类本性。资本主义世界里,一切向利益看齐,笑贫不笑娼,有钱不仅能使鬼推磨,神仙都能为你下跪。资本大鳄控制国家命脉,控制舆论导向,控制全世界的政治走向。资本圈外的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为资本服务。而共产主义的诞生就是为了推翻这一切的。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面对强势的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如坐针毡。于是,美苏争霸,冷战爆发。美国对内极力清剿国内共产主义势力,对外通过军备竞赛、局部战争、经济封锁、文化入侵、政治诱骗等一系列手段,最终是拖垮了强大的苏联。为什么?归根结底一句话,功利的人性禁不住资本主义五光十色的诱惑。
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后,凭借起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用黑手将美国资本主义价值观灌输向全世界。他们宣扬自由,宣扬民主。资本主义宣扬的自由,本质是个人追求功利的自由,是资本掠夺世界的自由。资本主义宣扬的民主,本质是资本保障自身自由的工具。这就是原因!
但资本主义手段高超,他们将人类本该摒弃的动物本性给道义化了。资本的物质世界过于丰富多彩,让人类沉溺于享乐。资本主义善于文化渗透,善于洗脑。他们将人类对真正追求的平等、人权,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自己见不得人的“自由和民主”本质混淆到一起,让人们分不清孰是孰非,甚至让人们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
这招好使不?效果太显著了!多少国家被美国搅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但用在中国身上,就不那么好使了。因为中国就是有那么一部分有大智慧的聪明人,任你美国怎么忽悠,全当放屁就是不听,一心干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美国的忽悠配方独特,前调是上头的芬芳,后调是反胃的恶臭。有政治高度、定力足、又肯干的那部分人早就把美国的配方看穿,遍地诱饵,就是不咬钩。也正是靠着这些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让中国有了和美国正面对决的力量。
还有一部分自认为聪明的中国人着了道,真觉得资本主义国家的空气香甜,吸上一口抖精神,吸上百口治百病。于是他们将欧美捧上天,把中国的一切贬低的一无是处。所以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很多人疯狂地吸着资本主义的精神鸦片,向往着国外所谓的自由和民主。你说他们不希望自己国家好嘛?肯定不是!他们也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就是没意识到自己被资本主义的五光十色迷惑了。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曾经常浏览国外网站,发现那么多反华反共的新闻,把政府描述的十分黑暗,真觉得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渐渐地,他发现也不是这么回事啊,自己活得挺好挺开心,于是突然明白这帮资本主义把持的新闻媒体在睁着眼睛说瞎话,自己原来上了当,这帮坏蛋不就是想把中国搞乱好坐享其成么?自己险些成了资本主义走狗!一想明白,立马从愤青转变成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样的人其实挺多的,好在迷途知返。靠什么知返的,还是那部分大智慧人帮中国取得的实打实成就。
还有一部分人,确实聪明,取得了不小的个人成就。可他们太贪婪、太高傲、太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凌驾于人民之上,就连政府也奈何不了。他们投入国内资本和国际资本的怀抱,彻底沦为人类本性的奴隶。前面公知遍地,引导舆论走向;娱乐盛行,摧毁年轻一代正确价值观;后面资本藏在暗处,疯狂割韭菜,吸百姓的血,甚至走上对抗政府的道路。这帮人就是共和国蛀虫,太可恨!
还是要感谢那部分大智慧中国人,用发展事实让新生代成为了最爱国、最不听忽悠、最倾倒于毛泽东思想的一代人,民智已启,信心已回。他们和国内外大资本的对决,也让中国人看明白了,共产党的初心没有变、服务宗旨没有变。共产主义在路上,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