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放映室 | 轰轰烈烈的死了这么多次,这一次是不是可以放下了?

生前,
是家财万贯也好,
鹑衣百结也罢,
死后,
都是一样的。
生前,
是轰轰烈烈也好,
默默无闻也罢,
死后,
都是一样的。
于是我问你,
为什么要轰轰烈烈的死这么多次呢?
这一次,是不是可以把它放下了?
而你却茫然的抬头,
喃喃的开口,
如果我把它放下了,
还有什么能让我热血沸腾,慷慨激昂?
如果我把它放下了,
还有什么能让我拯救内心深处,
那片深埋的遗憾呢?
小林(化名)是一位非常喜欢学习灵性课程的女士,对灵性课程中提到的概念,比如放下、活在当下,并不陌生。但具体怎么把这种感觉在生活中运用起来,或者说怎么在自己的人生中活出来,有些一知半解。希望这次的催眠能够帮助她解答这些疑惑。
同时,她在睡梦中一直会有打仗或者逃亡的情节出现,这些情节往往会让她感受到恐惧,或者心神不宁。她想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反反复复的做同样的梦?难道,她真的有那么一世当过间谍?或者曾经因为逃亡而惶惶不安吗?
当一切准备就绪,放映室的灯光逐渐暗了下来。在缓缓落下的白色荧幕上,点点亮光开始出现。
于是,她如此描述到......

我看到一片光,
是夕阳的,淡淡的光、黄色的光,
洒在这座古代城墙的青砖上。
一旁的梨花树上,开满了白色的花。
一颗子弹从枪管中发射出来,只闪了一下,就射穿了不远处城墙上的人,正中头部。
他连叫喊声都来不及发出,就从城墙上坠落了下来,城墙上的人群乱作一团。
又是嗖嗖嗖的子弹声,从空中划过,进攻正在有序的开展着。
然而这些进攻都没有获得强力的反击,甚至于是没有反击,不知道守城的指挥官到底在做什么。
在一阵枪林弹雨之后,紧闭的城门突然打开,几个人骑着战马,手拿砍刀从城门口冲了出来,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想起城墙之上,指挥官面如死灰,瑟瑟发抖的样子,我也明白,这场战斗是没有胜算的......
只是,我不甘心!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城池被攻陷!
至少,我还能做些什么!为了这座城,为了城里的百姓,能杀几个是几个吧!
策马向前,义愤填膺的我大喝一声,双手牢牢的握紧手中的砍刀,并把它高高的举起,仿佛我所有的力量,我的一切,我的人生和整座城池的命运,都紧紧的维系在这把砍刀之上!
杀!我要用它杀光所有的敌人!
刀还没有挥下,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枪声响起的同时,身上传来一阵巨痛。
手没有办法抓稳,我头晕目眩的从马背上重重的跌落下来,脚还挂在马镫上,马在疯狂的向前跑,我被拖行着。
头被撞的很痛,到处都是血,视线所及之处,都是红色的。
一切变得越来越模糊,什么都看不清了。
枪声,惨叫声,马嘶声,接着便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实力相差得太过悬殊。
即使是如此的英勇,即使是拼尽所有,也没有用,死了也没有用,这一切没有任何意义。
这本就是一场无望的战斗,毫无胜算可言,冲出去的那一刻,我们大多光着膀子,连个像样的铠甲和武器都没有,其实心里是明白的,我们都会白白的送命。
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血,这是一个注定的悲剧。
我们没有任何办法,我们只能拼命,带着满腔的热血,冲出去送死。
最后,他们杀光了所有的人,放了火。
城没了,被大火吞噬了,一切都被烧了个干净。
没有了我继续留恋的理由,我默默的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

然后,我看到了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漠。
这片沙漠到处都是黄色的,沙土的颜色。
一队人马在沙漠上行走,我和父亲骑在骆驼背上,悠哉游哉的。
除了这该死的炎热,一切都是那么的惬意。
我的父亲是部落的首领,我们通常都会把狩猎获得的动物毛皮,驮去沙漠的镇子上,好换些其它的生活用品。布匹啦,衣服啦等等。我的族人会用黑布把它们绑在身上。
你问我吗?不,我不需要背着这些货物,我骑在骆驼上,跟随着父亲。
现在,我快要睡着了,骆驼一颠一颠的在沙漠里走着,晃晃悠悠的。
因为没什么闲钱,路上能省则省。毕竟,有一整个部落的人盼着我们回去。所以当我们来到镇里,换完布料之后,通常会找一个人少的墙角,围着骆驼休息一晚,第二天动身。
在我们休息的不远处,是一个驿站。那里有一整排给马休息和喝水的水槽。当然,因为我们不住店,所以骆驼没有这样的待遇。不过也不是特别需要,我们身上带的东西足够了。给骆驼喂了些吃食,我们也靠在一起准备休息。
起风的时候会有点凉,不过我们都很壮实,并不担心。
第二天,启程赶路,父亲因为心急,选择了一条捷径。
那是一条山路,蜿蜿蜒蜒的石阶连绵起伏,走起来非常吃力。我拽着骆驼沿着石阶一级一级的往上爬,同时还担心着父亲。他的年纪很大了,边走边喘着粗气,看起来非常辛苦......往后像这样的行程,如果不是必要,希望他能够考虑考虑自己的身体,不要选择这么辛苦的路了。
周围都是高高的大山,回程的路还很遥远,我们披星戴月。
那天,正当我们在山里赶路,忽然听见队伍里有人惊呼。脚下的道路出现了一条裂缝。人群慌张了起来,到底是跑?还是留在原地?
我抬着头在人群中搜寻着父亲,希望他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但是一切发生的太快了。起先是几块小石子落下山崖,接着整块整块的石头滚落了下去。裂缝一下子扩大开来,脚下的路四分五裂,措手不及之下,许多人都掉了下去。
我也掉了下去......
然后,摔死了。
她停顿了一下,深深的吸了口气继续说道。
在体验了两段不同的死亡之后,我发现,结果都是一样的。不管是轰轰烈烈的死,还是默默无闻的死,结果都是一样的,死亡没有任何区别。
不同的活法,相同的死法,活着你再在意的事,死了也都是一样的。
她想了想,然后默默的说道:
或许,我应该放下那些想做大事的企图心,放下那些抱负。死了之后都一样,没有区别的。
说完,她长长的抒了口气。
的确,就如她描述的那样,第一个场景中的她是如此的壮士断腕,轰轰烈烈,明明知道这是一个无望的结局,但还是为了心中的满腔热情,保家卫国,战死沙场。
但为什么要她体验这样的剧情呢?轰轰烈烈的死和默默无闻的死和她面谈时的疑惑,又有什么关系呢?催眠师的心中充满了疑问。

催眠还在继续,放映室的屏幕仍在工作着。最初我们看了一场情节丰富的电影。而现在,是时候来继续探索,电影背后的深意了。
在催眠师的继续引导之下,小林的潜意识开始说话。而这个潜意识也正是链接着所有人,知道一切,同时也是每个人内在最智慧的部分。有人会把她称为灵感、第六感,直觉......不管如何称呼,毫无疑问的,这个部分将会为我们揭晓整个故事最终的谜底。(点击了解什么是潜意识)
当催眠师开始询问故事背后的深意时,她的潜意识如此说道......
以下的对话,将使用催(催眠师),潜(潜意识)进行描述。
潜:她有一颗爱国的心,一腔热血,希望保家卫国,那么剧本就会按照她所想象的,所希望的方向去走。第二个场景,她没有方向,每天过得都很安逸,听着爸爸的话,爸爸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当死亡来临,轻轻松松,简简单单。
潜:死了以后也都一样,没有区别。她可以放下了,放下这一切,做一个无名小卒也很好,反正死了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催:死了之后都一样,没有区别,不管生前是轰轰烈烈,还是默默无闻。这些和现在的她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
潜:她有一腔热血,希望能够拯救一份事业,但是这不是必要的,可以放下了。
催:她明白要放下一些事情,但内在总有一个声音,或者总有一个时钟在滴答作响,提醒她时间不够了,要做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潜:这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她已经几辈子都在奉献自己了,她有为国牺牲的想法,但是现在的社会并不需要,活出她自己就可以了。现在国泰民安。不需要,不需要,放下。
催:如果都放下了,那要如何活出自己呢?
潜:接纳每个当下本身。不要想太多,放下所有的期望、念头,完完全全的打开自己,活在当下,该做什么做什么,就对了。
催:在面谈的时候,我们也聊到过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在她的理解,是一种自己好像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又不要特别在意,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潜:就是觉知力完全的打开,但又不沉迷任何一点,知道自己在做事,知道自己在吃饭,知道这一切的发生就可以了。
催:不去执着于某个地方,只是观察自己的所做所为吗?
潜:对,就是要避免念头一会儿跑进来说,现在你在工作,觉知的状态是否打开了,这样的方式是否正确呢?抛开这些想法,不被它们带走,活在当下。让觉知在那个状态下,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不受影响。
催:这样就不会被自己的想法牵着走,而是带着时时刻刻的觉知在这个环境中生活。
潜:本来,你会做你该做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想法跑出来说,你现在的状态好像不是觉知的状态哦,那么这个时候你的注意力就会跑到,这个状态到底是觉知状态,还是不是觉知状态呢?那么这个时候你的觉知就会跑到判断这句话到底是对还是错上。对是怎样的,错又要如何改正。
催:的确,这样就活到头脑的判断里去了。
潜:对,你的头脑会带着你,让你跟着逻辑思维,越走越远。不管你判断这是对还是错,你已经在判断当中了,你要做的是放下。看到这个念头来,让它走,不要理睬它。这样你才能保持你的觉知。觉知在,你就是享受那个当下,享受工作,享受生活。活的无拘无束,整个身心都是放松的,自在的,安然、寂静。在那样的状态里做什么都是对的,没有压力,没有紧张,只管活,活着就好了。

催:在日常的生活中,她要如何时时刻刻的让自己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呢?
潜:要把小我放下,因为人就是被小我束缚了太多,时刻都是“我”。我吃饱了吗?我工作累了吗?我喜欢这个吗?我烦恼吗?一旦有了我,就会进入一个判断,只要你进入判断,就一定会被拉离源头,你就会进入很远的实相。
潜:可以用觉、知,这两个字,时刻提醒自己。你知道自己在,那就是一个觉知。觉知一打开,你并不用去判断对面是谁,说了什么,你只要觉知到有个声音在和你说话,保持敞开的心,不用去判断是你讲的,还是她讲的,没有谁在。
潜:比如婆婆在说话,你感应到“谁”,有一个觉知,有一个觉知知道,对面的这个人在说话,这个更大的我,能感觉到对面在说话。我能觉知到声音,觉知到她,觉知到她的样子。你的觉知永远都能觉察到外面的一切,保持觉知和敞开,去应对生活。把那个我,该死的我放下。
潜:否则一旦你代入了我,你就会被,比如说他和我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因为他喜欢我吗?他是不是对我有评判?你看,都是我,我,我。但觉知和敞开其实和这个我无关,你只是觉察到有一个声音,然后你又觉察到你这个身体也有一个声音,然后他们在沟通,在交流,你不被你的头脑代入二元的实相,保持觉知的敞开,这样会很轻松,整个能量场都会很轻松,真正解放的不是对方,而是你自己。你要把和“我”有关的锁一个一个的打开。
潜:这也和你们今天谈到的业力有关,业力就是无数重复的模式、信念,念头。不要再去强化它们,不要再去强化一切和“我”有关的念头,慢慢的把“我”放下,你们只保持觉知,觉知所有的一切,电视上的一个声音也好,家人的一个声音也好,外面夜深人静,狗的一声吠叫也好,都是谁?
潜:都是这个大我在觉知,觉知到所有的一切,它们其实都一样。你们不用去判断,只要打开觉知,敞开、融入,在这个当中做什么都是开心的,不管是帮自己,帮别人。因为没有了我,没有了其他人,都是觉知可以觉受到的范围。就只有开心,只有喜悦,所有的一切都是爱,说什么,做什么,不重要,你就是你。
催:好像人们的烦恼都源自有了一个“我”。
潜:对,就是这个该死的“我”。你被它捆绑,其实这个我又是个什么东西呢?是你这个人吗?你会死,也会生。你并不是这个人。在梦中你会知道自己在做梦,梦中即使你是个男人,你也知道自己在。为什么呢?你到底是谁,你不是你现在的这个身体,也不是梦中那个男人的身体,你和这一切都没有关系,但是你知道你在,你是那个觉知,觉察,要保持你的觉察,活在那个觉知,不要去判断发生了什么,白天的这个你,现在的这个你发生了什么,晚上的这个你又梦到了什么。这一切都不重要,要放下你在意的。
潜:比如你的焦虑,比如你对猫咪的焦虑。你在梦里也会梦到同样的一只猫咪,或者不一样的猫咪。真正捆绑你的,是那个焦虑,不是这只猫,也不是这个人。正因为这反应着你的焦虑,你才会梦到,你会有这样的梦,你会投入这样的人生,你因为这博大的爱国精神一次次的投入人世,你希望能够拯救国家。(叹气)但是你不知道,没有国家要你救,你要这个牺牲的精神干什么呢?(笑)你可以放下了,死了那么多次,可以放下了,没有人要你救。

催:当她知道了这些之后,接下来呢?
潜:她可以更多的理解自己的情绪,为什么会有,为什么会这样,能够看到这一点,也知道为什么自己在抗战时期死了这么多次,被追杀。就是那么一腔热血要拯救这个国家,古代失败了,跑到现代来,继续去拯救,已经死了那么多次了,可以放下了。
催:为什么她投入了那么多人生来体验这个拯救呢?这个背后还有什么原因吗?为什么要玩这么多次同样的游戏呢?
潜:遗憾,没有把这个国家保卫下来,她带着遗憾投生,她最希望能做成功一次,可是国家没救活,自己却把自己整死了(笑)。其实也不想让她成功,因为没有国家好救。放下你的执念,不管它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可以捆绑你,可以放下了。
催:之前你说死去都是一样的,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在面谈的时候,她聊到的对死亡的恐惧,为什么她会时常感受到死亡的恐惧呢?
潜:她害怕自己死掉,该做的还没有完成,没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拯救国家的抱负,所以总希望死亡来的更晚一些,让她可以把该做的做完。这样的恐惧往往也是因为死亡快速的到来,这就是人生。我想告诉她,可以放下这些了,不重要。放下之后她会更轻松,整个人会放松下来。她会感受到欢喜、愉悦、轻松,活在爱的流动当中。
催:在之前你提到了梦,正好我们在面谈的时候她也分享了自己最近的噩梦,这些梦境想要表达什么呢?
潜:提醒她,不要玩火,别把自己扎伤。不要去玩那些负面的念头,她创造实相的能力很强,一个念头就能实现,负面的念头也一样。当然她用的接纳负面的念头这个方法非常好,但是不用去抗拒,念头好和坏,都只是念头。念头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意义,它就像你们放的屁一样,放完就完了(笑)。在意它干嘛?抓着这个屁,跟在这个屁的后面跑干嘛呢?
催:哈哈,你对念头的比喻,真是即恰当又有趣。最后,还有什么是你想告诉她的吗?
潜:爱自己,多和自己相处,你是光和爱,但是也要先照顾好自己,不要老想着别人,别人和你没有关系,他们有自己的自由意志。把自己照顾好,接纳当下一切的发生,什么都会好起来的......
画面暗下来的同时,整个荧幕缓缓的升起,室内的灯光亮了起来。
放映室的故事播完了。相信回到生活中的小林一定会对活在当下与保持觉知有更深一层的体验。
当小林离开之后,催眠师翻开抽屉,拿出了自己心爱的记事本,思索着,并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想要体验生命的精彩或许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而执着于某一种体验,一次次重复投生在相同的境遇里,会不会也是一种捆绑和束缚呢?
想要消除遗憾,却积累了更多的恐惧,
想要拯救国家,却一次次轻易的送死。
这样的体验,到底有没有终点,又将去向何方?
所谓的轮回,估计也就是执着于某一种体验,而想一次次不断尝试的执念吧。
那么,此时此刻正在观看影片或者体验人生的你,又是怎么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