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
其实始终缠绕着身边。
或许敏感的人都自带孤独属性,因为始终在捕捉所谓“意义”,任何细小的“意义”,但那又是什么东西呢,像雾一样我又如何捉寻的到呢。
记得初中一件小事,曾有一段时间,因为男孩子单纯的幻想,放学跑去和一位邻桌的女同学一起走,不过我其实并不喜欢她——现在想想,哪个女同学当时貌似也并不喜欢我,可能也只是同样的女孩子的幻想。那一段时间持续了大概一周吧,由于过于专注在这件事情伤,而忽略了本来的“铁三角”男子小团体,其实,期间“老大”曾旁敲得问,”小子,最近是怎么了。”,我只得挥挥手,“没什么事啊,家里管学习严了。”后来想想,在我专注某一件事的时段,对旁外的人——甚至是家人,敷衍的过于明细了。
而刚刚说了,这一段时间其实仅持续了一周。一周过后,我便如走完弦的动力小人,就直直地停在那里。我继续随意找了个借口,“好像前几天被老师发现了,咱们还是各走各吧。”——现在想想,那位女同学当时貌似也依旧无所谓。
可事情并不到此为止,我终于想起我对“铁三角”男子小团体的亏欠。而且亏欠之情如积蓄已久的泉水,喷薄而出。我之后一段时间,就非常认真的参与小团体的各种活动,打篮球、互抄作业、聊羽泉的新专辑,当然他们俩也从未表示过对此举动的惊讶。
除此以外,我的人生当中貌似还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基本符合同样的规律。而后来,我其实慢慢意识到,有些人根本不是学习到了哲学,才在行动上成为其哲学的追随者,而是本身他就是其哲学的本身,其哲学在其身上可以完全印证。
我所做的一切,都未想明白事情的意义,“存在先于本质”,而“世界也确实有那么点荒谬”,后来,我按个找寻这些事情的意义,给他们贴上各自的标签,以为可以获得安稳,但其实毫无作用。
有天午后醒来,我突然想到一个事。
孤独这玩意并不存在,但是对意义的避讳却让人无法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