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1, 前一段,我看到一个传闻: A就是B,她还有分身Y,Z。她就是那个出卖了XX的人。而我,恰好很早就关注了A,而Y,Z也恰好注意过。知道她们各有其人,不是一体多面。至于B,她很活跃,和A真的不一样。而“出卖”也是无稽之谈,三个多月前,A就贴了那条视频,任谁都是可以下载的。而她真的挺爱XX的,所以才会四处找视频和大家分享。然而,她面对同样爱XX的人,终也只能百口莫辩,沉默承受。
2, 更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一位演员XX,突然被人发现他在三年五个月之前,曾经去过一个不太该去的地方,并且照了一组赏花照。图上除了花与人,并没有明显的标志性建筑,如果不是对那个地方十分熟悉的专家,断不会知道那是个什么所在。然而,就是这么一组现在只居于某国外社交平台,特别不显眼的老照片,突然就被传到最火热的社交平台上,并迅速蔓延成为重大舆情。在几小时内,XX便受到了最广泛与深入的批 判,两天内便完全彻底地被抹去一切痕迹。
3, 很久之前,有位干部作家按照上级要求,根据最高领导人精神,写了一组关于某位封建时代官员的评论文章。后来,又受命根据最高领导人精神编了部以其为背景的京剧。据说演出后,受到了最高领导人表扬。过了四年多,一篇批评文章横空出世,指出该京剧是反最高领导人精神的,该干部作家是叛徒。其上级领导觉得莫名其妙,想要把问题限制在文艺批评范畴,不要上升。然而,又过了半年后上级发现,醉翁之意不在酒,自己和更上级的第二领导人才是目标。又过了四年,干部作家惨死狱中。演那部剧的著名须生,更早之前便已命丧黄泉。
4,也是那个遥远的年代,有一位来自苏北农村的孩子,因为聪明、刻苦与幸运地赶上最优秀的下放老师,考取了首都一所著名的学府。在干部作家和上级被批 判后,苏北孩子也在校内开展了同样的反叛徒的活动。不料,在活动中与第二领导夫人发生了矛盾,被夫人关了起来。谁知峰回路转,他这一遭遇成为最高领导人批第二领导人的一个有力理由。这位苏北孩子也一举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对第二领导人和校内干部进行了一系列批 判。然而好景不长,一年以后,最高领导人觉得放出了这些学生,他们谁都敢反,只怕会反到自己头上,就收了他们的权。又过了三年,将他们抓了起来。过了八年,已逝去的干部作家重新被正了名,这位苏北孩子又被审判。他问审判者,“你当年觉得那是错的吗?”。诚然,当全民个人崇拜热血上头时,当只有一种声音被允许发生时,有几个人能识清呢?
5,刚发生不到一天的事情。一位很优秀的干部,在国外社交平台(好巧不巧,正是演员XX三年半之前贴出那组不合适的照片的平台),贴了一副完全按西方国家标准划定疆域的世界地图。引起了一些周围友好国家人民的不满,又被一位热心于地图勘校工作的专家转到最火热的社交平台上进行批评。不久之后,该专家微博被举报删除。其它,无事发生。
标准不单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怕是这个世界上最广泛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