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德双桥8号现在什么样?广州大坦沙十二年之大变局分析
素有水城之称的广州,位于珠江入海口处,三江交汇,城内水道纵横,也分布了不少岛屿。二沙岛、海心沙、小谷围岛、官洲岛……当你细数这些江中明珠时,是不是忘记了它的存在:广州市中心城区珠江航道的第一大岛,昔日羊城八景之一“双桥烟雨”所在地—大坦沙岛。
在寸土寸金的广州,这个面积是二沙岛两倍的大岛,却鲜少被人提及。就算你问起土生土长的老西关人,对方往往只会回一句:“在桥中那边,很乱”。7个字里,讲明了这个岛的地理位置也带出了广州人曾经对岛容岛貌的失望。
不过,从2009年11月起,随着凯德中国与荔湾区政府就全岛改造达成初步共识,并签订《关于参与广州市荔湾区“三旧”改造工作合作框架协议书》后,这个只剩下旧工厂与城中村,房屋破旧无序,医疗、卫生及消防等设施不足的小岛,正式开启了焕新与蜕变,而更新改造的总投资额高达500亿元。凯德双桥8号项目也已接近尾声。
如今,近12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这个岛变成什么样了呢?

景美: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江山胜景描难尽,丝雨晴烟看双桥”这是上世纪60年代广州人记忆中的美景 “双桥烟雨”。然而,十几年前如果你来到这一景观的所在地,入眼的却是破旧的厂房、废弃的农田、浑浊的河涌。


为彻底改变大沙坦岛现状,广州市、荔湾区两级政府遵循省、市“三旧”改造政策,于2009年启动大坦沙岛更新改造计划。全岛改造由荔湾区政府牵头,引入新加坡凯德集团参与合作改造。2011年1月,大坦沙岛地区城市控规获广州市政府批准,随后成为“新加坡-广东”合作理事会重点项目。
从那时起,这个岛以肉眼可见地速度在蜕变,宛如破茧重生。尤其是近日,大坦沙岛中轴线河涌景观示范段工程已顺利完工。昔日狭窄的河涌,管线密布的河岸,破损的马路都伴随着8月的结束,收录进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连片绿意盎然的城市景观带以及水清草美的河道。

根据全岛“一心、一轴、一环、两核、十景”的规划布局,中轴线河涌景观示范段位于桥中中路。据悉,为了更具观赏性,原来笔直的河道,被规划设计之笔,镌刻得曲折蜿蜒--—在 900米长的水路上,流动的美无限绵延起来。

沿着河涌漫步,大面积种植的水生鸢尾、金边芦竹、花叶美人蕉等挺水植物映入眼帘。在晴好的天气里,甚至可以踩着石头趟过河涌,重拾儿时在溪边嬉戏的乐趣。
据凯德地产(中国)广州大坦沙项目公司总经理杨应时介绍:“中轴线河涌景观示范段的建设,选择自然生态工法,以草坡绿岸、挺水植物驳岸、叠石驳岸多种形态,营造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的河涌湿地美景。”


除了中轴线的改造,去年10月,项目还启动了双桥路及周边区域的景观提升工程,改造面积约8万平方米,并于今年1月底完成景观提升。以诗意唯美的“双桥烟雨·双兰汇心”景观雕塑将双桥烟雨从历史记忆唤醒。
而早在去年6月,大坦沙环岛景观示范段(东段)落成,借鉴新加坡“花园城市”理念,打造了滨江绿道和珠江边剧院式观景平台。

未来环岛江岸线还将打造天空之镜、十字琉璃、曲虹通津等“星耀十景”,形成10个城市景观节点。未来,全岛绿化覆盖率将从现有的15%增加到42%,实现全岛8.7公里生态圈。
路通:内畅外联,大道通衢
2000年以前,大坦沙岛以农地为主,散落着几个小村庄,连像样的道路都没有。如今,随着整个岛的改造和更新,在区域景观和绿化水平提升的同时,交通出行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岛的内部,围绕新建的广州呼吸中心和沙面小学大坦沙校区,凯德集团出资新建或改造的规划一路、桥中中路、东海南路、规划三路、规划四路等,总长度约5公里。规划一路及规划三路已于2021年1月开工建设,截至8月,围绕广州呼吸中心四周的道路均已在开业前完工并交付使用。

平坦的路面,拓宽的非机动车道,清晰的交通标识,翠绿的树苗……新增规划路的通车,将极大优化广州呼吸中心、沙面小学大坦沙校区及周边市民的出行。未来规划路上还将新增多个公交站点,有效提升全岛的区位串联,同时也为未来周边公建配套地块夯实交通基础。未来全岛改造完成后,全岛道路面积将由目前26公顷增加到77公顷,路网更加完善。
备受市民群众关注的大坦沙岛交通建设问题,也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按计划,今年岛上将加快打通一批阻碍交通内循环的线路,启动建设一批对外连接的通道。大坦沙岛南侧将分别规划建设如意大桥东、西桥,争取双向六车道标准,强化大坦沙岛与西关老城区和芳村片区连通。
此外,广佛大桥一期已在去年年底动工,广佛大桥系统工程(二期)的规划建设以及桥中西-桥中南路主干道和东侧环岛路网改扩建拓宽工程也在推进中。
乐居:品质生活,方便无忧
大坦沙岛更新改造项目是广州市首个打破权属界线,实施连片更新改造的重点项目。作为探索连片集约改造的试点,大坦沙岛采取政府为主导,三条村为改造主体,统一土地整理储备,统一规划,统一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统一城市管理的改造模式。
这种方式,有利于在规划上对全岛进行统筹考虑,更合理地布局各类公建配套设施,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目前,36个班的沙面小学已交付,9月开学。学校总建筑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由教学楼、综合楼、室外标准运动场等建筑构成,其中综合楼内还建有3层的室内篮球场以及楼下的室内恒温游泳池。未来,整个岛将形成11家中小学和10家幼儿园的教育布局。

另外,岛上的消防站主体施已经完成,大坦沙岛输电线路迁改工程南侧也进场实施,北侧则完成了初步设计。
目前,大坦沙岛还有超过7万的居民仍然生活在密密麻麻的城中村握手楼当中。不过,随着河沙村更新改造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复建回迁房的建设也进入快车道。预计到2024年,将提供近2000套安置房,住宅总建筑面积达到20.4万平方米。

宜业:健康生态岛,展翅欲腾飞
大坦沙岛是白鹅潭30平方公里沿江总部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按照区域发展的规划,大坦沙岛沿珠江水连接白鹅潭沿江总部经济带,正在引导医药健康、总部经济、科技创新以及公共服务功能向滨江优质空间集聚,激发现代产业元素的虹吸效应,并以此辐射珠江西岸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形成广州西翼CBD的基本格局。
而整个岛的更新改造,从规划到效果,都将对产业格局的形成带来密切影响。凯德地产(中国)战略关系首席执行官,华南区董事总经理陈培进表示:“作为大坦沙岛更新改造项目的合作参与方,凯德致力于为全岛建设注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地将‘花园城市’的国际化建设理念与经验融入到整岛规划中,以绿色发展赋能产城融合先行区建设,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
凯德地产(中国)广州大坦沙项目公司总经理杨应时表示:“大坦沙岛城市品质和基础设施的提升、配套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提升商家和市民对这个项目信心,有利于产业的引进和商户的入驻。”
目前,岛上的广州呼吸中心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有望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这里将可提供1200张床位,兼顾解决广州西部城区大型优质医疗资源缺乏问题,形成广佛全域同城化的医疗衔接,改善群众社区医疗及健康保健条件。

另外,大坦沙国际中心和超级活力轴的“一心一轴”,也在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原点与纵向坐标。自北向南,河沙村复建物业将分两期实施,分别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园区与高端医疗产业综合体;西郊村复建物业一期已竖起两个塔楼,吸引了20多家医疗健康类企业入驻,二期复建物业室内砌筑基本完成,已全封顶,正在进行机电消防安装,幕墙安装,未来将主要围绕医疗健康产业得运营管理需求,提供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服务,同时完善酒店、会展等配套。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广州呼吸中心的开业,全岛健康产业布局将更加完善,更多高端新业态注入其中,实现整岛产业的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