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安宁读书心得:失败并不可怕只是我们赋予的意义在作祟
#聆听安宁读书会# #今日更新中# 《走出抑郁》与抑郁相关的具体问题-完美主义与竞争意识:为何说成功的秘诀在于敢于失败(上篇),近4000多字,围绕着竞争意识展开说明,一个追求完美主义的人对于失败和竞争是如何看待的并且是怎么去做的。如果有朋友也时常感受到如果别人某方面表现的好,自己表现的不好,就会很难受,并且常常自我攻击,那么这篇文章十分合适我们调试自己经常感到‘腹背受敌’的窘境。
读完这篇文章,现在记忆还很深刻的有这么几个观点。

我们学习某一种技能,往往是以失败奠定了基础,就像婴儿学习走路一样。是呀,想想婴儿学走路的时候,两条小腿没有什么肌肉,软软的,但却并不妨碍他在接触地面时欢快地动自己的小脚丫,想要往前跑,这个时候父母都是拉着孩子的双手,让他充分感受站起来小脚和地面接触的感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能够站稳了,父母放开他的双手,让他扶着一些代步的扶手,慢慢往前挪动,到后面,没有任何扶手自己尝试着往前弄动,在这整个过程中,除了父母拉着孩子手,让他尽可能不摔倒,其他时候他都是从摔倒开始。而和学走路类似的,学滑轮,有一次我和会玩轮滑的同事聊到这个话题,她告诉我越是玩轮滑厉害的人,越是摔的越惨,因为要尝试不同高难度的动作。
哪一次的成功不是由平日里的一次次失败中获取的经验积累而成。
#竞争#
竞争性,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是能够让优质基因遗传下去的一种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有着强的竞争性是人的本性,也是更加适应社会所需要具备的一项能力。
#进化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就像是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两只羚羊和一只饥饿的豹子,那么当豹子在捕食的时候,两只羚羊就面临着竞争,羚羊A比羚羊B跑的快,那么A这次活下来的概率就更大,而在自然界不仅仅被捕食者有着比较,捕食者也同样有着比较,谁更强壮,谁更速度,谁更勇猛,谁就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或是生存空间。这是就是自然法则,而人也同样逃离不掉这样的法则,就好比一场瘟疫之后,免疫力强的存活下来,可以说这是一种把优质基因传递下去,让人类得以继续朝着优中更优的方向继续生存。
#强者# #弱者#

所以马老师时常教导我们要做强者,而不是总把自己居于弱者。所以目标非常明晰朝着强者努力,而如果自己现在是弱者怎么办?那么就甘心做一个弱者,以一个弱者的标准要求自己,比如我在学习能力上确实薄弱,别人看一遍就会了,我要看20遍才会,我不去苛刻自己要一遍就会,而是我比别人更多的下功夫看20遍了我也会,但在这个过程中从未停止我学习和努力,这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强弱如何已经有一个差距,但是作为人来讲,我们拥有着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我们的优势,需要充分的利用起来,让我们成为一个如婴儿一般,从不会走路、到会走、到跑、跑得很快。
#成功# #失败# #输# #赢# #正确# #错误#
失败和成功,输和赢,错误和正确,实际上没有褒贬的意义,之所以我们倾向于某一个而对某一个嗤之以鼻是自己给它们赋予了额外的意义,如果这样的赋予意义,让我们深受其困,何不更改或是祛除哪些自己赋予的意义,让它回归本质,那么失败还有什么可怕和丢脸的呢?它也不过就是在这件事上我没有达到谁赋予的标准而已,如果我真心想要做这件事,会因为一次没有达到谁赋予的标准而放弃吗?不会,我会继续把眼睛盯在这件事上,直至达到一个真正算得上合适的标准。就好比科学家对某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一样,一扎根就是数十年,上万次的实验。
作为一个普通人更需要放下对失败的恐惧,抓住机会去更多的尝试。

如果现在的你依旧对于失败恐惧不安、害怕失败到不敢尝试,那么在这里分享曾经马老师给我做的一次心理治疗#克服恐惧# 案例公开课,里面直接做的是治疗部分。需要的朋友可以直接搜索#手把手教你做咨询:如何克服对“失败”的恐惧#。
和我一起学习#上聆听安宁网校#
#走出抑郁原文阅读#聆听安宁读书会丨走出抑郁第三部分:与抑郁相关的具体问题-完美主义与竞争意识:为何说成功的秘诀在于敢于失败(上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