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还没确定专业院校?这篇文章就够了!
如今已经是9月初啦,想必大部分同学都已经结合自身实力及未来愿景选择了理想的院校。 但小海老师了解到还有相当多同学由于自身定位不明确、择校信息不了解等诸多问题迟迟未确定自身的奋斗目标。 今天会从考研目的、院校和专业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解。看完文章后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考研目的
考研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你的考研目的!看看你属于哪一个。

1、提升学历(考公考编)
考研只是想拥有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对学校专业没有任何要求的考生。建议择校时,可以选择报考人数比较少的双非院校,或者B区的211院校,会比较容易上岸。
2、提高专业能力:
那对于学校的要求比较高,这种情况的话,可以依据专业排名,对目标院校需要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再行选择。
3、方便就业
如果是为了逃避社会/延缓就业,选择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比如金融学、新闻传播、医学、计算机等专业都是不错的选择。
4、没有明确目标,随大流
如果只是随大流,建议选择与本科专业相近的专业,或者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这样有利于未来发展,这里可以参考方便就业板块内容。
院校选择

1、只求上岸 考研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上岸,大部分考生都会选择比本校高一个档次的学校报考,但如果考生本身专业能力比较弱且学习能力一般的话,本校其实也是不错的考研选择。
2、理想就业区域 城市是一个考研择校的重要因素,因为一个好的城市对于你的研究或者今后工作非常重要,城市拥有的传媒资源往往会直接影响你的实践研究水平。大部分考生一般都会选择自己以后想要长期发展城市的学校,所以考研最好选择未来发展城市排名靠前的院校,因为公司对本地区实力院校认可度会比较高,而且你在读研期间的朋友圈以及信息积累也会在这个城市,这样更加有利于以后的工作、发展。当然每个人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不同。
3、报录比 报录比是衡量一个专业上岸难度的重要标准,各高校往年的报考比例同学们可以自行前往学校官网或其他考研信息类网站搜索。
4、导师情况
所谓“选择导师”强调的是选择合适你的导师,关键的要求是你是否能比较明确的把握住自己的研究兴趣。这是你选择导师的参考点,如果对自己的学术兴趣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选择也只会是盲目而轻率的。幸运上岸的同学最好找该专业的学长学姐仔细了解下该专业的导师配置。
5.调剂可能
考研可以在同一专业的不同学校之间进行调剂,也可以再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调剂,还可以跨院校跨专业调剂。因此,对考研来说,调剂是一个潜在的读研机会。但同学们要注意,调剂是考生自行寻找可调剂的学校,这个过程是十分麻烦和繁琐的。
专业选择

1、本科专业 想要考公务员的同学注意啦,有些考公考编的岗位是要求“本硕一致”的;并且,本科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无论是专业课的复习,还是后期读研也会容易上手一些。如果是对于本科专业不是很抗拒的,另外也没有自己特别喜欢方向的话,可以考虑按照本科专业对应的研究生专业。
2、学习兴趣
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一方面, 如果一个人和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打交道会过得很难受;另一方面,兴趣决 定了你能不能有恒心毅力坚持考研,并保证较高效率。绝大部分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将决定一生 所从事的职业,从这个方面说应尽量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不喜欢,即使 考取了研究生,学习也很无味,毕业后从事这方面工作,也很难有所成就。
3、未来的职业规划
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明确方向的同学,选择考研专业时,可以先去看一下职业要求的岗位包含了哪些具体的专业,再做出最后的决定。涉及到考公考编,对于专业要求限制都很严格,所以得谨慎选择。最好找专业的辅导机构进行咨询,比如云南的海天教育就是不错的选择。
4、自身学习能力与基础
自身实力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才 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大化。如果要跨学校跨专业考研,一定要从自身能力出发,有时间最好提前看一下该专业的初试科目内容,看看自己的接受度和学习力水平。
如果你想要考研或计划考研,但对考研流程都还一无所知,如果你不喜欢本科专业想要跨考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跨考专业,如果你有心仪的大学但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个专业?现在就可以咨询小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