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标准
这个话题,有点笼统,牵涉的方面太多,可写的东西也很多,今天就只从一个维度来讲。
首先,给“选择”“标准”这两个词加上人称代词。

这里除了两个人称代词之间没有关联,其他的基本都有关联。有关联就代表有影响。单纯从文字或从具体的生活场景来说,所有的组成结果都没有输赢(这里不用“对错”,后面会讲)。因为这里没有主线或者主旨一类的东西对组成结果进行评判。
现在引入一个主旨类的话题——“你的生存之道是什么?你的立身之道是什么?”。这个话题是每个人都会有意或无意需要面对的,且没有具体答案,只是为了引发“选择与标准”的思考。当然也可以引入其他类的话题,但前提是这个话题必须是具有普遍性而且是持久的。
在生活中,你可以用自己的标准或者别人的标准进行自己的选择决定,也有可能自己的选择受到别人的干预或干扰,但在时间不会往复的前提下,所有最终的选择都会作用于原有的事情,并且这个事情的发展影响很难衡量,所以没有输赢,而不是对错。
现在来讨论引入的主旨类话题。引入这个话题的目的,是为了对“选择与标准”做一个主线。也就是说,个人的选择与标准会牵涉到这个主旨类的话题,通过这个话题来做评判。这样,在“做选择”“选标准”的时候,就有了依据。比如:有的人按照别人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别人上学你也上学,到年龄结婚你就结婚,别人跳槽你也跳槽;有的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但参照别人的方式,在自己的能力、见识等范围内过好生活等等。这些就需要你“做选择”“选标准”。
生活就是在不断选择,不断矛盾的过程中进行的...选择什么样的标准,做出怎样的决定,会不断影响着你的生活方向或方式....