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如实面对你的虚伪 | 你是不想玩,还是不敢玩?

这个标题是在起床刷牙那会儿出现的,但这里的虚伪更多的是指角色的扮演以及维护,而不是从任何道德层面的抨击性词语。 请如实面对你的虚伪。 一个身处于安全环境(比如一个你信任的微信群或者其它场所)的人可以更自如地让语言奔走,而不太会去担忧这句话会引发什么样不好的后果。因为当我们身处并不那么安全的环境时,人们往往是沉默而谨慎的。 但,我最近发现,安全的环境一样会让一个人处于对自我“虚伪”的保护之中。 以我自己举例,我在群里报名过三次线上读书会活动,但又三次“放鸽子”,当然每一次放鸽子我都给与了其它成员一个理由,虽然这些理由是真的,但它们的确不至于让我放弃决定要参与的活动。所以,是什么让我放弃的呢?我觉得就是对某种我们想要营造和维护的“形象”的保护。 一些人对在他人面前的“形象”的保护,可能只是为了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事业或者其它什么(这不在本次我想讨论的话题之内),而我要说的是另一种保护——看上去是对某种“形象”的保护,实际上是出于对前面我所说道的“安全环境”的保护。 你清楚的是,当你是那个“形象”的时候,你是可以在之内感到安全的,你们每一个人在你们自己的某个形象下,你们可以共同享受和为彼此创造那样默契的安全环境。但是,你不确定的是,当你首先去做任何可能会打破那个“形象”的事后,你们默契的安全环境是不是仍然存在?还是会出现微妙的裂缝?所以你又再一次地失去了勇气。你自由奔跑的语言只能出现在你对自我的某种保护之下,只能出现在你对某个想要坚定维护的形象之下(虽然那个形象也的确是你真实的状态)。 而总是在这种时刻,即在你失去勇气的时刻,你又会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限制。

可是,我也知道。还有许多的陌生朋友,他们对自我的限制,对自我的保护出现得更早,甚至不会有机会存在“我要不要在今晚的读书会上发言?”这样的担忧,他们甚至不会参与,甚至不会与周遭一切主动建立联系,除非是不得不的时候。 赛斯推荐的书Psycho-Cybernetics(有大陆版和台湾版的译本),作者马尔茨在书中关于勇气的一章写道:“你怎样才能在人生中更加勇敢无畏?心理控制理论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当你系统强化自我意象并懂得[我身上的缺点不是我的错]时,你会发现,合理冒险但不顾忌别人怎么想、担心跌跟头时可能暂时显得滑稽和愚蠢,就变得极为简单。在工作场合宣扬观点时,怎样才能明确无误、果断自信地步入舞池?当[老狗学不了新把戏]成为一条公理时,人过中年的你怎样才能开始从事一项全新的职业或副业?怎样才能在严重灾难后卷土重来?这些都是勇敢生活的例子,这些都需要你有一个宁折不弯、[刀枪不入]的自我意象。”(熊猫购买的大陆版本,中文名是-《心理控制术:改变自我意象,改变你的人生/麦克斯威尔·马尔茨》。关于这本书,我很想发起相关的读书会,我们可以先组建关于本书的读书群,有兴趣的朋友请添加-sethfolkpanda记得备注-自我意象。)
Psycho-Cybernetics这本书到底讲的是什么?
熊猫觉得可以归纳为:让你认识到你目前的自我意象以及去改变你的自我意象,从而过上充满活力、无拘无束的生活,拥有幸福、成功、安宁(无论你对想要追求的完满人生如何定义)......的完满人生。

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直到这一秒钟,我的自我意象可能都是“孤独的”、“想要与世隔绝的”、“不合群的”、“社交恐惧的”、“容易抑郁的”......这些自我意象在我的生活中引导了我的一切行为,并且也被我的一切行为所再次加深和确认,这些自我意象并没有让我过上真正想要的完满人生,是的,直到这一秒。 但我很清楚,小时候我的自我意象,绝对不是这样的,它是:活泼的、被人们喜欢的、受欢迎的、自信的、漂亮的、聪明的、优秀的、可以拥有一切、可以创造一切的......

是孩童期太傻太不自量力,还是变成大人后太恐惧太没有力量? 小孩子拥有想象的能力,于是她/他就真的可以拥有一切,当你发自内心地相信你能拥有一切(而绝不是出于自我安慰和安慰他人),那么你就真的可以拥有一切,那么你就正在拥有着一切。 成年人没有想象的能力,于是就真的十分匮乏,你没找到下一个工作于是你不敢辞职,你没存够一定的钱所以你不敢提早“退休”,你害怕失去收入所以你总在工作里隐忍和沉默,你害怕被看不起被非议所以你继续在那个你并不感到幸福的大城市生存,你害怕失去友谊和亲情所以你总是先妥协的那一个,你不敢去旅行因为你还要还各种贷款,你不敢多花一分额外的钱因为你还负债累累,你说你不能开始任何一种新生活尝试因为你怕生活因此崩塌......

可是,你所以为的后果,它们就是真相吗?生活,它真的会彻底崩塌吗? 活在当下,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但赛斯想要传达的“活在当下”并不是被恐惧所挟持后的无奈发声。“当下,即威力之点”,为什么要让每一个当下,每一周、每个月、每年的当下,都充满着恐惧。一年复一年,恐惧复恐惧。如果今天,你被恐惧挟持,它并不会在明天的当下自动消失。而你,可以把握的只是这个当下,只是这个你阅读着这篇文章到这里的——这个当下。 虽然赛斯说——如果不好玩,就不要玩了。但很多时候真的是不好玩了吗?或者,只是你——不敢玩?

如何让自己从不敢玩到敢玩?在我的实际经历中,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找准你很在意的点,然后从它上面下功夫。我已经试过很多次,几乎每一次都会让我更加顺利的“经过”。 下面的故事是刚刚发生的,出于上面我们讨论的保护和恐惧,我常常会在读书会前就打退堂鼓,因此今天我在报名后,承诺:如果我参加不了,我会发出500红包(尽管我的钱包里只有300)。而不想失信于朋友——这是我在意的点,那么我基本上可以确认,两天后的读书会我无论如何都会参加,我甚至看到了我参加的画面。当你参加过这一次,你一定会发现,即使以你更真实的形象(比如这个更真实的形象,仅仅是你增加了自己的声音和声音所能表达出的一些东西),你也可以继续在那个你曾经感到安全的环境继续感受到安全,因为没有人因为你暴露了更多,而选择远离或者抛弃你,甚至--即使出现任何糟糕的结局,你也可以承受。那么你将不会惧怕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再举一个例子,我和我的某位好朋友的相识。我很感谢他在那一次见面前的“强迫”行为,因为没有他的“强迫”,我们甚至不会见面,我就没有办法面对更真实的自己和他相处的状态,也就不会有直到现在已经快要三年的深厚友谊。
当你能够了解到你只是“不敢玩”的时候,你就可以为了你的目的动用一切奇奇怪怪的方式,让自己抵达到那里。你,为你的快乐负责。
(张鸿玉×赛斯:为自己的快乐与需求负责: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54y1J7S6/)

其实这个道理,我认为也可以用在幸福,爱情,成功、金钱......上。你到底是不感兴趣,不想拥有?还是你不敢去感兴趣,不敢去想象你可以拥有? 恐惧,有时候会激发创造力,但有时候,它也会激发我们的失败机制。现在,让我们一起,如实面对我们的恐惧,如实面对我们的虚伪吧!

© 本文版权归 hypnoseff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