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的场,允许,接纳,感恩(行者心得)
行者要升无住心。
这个心指的便是正念,我要始终提起正念,始终有所警觉,用正念真心来观照一切,在智慧的观照中升起觉性,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不要走神不要昏沉不要放任自己浮想联翩。
听说过一种密乘法门,是找一位上师,在世的不在世的都可以。让他时刻安坐于心间,上师代表了一种伟大的存在,当我向往他牵挂他,我的心中就会升起向往之力,向往之力中有一种智慧的信息,也有一种智慧的交流,不是言语不是交谈,是一种正能量的流动,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升华自己,如果梦到上师梦到活佛活菩萨,那是非常好,虽然只是梦境,但它说明信仰已经到很深的层次,信仰已经进入潜意识,在灵魂深处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相反,如果老是梦见流氓,那说明心还是很流氓。有些梦不仅是梦,是与另外一个信息场的相遇。
恰恰无心用。
心无所住,什么都不牵挂,不执着,时时提起正念,提起警觉之心,但不能执着,警觉而不执着便是恰恰无心用。
如果总是把自己把控的很紧,这就不是真心,真心只有在无执的时候才会出来,它是一种自由智,本质的智慧,不需要任何思维概念的造作,哪怕听过很多真心概念的描述,包括本真本有也不要在心中留下痕迹,只管扫出心里的垃圾,让自己取向无为,没有任何目的性,没有任何功利,没有任何计较和算计,要当心有空二边,自然而然心中没有任何概念。
当生无助心,遮照同时也。
所谓的遮就是阻断一些东西,什么东西哪?执着。过去执着的,现在不执着了,就叫遮。就算还有执着,也不管它,也叫遮。照就是用智慧观照行为。
遮和照代表了修行的两个方面。一是把负面的东西遮住,不去执着它,二是用正面的智慧来观照,明白自己对与否,慢慢的便会生成一种生命习惯,到了最后很多执着和偏见就没有了,一切概念也没了,只有智慧的太阳在照耀我们。
无心恰恰用,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没有执着时,仍然提起正念,空寂中有一点凌敏,这就是遮照同时。刚开始还会有一点造作,比如我这时候要拒绝守候选择等等,到了最后这些概念都消失了,但它们都在同时进行,因为原起性空,不是说这时原起,等会性空,是明白空的同时你便明白了有,明白显现的同时便明白它只是一个幻觉,说它是幻觉是因为,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他自己的主观现象,也可以说是个人意识,比如大家都看一部电影一本书,一幅画,或是同时看一个人,但每个人表述出来的都有所不同,所以显现没有不变的东西,评价也是如此,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评价都不一样,总是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褒贬不一。这时别人骂我一句或是夸我一句,都没什么好在乎的,因为那是他对世界的解读,我的充许别人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修到一定的时候,便没有了很多分别,圆融无碍,智慧也活起来了。
在在的场,允许,接纳,感恩。
谢谢佛陀。谢谢大圣人们。谢谢雪漠老师。谢谢杨定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