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杭州的不是互联网大厂,而是这座小镇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馆,作者国馆
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 就是去看它的小镇,看小镇的变迁。 或许是现代社会的节奏太快,国馆君总会想起记忆中的小镇生活。 那座点缀着幽深小巷、老房青瓦的小镇,每个事物都充满亲切的情愫。 狭窄的老街,古老的青石板,小贩吆喝的声音,邻里间互帮互助的热闹……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小镇情结。

工业城市下的我们,在朝九晚五、周而复始的工作中迷失自己。 在钢筋水泥的笼子里,会迷茫,明明坐着很多事干,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 若是坐在小镇的一个寂静角落,发上一会呆,哪怕是胡思乱想,心里也会觉得好美。
假如要在工业城市和小镇生活之间选择一个,相信大多人都会选择小镇生活。 确实如此,远离大都市的喧嚣和浮躁, 所谓烟火人间,应该就是小镇的模样吧。

可要在城市中找到这样的小镇,似乎是很难实现的,尤其在大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林立,别说小镇了,找个稍微安静一点的地方都很难。 直到国馆君去了趟杭州,发现被打脸了。 谁能想到,在杭州这座新一线大城市之中,还有这样的一座特色小镇。 它面积不大,却有着上千年的文化沉淀。 它名气不显,却汇集一群有理想的艺术大师。 它,就是西湖以西的龙坞茶镇。

龙坞茶镇 不输给九寨沟的花火海 传说宋朝时,有一年,小镇大旱,民不聊生。 龙王四子小白龙得知后,不顾龙体年幼,奋不顾身飞跃上天,呼风唤雨,小镇旱情得到缓解,老百姓为报答小白龙舍身救世的恩德,便有“龙坞”名称的由来。

龙坞茶镇,西接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临西湖景区。 按道理说,如此优越地理位置,应该早发展起来了。 可实际上,早年间,提及龙坞,杭州市民脑海里的浮现的是脏乱差的现像。 到处都是破烂的工厂,道路两旁的房子也非常老旧。 马路上的电线杆,像蜘蛛网一样,笼罩着整个上空。 那时的龙坞,一眼望去,是那种八九十代零星又破碎的工业园。 直到2016年后重新绘笔蓝图,打造浙江最美特色小镇,才让这个千年小镇焕发出新的生机。 具有民国风的茶主题街区——龙坞茶镇·九街,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

以及被评为浙江最美安置房——葛衙庄,奠定了这座小镇的美丽肌理。 这里的11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长108公里的西山游步道成了杭州人的新欢,国际自行车赛道也选择了这里,更是户外爱好者的常聚之地。 光明寺水库的碧蓝湖水,不输九寨沟的火花海,在杭州,可谓是独有一份。 可最重要的变化,莫过于龙坞茶镇的茶文化

龙坞茶镇 千年茶韵 其实龙坞茶镇一直都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只是在最近几十年的经济化大潮中,被到随处可见的工业园,所遮蔽了。 早在中唐时期,在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里,就记载了产自龙坞的西湖龙井茶。 如何判断一个地方能否产出好茶?业内有句谚语这样说的:头带帽子、脚穿靴子,帽子越高、茶质越好。 里面说的帽子,指的就是茶山顶上的山林。

龙坞茶镇茶山多,溪水潺潺、山林茂盛,山林之下是一望无际的大片茶园。 龙坞茶镇的茶,不光长在小山坡上,也长在民宿旁。 如果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可以来龙坞茶镇,享受一下这里的宁静。 对着茶园,看白云飘过,等茶香扑鼻,待时光流逝。 喝喝茶、吃吃饭、睡睡觉,你只需做的,就是随意放松。 龙坞茶镇是西湖龙井最大原产地保护区,70%的西湖龙井产量都产自这里。

新中国成立之前,杭州茶行老板曾拿龙坞的新茶做过一个试验:有一年春茶上市,茶行从各路收来的茶叶各取一斤,共一共包了14包,放入七斗米灰缸里做贮藏。 待到第二年春茶上市时,拿出前一年收藏的14包茶叶,每包各取3钱左右泡出茶水,请行家品评,结果龙坞的茶叶,无论内质还是外形,均拔得头等。 从此龙坞的茶受到茶商追捧,销路特别好

如今的龙坞茶镇·九街,其名字就是取自陆羽所写的茶有九德:清、香、甘、和、空、俭、时、仁、真。 九街作为整个龙坞茶镇的引擎,汇集了众多茶界顶级机构、名企、茶艺大师,连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科技转化中心、中国茶产业联盟办事处、中茶所蓝城茶学院、浙茶集团、贡牌等也在此落址挂牌。 为了传承上千年的茶文化,每年迎着夏天的徐徐微风,九街都会举办“中华小茶人”研学,好让后生晚辈,走过一段茶文化的探索之旅。 产、学、研、游一体化,塑造了以茶主题为核心的九街·茶文化。 全方位、沉浸式的九街,让龙坞茶镇充满了丰富的生活气息。 青山、绿水、茶园、民宿构成了龙坞茶镇“万担茶乡”的底色,然而真正让她蒙上一层绚丽色彩的,则是这里汇集了一群有理想的艺术大师。 龙坞茶镇 不只是茶文化 离杭州主城区只有15公里的龙坞茶镇,是一块福地。 来到龙坞茶镇的人,才不是只去喝茶。 八九百年前,这里是南宋的首都,诞生了更富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 著名华裔学者刘子健认为:“此后中国近八百年来的文化,是以南宋文化为模式的中国风文化。” 几百上千年过去了,那种深埋在土地之上的人文精神,早已刻进了龙坞的骨子里,吸引了近在咫尺的中国美院、浙江音乐学院的莘莘学子,以及有理想的艺术家入住。 龙坞茶镇汇集了一群有思想、有艺术、有造诣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这里有很多好玩的文化艺术工作者,跟他们交流,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有灵魂有思想的匠人。

登上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国风夜宴、复原出土考古文物宋朝服饰的净莲满堂(钱塘观礼演出服饰),仅一个领子,就用了五六年的时间,纯手工去研发制造。 钱塘观礼告诉国馆,对于那些在这里追求自我内心的人来说:龙坞茶镇,就是他们的世界中心。 在这个地方,你可以没有钱,但不可以没有内心的追求。 整个龙坞茶镇,自上而下,都不是那种金钱至上的驱动,而是一种有别于工业文明的追求。 人人都道西湖好,殊不知龙坞茶镇也很妙

龙坞茶镇 杭州的诗和远方 一提起杭州,人们首先想到的,不外乎是西湖和阿里巴巴,尤其是以后者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字节跳动、网易等纷纷入驻,带动了经济发展,更是杭州成为和北上广深并排的新一线大城市。 很多人去杭州工作,都称自己是“杭漂”。 拔地而起的高楼,也成为杭州新的名片。 但钢筋水泥筑成的高墙,始终代表不了杭州这座南宋古都。 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看它的小镇,看小镇的变迁。 一座城市如何对待底层民众,远胜过它有多少标志性建筑。 龙坞茶镇在定位时,就是要让当地的镇民生活得更好一些。

从整改到运作,龙坞茶镇的当地茶农,一斤茶叶,收入从以前的几十块涨到了现在的几百块。 而且他们生活的环境更是获得政府官方授牌“最美小镇”称号。 这和宋卫平先生非常朴素的理想:“通过2~3平方公里的开发,带来5~10平方公里、能够覆盖几万人的小镇,做一个比城市更温暖,比乡村更文明的小镇。”不谋而合。 其实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小镇生活是这样的:即不像城市浮华,又不似农村嘈杂,既有烟火之气,也有雅致之美。小镇虽小,却活得很充实。 照顾得了底层温良的老百姓,又有对理想主义的追求。 这样的龙坞茶镇,才是杭州的诗和远方。 龙坞茶镇,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